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甄 瑶
编辑 | 葛帮宁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这是我最后一次参加口述历史的活动……如果你们愿意记住我,就记住我的名字叫崔永元,干过什么事都无所谓,人生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走一场……假如我的外号叫里斯本丸号,你们知道它已经沉没了……”
11月9日晚10时许,第十届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举办闭幕式“口述历史之夜2024”。在活动即将落下帷幕之际,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创始人崔永元与大家合影留念后,独自站在舞台上,向“口述历史之夜”、向舞台、向朋友们告别。
尽管已过60岁,舞台上的崔永元依旧真实坦诚,言辞幽默、包容精辟。
他说,口述历史可以做得非常快乐,但也可能非常痛苦,不用为他担心,在他的资料库里,有上万人的口述历史。
初冬的北京寒意渐浓。当晚,中国传媒大学能容纳400人的报告厅内,座无虚席。
历史短片展映、项目分享、项目证书颁发、向“中国口述历史事业推动者”致敬等环节依次进行。个中的故事与温情,驱散了冬日的寒冷,温暖着人心。
策展人黄海波在题为《2万多件旧物和它们的故事》的分享中表示,他们收集的老物件“是个体生命的历程,又因为它们实在太常见了,所以构成了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中国计算机史研究者徐祖哲介绍了自己20余年的记录历程。他克服历史物证缺失、档案流失、不被信任等重重困难,通过收集到的2000张历史照片和四处寻访,识别其中上千人,厘清了中国计算机事业自1956年以来的系统发展脉络,也挖掘出了许多被埋没了的前辈功绩和行业故事。
纪录片导演胡三寿讲述了“民间记忆计划”的来龙去脉。他表示,历经从过去的历史打捞,到当下对历史的记录和见证,才明白记忆从来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需要不停地实践。
“对我们而言,人人都是讲述者,人人都是记录者,人人都是创作者。”杭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周东华,从麻风休养员和日军细菌战受害者的口述历史角度,通过大时代背景下一些活生生的个体经历,探讨民族国家话语中的“生·命”。
北京木兰花开社工服务中心联合创始人张睿做了题为《基层流动女性口述史:声声不息》的报告,展示了其致力于记录和服务北京城边村流动女性的项目。
与绝大多数从事口述历史工作的团队不同,西藏“喜马拉雅生灵的朋友”影像团队联合创始人杨旭、自然纪录片导演张丽娜,带来了中国女性走向荒野,去寻找高原生灵守护者的故事,还将那曲申扎县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女野保员吉宗请到现场。
▲《中国女性走向荒野,去寻找高原生灵守护者的故事》项目分享者
口述历史作为记录历史的一种方式,既可以涵容曾影响家国命运的重大议题,也可以用来记录时代洪流之下普通个体的生命历程,在选题、实践、参与者等诸多层面,呈现多样性的特征。
近年来,口述历史在成果与应用场景方面取得突破,在传统形式之外,新增了影像、剧场、新媒体等表现形式,并被广泛应用于战争史、机构史、教育史、医疗史、行业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当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口述历史专家定宜庄分享了个人新著《怎样做口述历史》,受到相关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关注。
分享个人作品的,还有原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军战史作家余戈。他分享了自己研究滇缅抗战史的阶段性成果《惠通桥之战》,重点介绍了自己在创作中,对口述历史材料的运用以及研究心得。
天才捕手计划创始人、《边水往事》编辑火柴从记忆出发,分享了非虚构原创平台天才捕手计划收集到的故事。该平台创办于2018年,目前已用口述记录的方法,留下1000多个“差点儿没了”的好故事。
还有今年的现象级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该片导演方励登台回顾了创作缘起。
本届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于11月4日-10日举行,主题为“用记忆触摸历史”,期间共举行了19场活动,吸引了1000余位口述历史同人到场。
其中,“口述历史年度项目大展”作为活动重点版块,以其专业性和权威性著称,旨在展示口述历史研究和实践的新成果,以静态展陈、视频展示等形式让更多的口述历史项目、机构、书籍和影视作品为大众所知,今年报名该版块的国内外项目近300个。
帮宁工作室撰写出版的《大国动力:锡柴80年》一书,参加了第十届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年度项目大展,并同步在组委会官网线上展出。
作为践行者,帮宁工作室自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汽车行业的口述历史,其“汽车记忆”栏目以追溯汽车历史故事、还原汽车事实为使命,迄今已寻访百余位中国汽车人。2023年,“汽车记忆”项目获当年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十大项目。
从2022年初开始,帮宁工作室创始人葛帮宁冒着新冠疫情的风险,历经大半年时间,辗转无锡、长春和北京三地,采访了20名与无锡柴油机厂(简称锡柴)改革发展密切相关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这20人中,既有锡柴80年艰难历程的开拓者,也有其重大变革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既有当地原党政负责人,也有企业负责人;既有古稀耄耋老人,也有新一代接力者。
2023年9月,《大国动力:锡柴80年》出版,书中通过20人的讲述,记录了锡柴80年来从一个生产简单农具的初创企业,逐步成长为中国的民族品牌、大国动力的典型代表之一的奋斗历程。
今年的国际周活动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一个10年的终结,一个新10年的开始。
“这可能是最后一届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了。”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发起人、组委会执行主席,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林卉博士透露,从2025年起,“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将更名为“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展”。
2015年,该研究中心首次举办口述历史国际周,此后每年一届,至今已连续举办十届,吸引了来自中国大陆及港澳台、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瑞典、挪威、意大利、澳大利亚、南非、伊朗、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蒙古等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数千位口述历史同人的参与,是中国口述历史界重要的年度活动。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每一段历史记忆,都承载着无数梦想家的足迹与憧憬。
今年的活动还有一个亮点——全新岚图梦想家作为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2024组委会指定用车,携手“口述历史之夜”,共同致敬历史,憧憬未来梦想。
活动期间,很多与会中外嘉宾由全新岚图梦想家接送,他们饶有兴趣地体验了这款车的宽大空间、豪华内饰和舒适座椅。
自问世以来,岚图梦想家参与了众多极具影响力的活动,覆盖政府会议、企业家论坛、娱乐盛典及体育赛事等多个领域,比如先后成为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影金鸡奖、华表奖等“中国电影三大奖”的官方指定座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