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至14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在茂名联合举办2024年“关注海上新广东”合作交流活动。来自全国政协人资环委,自然资源部、沿海省份的相关负责人,海岛文旅开发企业代表及国内外知名行业专家云集,共商“关注海上新广东”大计,深入挖掘海洋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价值,为广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发展注入“蓝色动力”。
名家荟萃 探索海岸线保护利用新路径
广东依海而生,因海而兴。2023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约1.88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8%,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8.9%。今年上半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9200多亿元,保持稳步增长。
广东、福建、广西和海南四省(区)山海相连、人文相亲。交流会上,广东、福建、广西和海南四省(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围绕推进粤闽桂琼海洋事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结合各省海域海岛保护利用实践作精彩发言。
全国政协常委、人资环委副主任,水利部原副部长陆桂华表示,广东肩负着全面建设海洋强省的使命任务,闽桂琼等省区在积极进军海洋,香港澳门在发展海洋产业等方面也积累了宝贵经验,要进一步推动粤闽桂琼海洋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推动广东与港澳深化合作,助力大湾区海洋经济深度融合。要围绕共同关注的海洋议题开展联合调研、联动协商,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许瑞生表示,要夯实合作基础,以“再造一个新广东”的使命感、责任感,推动“打造海上新广东”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要凝聚合力、集聚智慧,努力把海洋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
广东省政协人资环委主任凌锋表示,合作是“打造海上新广东”的最大依靠,要进一步推动完善海洋区域合作机制,加强人才、生态保护、科研、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同心协力,推动海洋强省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交流会邀请了海洋专家作交流发言。香港海洋专家辛伟才介绍了香港在净化海港及保护泳滩水质方面的实践,澳门海洋专家姚昕介绍了当地整治修复及优化利用海岸线的经验,马来西亚海洋专家诺艾尼教授分享了海滩管理及海岸保护相关案例。
13日下午,广东省关注海洋活动组织委员会召开第二次全体成员会议,总结组委会成立以来的工作,谋划推进下一年度工作,为打造“海上新广东”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实地调研 海洋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广东大陆海岸线长逾4000公里,居全国首位。海岸带区域资源丰富,品质优良,滩涂面积超2000平方千米,拥有大、小海湾510多个,优质滨海沙滩170多处,红树林106平方公里。同时,海岸带区域集聚了全省超85%的人口,创造了超92%的经济总量。近年来,广东省提出重点实施海岸线整治修复、魅力沙滩打造、海堤生态化、滨海湿地恢复以及美丽海湾建设等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五大工程”,推进实现海洋空间生态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
作为东道主,茂名海域面积615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82公里,拥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中国第一滩”、海水能见度亚洲第一的放鸡岛、全国十大渔港之一的博贺渔港、全国第一条沿海防护林带等,打造了中国第一滩景区到晏镜岭“两点一线”黄金海岸线,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巨大。2023年,茂名全市海洋生产总值652.05亿元,同比增长5.64%。
交流会期间,与会人员前往茂名水东湾海洋公园、中国第一滩等地考察红树林生态保护和沙滩岸线综合保护利用情况,共同见证海洋保护与发展的生动实践。
茂名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刘芳说,当前,海洋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茂名抢抓机遇、挖掘优势,进一步优化海洋开发空间布局,加快壮大现代海洋产业,持续提升海洋生态品质,全力推进海洋强市建设,为打造海上新广东、建设海洋强省做出茂名新的更大贡献。
自然资源部海域海岛管理司副司长赵培剑表示,关注海上新广东,需要更加关注自然岸线保护,更好开展海洋空间要素保障,更多关注以高水平保护支撑海岛地区高质量发展,需要更有力的政策供给,进一步拓展蓝色经济发展空间。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海洋局局长屈家树表示,广东将科学统筹海岸线保护与利用,合理保障海岸线政策供给,努力将海岸带打造成为海洋防灾减灾的重要屏障、海上粮仓的重要支点、海上风电的重要节点、海上旅游的重要增长点,为打造海上新广东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
文、图 | 记者 全良波 通讯员 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