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人才学习教育的“大课堂”,是满足人才需求的“服务站”,是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近年来,娄烦县委、县政府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聚焦引才聚才工作,综合全县各乡镇区位优势、产业特点和人才情况,从乡村振兴实际需要切入,创造性地打造“人才大院”,通过智慧集聚,促成各类人才与民生事业的“双向奔赴”。在娄烦县,人才发展需要什么,“人才大院”就提供什么,一所所“人才大院”不仅建在绿水青山间,更建在人才的心坎里,成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最强辅助”。
农技指导促农民增收
“之前自己一个人种植蔬菜的时候,靠着‘土’经验,产量一直上不去,也不懂防治病虫害,年底揣到兜里的钱是真没多少。‘人才大院’的农技专家知道我的难处后,主动上门科学指导,定期询问种植情况,我的三个蔬菜大棚建起第一年,收入就比前两年加起来还多,明年我还要再建两座大棚!”娄烦县静游镇下静游村的刘大奎激动地说。
静游镇的“人才大院”,柔性引进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院教授常明昌为首席指导专家,积极吸纳“懂农业”的优质人才,对全镇农业产业作规划指导,带领农民走上致富路。
今年以来,静游镇先后组织种养大户、合作社负责人、农技专家等人才,开展农业技能培训、种植经验交流、线上咨询答疑等共计27次,内容涉及智能化温控大棚使用技巧、农作物品种选择、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多渠道销售等专业知识,为农户提供了“合口味、服水土、接地气”的培训内容。
在“人才大院”的科学规划下,全镇坚持农作物“特优”战略,推广科学种植,发展设施蔬菜,将成熟的羊肚菌、豆角、圣女果种植技术推广到村集体经济和农户个体经济中。7个村发展蔬菜大棚产业,实施羊肚菌与西红柿轮作的种植模式。截至今年9月底,全镇7个蔬菜基地共种植西红柿300亩,产量150万公斤,带动周边务工3000余人次。玲珑小番茄和羊肚菌以优秀品质打开了广东、南京、上海等地的消费市场,赢得收购商、消费者一致好评。
娄烦县委组织部分管人才工作的负责同志介绍,全县目前共有7所“人才大院”,每所大院按照有阵地、有设施、有标识、有制度、有人员、有活动的“六有”标准开展规范化建设,具有“一院多区”建设格局,是集人才引进、培养、服务、交流、展示五大功能于一体的人才综合服务平台。
点单服务增民生福祉
马家庄乡的“人才大院”依托云端平台,实现了百姓需求“定制化”和人才服务“订单化”。“人才大院”积极搭建线上服务系统,除了在已建成的“云端少跑腿”平台设立人才服务专区外,还在各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人才服务窗口,微信公众号开设“人才咨询专栏”,多渠道接收群众的需求。
经过收集汇总村民需求,共梳理形成包含五大类140余项“人才大院公共服务事项清单”供村民“下单”。村民“下单”后,大院根据“下单”时间先后以及位置远近,合理“派单”。“接单”的专家人才在3小时内对接各村人才专员,核对“点单”内容,于3日内上门服务。
边家庄村王大娘早年在外务工落下残疾,导致行动不便,基础病也较多。自从有了“人才大院”云服务平台,她便成了“点单”服务的常客。平台收到王大娘“订单”后会派乡村医生上门看病。遇到疑难问题,县医院医疗人才工作站会联系与娄烦县结成医联体的医院专家和柔性引进的省市医疗专家约定问诊时间,为王大娘线上看病会诊,让她在家里便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
自“点单、派单”服务开始以来,“人才大院”共计“派单”103次,涉及农业、卫生、文化、电商等领域,累计为12个村2300多位村民解决农业种植、医疗疾病等难题91个,将多元化的便捷服务送到百姓门前。
今后,娄烦县将继续厚植人才发展沃土,积极营造尊才、爱才、重才的浓厚氛围,依靠“人才大院”奋力推动人才大汇聚,把人才的“集聚”优势转化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增量”,为全县乡村振兴交一份满分答卷。
记者 尹 哲 太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