中国古老的二十四节气,体现着上古农耕文明的智慧,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那么,聪明的古人是怎么测算出来的二十四节气?为什么许多前来山西旅游的网友都说“二十四节气在山西太精准了”?答案就在11月12日刚刚开馆的陶寺遗址博物馆里去寻找。
陶寺遗址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重要遗址,在过去40多年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先后出土了各类文物5500余件。“这些珍贵文物共同揭示了中华文明的早期形态,蕴含着‘文化自信’的中国密码,是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程的重要支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陶寺考古队领队高江涛介绍,“众多文物中,有一件文物是‘天花板级别’的存在,那就是著名的陶寺观象台遗址”。陶寺观象台遗址
据高江涛介绍,先民使用观象台需满足3个条件。第一,是位于遗址东方的塔儿山;第二,是这一排成弧形分布的柱列,各个石柱之间留有观测缝;第三,就是另一个重要的遗迹——观测点,相当于整个观象台的心脏。“经过长期的探索发现,每年3月、6月和12月,观测点、观测缝和太阳刚好成一条直线,那天便是春分、夏至和冬至。除冬至观测缝和夏至观测缝一年仅用一次,其余各缝均用两次,由此推算陶寺文化时期一个太阳年共有20个节令,比现在常说的二十四节气要早一千多年。”每逢重要节气,人们聚集于此,观看观测缝中射出的第一缕阳光
文明最重要的特质之一,便是对时间和空间的掌控。考古发现,4000多年前的陶寺先民已经可以初步管理时间与空间,用来服务国家的治理。这标志着中华文明对时空掌控与管理的肇端。陶寺古观象台的发现,印证了《尚书·尧典》中“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早期天文观测技术和历法制定。这些节令与当地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农事、宗教节日相联系,成为目前已知最早、最完备的太阳历之一。陶寺观象台也就成为中国迄今最早的“问天”和探索宇宙的天文设施。更令考古人员兴奋的是,这20个节气中有一个节气与现代百姓的生活习俗息息相关。每年3月下旬观测8号缝时,考古人员推测它是4000多年前先民做重要祭祀、上坟活动的节气,也就是清明节。“据我们观察,陶寺及周边的百姓普遍会在4月5日前几天上坟祭祖,而不是选择清明节当日。虽然百姓并不知道为何提前,但这可能就是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中的代代传承。”高江涛说。观众在陶寺遗址博物馆,通过互动装置感受观象台的神奇
如今,观众走进陶寺遗址博物馆展厅中,观象台遗迹复原的互动装置通过等比例复原模型,结合多媒体手段,再次呈现古人观测时的场景,看到冬至、春分、夏至、秋分4个节气时生产活动的剪影。在陶寺遗址公园里,等待了4000多年的观象台遗迹,依旧在静候着每一束从塔儿山照来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