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科院第六次党代会以来,院党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紧紧围绕“1+10+3”重点产业,持续推进“五大工程”和种业提升、成果转化、平台共享等“七个三年行动”,切实把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助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成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又一典型模式,为云南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作出了重要贡献。
打头阵 科技创新动力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省农科院作为云南农业科技的主力军和排头兵,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打头阵”的使命感在特色农业强省建设中不断彰显农科担当、作出农科贡献。
省农科院首创异质复合抗逆高糖育种技术体系,育成全国最甜甘蔗“云蔗08-1609”,研发全膜覆盖抗旱保水等技术,使全省甘蔗单产从3.5吨提高到4.8吨,单产指标达世界先进水平;平均蔗糖分从13.5%提高到15.4%,平均出糖率达13.28%,创造了国际上甘蔗平均蔗糖分和平均出糖率的最高水平。
省农科院研发的花卉新品种数量和推广面积居全国第一,技术支撑了全国60%以上的鲜切花种苗生产。
省农科院研发出全国首个在生产上使用的富锌薯片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304”,打破了国际王牌加工品种“大西洋”的垄断地位。
省农科院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两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稻属AA基因组种间杂种不育遗传研究在稻作资源研究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高水平科技创新澎湃强劲动力。6年来,省农科院实施“现代种业创新提升”三年行动,牵头云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征集资源8416份,居全国第二。牵头建设云南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云粮、云油、云薯、云蔗、云花等育种取得新突破。启动“粮经协同千斤万元示范”工程,推广20个高效复合种植模式,打造了一批增产增收试验示范点,助推云南实现粮食产量12连增,茶叶、鲜切花、中药材、咖啡等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居全国第一,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较2011年提高11个百分点达60%,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
2019至2023年,省农科院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69项,其中省部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二等奖38项。审(认)定、登记农作物新品种390个,获专利、植物新品种权1476件(项),制修订(发布)标准310项,出版专著和技术手册184本(部),发表科技论文3238篇(SCI/EI论文705篇)。与此同时,省农科院围绕特色产业积极布局科技力量,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跨境有害生物防控、林下经济、干热河谷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不断增强。
聚焦面向南亚东南亚农业科技辐射中心建设,省农科院实施“农业科技走出去”三年行动,新增6个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机制平台、14个省(市)级国际联合创新平台(境外示范基地),获得科技部“国际杰青计划”优秀接收单位嘉奖。云南农业科技的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强。
作贡献 成果转化“土生金”
10月29日,省农科院牵头的建水县薯类(马铃薯、甘薯)产业科技特派团在建水县李浩寨乡进行了“粮经协同千斤万元示范”冬马铃薯—夏甘薯轮作模式的测产评价。测产结果显示,当季甘薯示范品种的实测亩产加上5月前茬冬马铃薯示范品种的实测亩产,全年平均亩产达7554.74公斤,平均亩产值为11708.21元。连续两年实现了“山地一年两季粮,亩产鲜薯超7吨,亩收超万元”的目标,展现了建水县双薯协同模式突出的增粮增收效果。
在会泽县,省农科院引进104个辣椒新品种进行繁育筛选,开展“云干椒7号”提纯复壮,比本地亩产增产干椒120公斤,增幅66.7%。在富民县,省县共建云南预制菜研发创新中心,已研发4个系列200多款预制菜产品,目前产品带动企业新增产值5000万元以上。在沧源县班洪佤族乡,省农科院示范“坚果+魔芋+蜜蜂”林下种养复合模式,推广面积超1000亩,亩均增收超1500元。
……
这些都是省农科院高位服务“三农”,千方百计助农增收的缩影。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省农科院围绕县域重点产业发展、企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3个重点,实施“百团千员助农增收”行动,小切口实施“五小”项目,通过精准组团、精准施策,破解农业生产技术难题,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应用,努力打通科技服务到田间地头“最后一公里”,受到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科技服务“三农”成效更加明显。
2019年以来,省农科院累计完成科技成果示范应用1.91亿亩,主办(承办)成果推介活动200余次,与38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开展科技合作,鼓励科技人员积极投身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主战场,建设科技扶贫、乡村振兴核心示范点920个,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及农民20余万人次。1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定点帮扶工作考核连续9年获第一等次“好”。
坚持激励与规范并重,省农科院持续深化“成果转化高质量发展年”创建,启动实施一批成果转化中试平台项目,小番茄“天珠6号”、香软米“云粳50号”等实现高价转让,全院技术合同登记交易额实现历史性突破,2021年到2023年技术合同登记交易额从0.58亿元增长到1.7亿元。
当先锋 乡村振兴显身手
秋收时节,云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省农科院水稻专家袁平荣奔忙在全省各水稻产区,开展测产、收种、产业分析等工作。多年来,袁平荣扎根田间,投入水稻育种等研究中,并带领团队传播农业致富信息,提供科技服务,推广优良品种,引领农户走上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服务为手段的产业发展之路。近5年,他主持育成的30余个品种推广面积达900万亩以上,为稻农增收4.75亿元。
乡村振兴是篇大文章,需要各类人才来书写。6年来,省农科院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深化创新团队和岗位管理改革,出台人才十条、三项“四个一”办法等制度,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质量发展等系列措施,全院人才队伍创新活力焕发。全院专业技术人员占比从79%提高到85%;高职人才保持在700人左右,占专业技术人员的50%;新增了一批国家和省级的创新团队和人才,新增了一批院士专家工作站和专家基层工作站;有36人被聘为云南省科技副总,从企业高管、技术专家中选聘产业研究员9名,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及岗位专家占全省的三分之一。
多年来,省农科院广大科技人员牢记初心使命,扎根云岭勇当先锋。他们无惧风雨、不辞劳苦,扑下身子、沉到一线,为乡村振兴倾尽心血和智慧。2022年以来,省农科院1300余名科技人员组成129个农业科技服务团、60支边境村科技特派队,深入到县(市、区)、乡村、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共建设科技增收示范基地288个,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实用技术1500余项,解决生产难题近400项。并以“云岭农科110”微信小程序、云岭农科小院等“五小”项目为抓手,架起农户和农科专家随时随地沟通的桥梁,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用得上农业科技。省农科院广大科技人员由此被群众们亲切地称为“接地气的技术员”“农民致富的领路人”。
“今年的甘蔗苗长势喜人,年底丰收在望,这得感谢省农科院派来的农科服务团。他们帮我们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给我们讲解技术要点,还跟我们一起下地种甘蔗、管甘蔗、收甘蔗,特别感动。我们称他们为能进实验室、肯下甘蔗地、愿帮老百姓的‘土专家’。”耿马金田园种植专业合作社董事长、甘蔗种蔗大户董福良道出了对农科人员的感激之情。
强实力 向新而行惠“三农”
走进位于昆明市北京路延长线的省农科院,创新气息扑面而来。这里有顶尖的专家、先进的设备、丰硕的成果、创新的机制,更有“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云南见行动、农科院勇担当”的干事创业氛围。
6年来,省农科院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全面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院(所)长负责制,党委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明显增强。实施“党建引领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把党支部建在科研团队上,设立“党建引领创新”科研专项,党建与科研工作进一步深度融合。树立重一线、重实干、重实绩、重公认的选人用人导向,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履职尽责、奋发进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深化“清廉农科”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深化。大力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各项工作高效开展。全院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多个集体、个人获得国家级和省级荣誉表彰。
与此同时,省农科院实施“农科平台共建共享”三年行动,全面提升科研办公、基地建设、仪器设备、信息平台条件,科技人员干事创业的条件保障得到进一步改善。该院与7个州(市)共建分院、与10余个县(市、区)共建区域研发推广平台,让科技成果得到就近、就地、就便转化。目前,全院现代化的科研条件和花园式的办公环境逐步形成,干部职工的幸福感、自豪感进一步提升。
以“三个引领”深化“三个定位”落实,以“五个农科”深化“五大工程”推进,以“七个做强”深化“七个行动”成势,谋划实施好“十五五”科技事业发展规划,全面完成深化改革任务,逐步实现与农科、农教、农企的融汇、融合、融通,全院科技贡献力、综合竞争力、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部分学科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省农科院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围绕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提高政治站位,认清时代方位,找准工作定位,集智而为、乘势而上,加快建设辐射南亚东南亚的高水平创新型现代化强院,进一步提高服务特色农业强省的能力和水平,让科技成果惠及广大农村百姓,努力交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答卷。(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