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肿瘤医院罗素霞教授及其研究团队 为晚期食管癌一线治疗提供新方案 荣登STTT杂志

全文2007字,阅读约需6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河南省肿瘤医院罗素霞教授研究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期刊上发表了一项关于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治疗的研究论文。

02该研究提出了PD-L1单抗(贝莫苏拜单抗)联合安罗替尼及化疗的联合治疗策略,并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

03研究结果显示,PD-L1单抗联合安罗替尼及化疗的四药方案在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性或转移性ESCC患者中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

04此外,患者生存获益不受PD-L1表达水平的影响。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11月8日,由河南省肿瘤医院罗素霞教授研究团队开展的一项关于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以下简称“ESCC”)治疗,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First-line benmelstobart plus anlotinib and chemotherapy in advanced or metastatic/recurrent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 multi-center phase 2 study》(贝莫苏拜单抗联合安罗替尼和化疗一线治疗晚期/复发转移的食管癌的多中心II期研究),影响因子40.8。该团队罗素霞教授为项目牵头人及通讯作者,消化内科李宁为共同第一作者

图片

此项研究聚焦于一线治疗不可切除局部晚期、复发性或转移性食管鳞癌,提出了PD-L1单抗(贝莫苏拜单抗)联合安罗替尼及化疗的联合治疗(以下简称“TQB2450-II-13”)策略,并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14.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未达到,且探索性分析显示患者生存获益不受PD-L1表达水平的影响。


PD-L1低表达晚期ESCC免疫治疗获益不佳 免疫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成为重要探索方向


河南省肿瘤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I期临床研究中心主任罗素霞表示,晚期食管癌的5年生存率低,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的兴起与发展,食管癌已全面进入免疫治疗时代。随着临床数据的不断积累,相关研究致力于探索更丰富、治疗效果更优的免疫治疗模式,力求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而现阶段未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PD-L1 TPS<1%的晚期ESCC患者,成为临床研究的关注重点。在此背景下,免疫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及化疗模式成为研究者的探索方向之一。

河南省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李宁介绍,目前免疫联合化疗为晚期ESCC的标准治疗方案,但领域内仍存在较大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数据显示,约30%晚期食管癌患者对一线免疫治疗无响应,且化免联合方案的疗效有限,带来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约为7.3个月。相当一部分晚期ESCC患者未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研究者开始关注特殊类型ESCC,尤其是PD-L1低表达人群接受免疫治疗的获益情况。



PD-L1单抗联合安罗替尼及化疗四药联合方案疗效瞩目 且不受PD-L1表达限制


TQB2450-II-13研究是一项单臂、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PD-L1抑制剂联合安罗替尼、紫杉醇和顺铂一线治疗不可切除局部晚期、复发性或转移性ESCC的疗效和安全性。符合条件的患者接受PD-L1单抗联合安罗替尼及紫杉醇和顺铂治疗4-6个周期,未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继续接受PD-L1单抗联合安罗替尼维持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无法耐受。主要终点是根据RECIST v1.1评估的PFS(无进展生存时间),次要终点是肿瘤缓解、OS(总生存时间)和安全性。

图片

图片

TQB2450-II-13研究的中位总生存期mOS

图片

TQB2450-II-13研究亚组分析结果mPFS

图片

TQB2450-II-13研究亚组分析结果mOS

研究结果表明,PD-L1单抗联合安罗替尼及化疗的四药方案,在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性或转移性ESCC患者中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且患者生存获益不受PD-L1表达水平的影响。

罗素霞介绍,安罗替尼和PD-L1单抗均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药物,其中安罗替尼为一款新型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可从促进血管基质重编程、改善肿瘤细胞重编程、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三个方面全面调控肿瘤微环境重编程;PD-L1单抗(贝莫苏拜单抗)为一款全新序列的创新人源化抗PD-L1单克隆抗体,可阻止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和B7.1受体结合,使T细胞恢复活性,从而增强免疫应答。基于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及化疗的协同增效效应,TQB2450-II-13研究中PD-L1单抗+安罗替尼+化疗四药方案展现出独特的疗效优势及可控的安全性。




受访专家





图片

罗素霞

河南省肿瘤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I期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原名医,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伦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国家药监局及省药监局GCP检查员/CMAC医学与监管科学专委会委员,河南省药学会GCP专委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科技伦理专业主任委员。
图片

李宁

河南省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河南省中青年卫生健康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消化道肿瘤)带头人,河南省卫生健康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神经系统肿瘤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河南省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基层工作委员会副主委,河南省抗癌协会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人民好医生-金山茶花计划(胃癌领域)优秀典范专家,曾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肿瘤中心研修一年。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省级课题,并发表多篇SCI论文及省级科技进步奖。
坐诊时间:周一上午


责编:罗素霞 庞红卫

编辑:刘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