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德阳市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德阳新篇章的决定


中共德阳市委关于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

德阳新篇章的决定


(2024年10月20日

中国共产党德阳市第九届委员会

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德阳实际,中共德阳市委九届十次全体会议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德阳新篇章进行了研究,作出如下决定。


01
总体要求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六个坚持”重大原则,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都都市圈,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紧扣市委“四五五六”发展总思路,勇担建设中国装备科技城的重大使命,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出更多具有德阳特色的原创性差异化改革举措,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实现“重返前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德阳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到2029年,聚焦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强市、成德同城化发展、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城乡融合发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建设美丽宜居德阳、促进共同富裕、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德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到2035年,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02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一)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发挥德阳投资控股集团产业引导和股权投资作用,深化德阳发展集团改革转型,整合组建德阳装备科技集团,做强做优德阳产融集团,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市属国有企业“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分级授权管理和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加强集团管控、债务管控、业务管控和合规管控,健全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开展违规贸易、挂靠经营、控股不控权等专项治理。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健全分类考核评价机制。

(二)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构建民营企业全方位服务体系,深化“一件事最多跑一次”改革,强化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持续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减负赋能。完善全链条全生命周期信用监管体系,健全市场主体信用承诺、信用合规、信用评价等制度,激发民间资本投资活力。完善企业服务中心问题诉求钉办系统和“五级”办理机制。创新专利、商标、地理标志产品等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开展违规设置市场准入门槛专项治理,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探索建立经营主体强制退出和简易退出机制。开展拖欠企业账款专项治理,健全防范化解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开展涉企违规收费罚款专项治理,全面清理政务服务转为中介服务的事项。统筹涉企联合执法,推广“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探索建立行政检查“白名单”制度,实施重点诚信守法经营企业挂牌保护。健全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保护机制,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

(三)优化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集中力量抓工业组织领导机制,推动工作重心向工业聚焦、力量向工业集中、资源向工业倾斜。完善产业专班推进、项目拉练比拼、奖惩激励约束等制度机制,持续推进存量倍增和增量突破。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优化设立年度工业发展专项资金。聚焦“3+1”主导产业完善建圈强链政策体系,健全“链长+牵头部门+产业联盟+主承载地”协同推进机制,统筹推进长期培育的未来产业、中期突破的新兴产业、短期见效的传统优势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培育一批国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以大规模技术改造带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鼓励链主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能力输出,积极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健全数字经济发展政策支持体系,支持天府数谷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川)先行区、打造成为重要的数据标注产业基地,争创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完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机制,推动企业上规、上云、上榜、上市。

(四)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建立服务业发展工作专班,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科技信息、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商业贸易、文体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加快建设天府大道北延线消费走廊,推动夜间经济、会展经济、体验经济等新业态发展,构建“蜀里安逸·悠然至德”消费品牌体系,加快建设成都消费分中心。支持旌阳区服务业领先发展,建设一批时尚商业综合体、特色商业街等高品质消费场景,打造全市服务业发展极核。

(五)推进成德同城化发展。深化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完善“飞地园区”共建机制,探索“创新+转化”“研发+制造”“链主+链属”模式,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领域深化与成都的产业协作、创新协同,构建利益共同体。加快建设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健全成德产业链供应链配套协同机制。支持凯州新城加快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推进天府大道科创走廊建设。探索“反向科创飞地”模式,推动在成都建立德阳创新中心。深化联合招商体制改革,推动重大招商项目在首谈地与承载地间流转。探索利益联结模式,完善统计分算、税收分成机制。推动以市场化方式合作设立重点产业专项引导基金,鼓励引导在地央企、省市属国企参与投资运营。健全支持成德交界毗邻地区融合发展政策措施,建立跨区域产业协作共兴、民生资源共享、生态环境共治、治理体系共建机制。

(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完善大学科技园管理运营体系,形成市区协同、部门联动的招院引所格局,探索与高校院所“打包式”项目合作模式。推动建设天府旌湖实验室,完善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支持企业探索创建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深化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制度改革,推进“揭榜挂帅”项目高质量实施,探索扩大“包干制”试点范围。支持在德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围绕优势产业打造科技领军企业,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鼓励企业成立研发机构、设立域外研发中心。布局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争创西部中试中心德阳分中心,建设四川省中试研发平台德阳分平台。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组建科创投资公司,探索设立科技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七)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工业人才培育专项,推进清洁高效透平动力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引进一批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打造西部装备制造人才集聚地。实施“技能德阳”行动,全面推进“新八级工”制度,推行双元制教育模式。探索实施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改革试点,推行“积分制+推荐制”评价机制。探索实施“政聘企用”、“英才计划”自主评定、下放重点领域人才评审权。健全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推进人才入乡“新农人”试点。

(八)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抢抓新一轮《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修订机遇,探索“一区多园”模式整合县域内相邻相近的园区。支持有条件的园区提质升格。建立健全精简高效的园区管理运行体制机制,深化园区去行政化改革,强化园区经济功能定位,推动具备条件的园区逐步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完善人事激励制度,提升市场化专业化运营管理水平。深化园区行政审批改革,拓展集成授权改革试点经验,推行部门见章跟章、容缺预审、并联审批和告知承诺制,实现“园区事园区办”。完善园区要素资源保障机制,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和“标准地”出让,探索实行产业链供地。

(九)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实施工业用地红线划定,适当提高工业用地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面积占比。建立招商项目土地供应全流程监管制度,完善企业项目履约考核评价机制。完善低效闲置及批而未供土地处置长效机制,建立超期未开发土地定期排查整改制度。鼓励推行工业上楼、新型产业用地等创新供地模式。健全完善环境容量和能耗指标管控体系,优化总量指标调剂保障机制。完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机制,构建“四极两片多源”骨干电网架构。全面摸清国有资产、资源底数,分类推进闲置低效资产资源盘活利用。

(十)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建设市域副中心。支持什邡市深化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罗江区全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广汉市、绵竹市、中江县深化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建立健全县城工业壮大培优机制,深入实施百亿主导产业培育行动。健全完善县域商业体系,支持有条件的区(市、县)创建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激励县。构建县城公共服务供给优化机制,建立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公共服务资源长效机制。

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以乡镇为实施单元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支持条件成熟的地区结合实际探索跨乡镇整治。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支持旌阳区、罗江区建设国家油菜制种大县。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农户合法拥有的闲置住宅。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长效机制。探索推行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经营性财产参股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动智慧农业、数字乡村治理提档升级。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深化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改革。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加快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区,推进居住证与身份证功能衔接,稳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常住地供给、覆盖全部常住人口。支持农民进城购买住房,完善货币化安置,推行“房票”制度。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建立自愿有偿退出的办法。建立鼓励支持城市资本入乡投资政策体系,健全城乡融合项目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十一)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建立涵盖资金、资产、资源、资本的“大财政”收入管理格局,健全完善市以下分税制财政体制,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完善“集中财力办大事”支出保障机制。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有序推进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建立健全财政资金激励约束制度。加强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深化地方融资平台转型升级。完善全市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完善金融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激励政策体系,建立信贷风险分担机制。提升国有担保公司实力,健全企业增信制度和融资担保服务体系,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十二)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展国家外经贸提质增效示范,高水平建设德阳自贸协同改革先行区,深入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健全新型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坚持“两多两少”原则,深化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金融招商、驻外招商、平台招商、大数据招商等多元化招商模式,做实招商服务公司和前沿产业研究院,实施强链补链育链优链延链行动,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加强招商统筹联动,健全完善市域内园区开展联动招商、跨区域项目流转制度。创新“出海招商”模式,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03
全面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改革


(十三)深化民主法制改革。坚持以制度体系保障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对宪法法律实施情况监督,落实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监督制度,强化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和国有资产管理、政府债务管理监督,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发挥联系群众“连心桥”作用。完善协商民主体系,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拓展协商方式和平台,健全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机制,加强反映社情民意、联系群众、服务人民机制建设,优化政协民主监督工作机制,健全加强政协委员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完善基层统战市县联动工作机制,推动落实统战工作责任制,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建设更高水平法治德阳。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电梯安全等领域地方立法。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在乡镇(街道)推行“一支队伍管执法”。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法律适用分歧解决机制,完善律师资源调配机制。健全完善问题案件移送处理、司法人员惩戒、违纪违法退额衔接机制。巩固拓展“法律十进”,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加强全民普法宣传教育。

(十四)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制和文化遗产保护督查制度,深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试点”,加快推进三星堆—金沙遗址联合申遗,高水平建设三星堆文化旅游发展区。完善文旅名村推进机制,加快构建“3+N”文旅发展新格局。完善一体化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机制,组建德阳市新闻传媒中心。改革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宣传、研究阐释和科普活动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深化网络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舆论引导和舆情应对协同机制。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设施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置改革。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快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

(十五)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体制机制。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评价指标体系,优化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打造“雁归德阳·业兴家乡”返乡就业创业服务品牌。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合理调整机制,完善支持银发经济、适老化改造机制,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支持什邡市建设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推进托幼一体化改革,完善普惠育幼服务供给机制。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托育产业。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医保基金监管,支持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扩大失业、工伤保险覆盖面,健全社保关系转移经办机制。健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深化殡葬综合改革。深化双拥共建,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深化新建商品房“交房即领证”改革,探索现房销售模式试点。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基础教育学校布局,建立城市初中建设联动机制,加快推动农村初中向县城集中。深入推进集团(学区)化办学。突出头雁名校建设,探索建立成都名校与德阳重点中学区域协同合作办学机制,完善数字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机制,开展小学、初中、高中贯通式培养。深化职普融通改革,探索筹设综合高中。深化产教融合改革,培育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完善校地校企合作机制。推动职业教育扩容提质,支持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创设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深化“县管校聘”教师管理改革。健全尊师重教政策体系。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德阳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区(市、县)争创健康四川高质量发展试验县。健全优质医疗资源引进机制,完善高层次医疗人才及团队引育机制。构建医疗医保医药协同体系,完善政策协同、监管联动、信息互通机制。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深化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加快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支持绵竹市、中江县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统筹推进疾控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改革。

(十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健全主要污染物总量管理体系。优化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机制,推动中心城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大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加强沱江流域、涪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推广“一断面一策”水质管控模式。探索建立土壤污染物自行监测和隐患排查报告评级制度,健全磷(钛)石膏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长效机制。稳步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持续健全双碳政策体系。推进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城市建设,创建国家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典型城市。优化绿色低碳交通运输结构,构建立体多式联运体系。高质量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支持罗江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十七)完善安全发展体制机制。健全平安德阳建设长效机制,探索“空地一体”巡防新模式。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金融等重大风险体制机制。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持续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建设试点应用工作,探索在农业农村、行政执法等领域推广“四书止纷”工作法,持续实施基层治理“十大微改革”,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健全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制定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持续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和响应联动机制,推进应急指挥部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全链条管理。深化森林防灭火常态化治理。持续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制度机制。


04
加强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十八)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计划,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深化落实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九条措施”、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调整办法,健全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机制,鲜明“以干成之事评价干事之人”。完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和结果运用机制,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推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完善干部选拔历练全链条机制,构建全覆盖基本培训体系。建立党建引领企业共建机制,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

(十九)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健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机制,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强化重点项目“嵌入式”监督,深化政治生态分析研判监测预警评价。完善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长效机制,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建立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纪律教育机制,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完善精准容错纠错激励担当作为工作机制。健全风腐同查同治机制,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腐败,推动数字技术深度融入正风肃纪反腐,建立“全链条”系统化治理有效机制,持续压缩违纪违法潜伏期。加强诬告行为治理。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深化家风立德“四个同步”。健全巡察工作体制机制,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和派驻机构、内设机构改革,推进市级部门(单位)机关纪委规范化建设。健全基层监督体系,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二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坚定落实中央和省委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把党的领导贯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方面全过程,强化全市改革总体谋划、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各级党委(党组)负责谋划推进本地区本部门改革,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带头干,协调解决改革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健全改革推进机制,把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巡察内容。完善改革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




德阳传媒编辑 | 周梅  责编 | 汪巧  值班编委 | 张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