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 | 小故事传递民族团结正能量

近年来,我区在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成为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普纳村的友爱




在日喀则市仁布县切娃乡普纳村60户居民中,民族团结家庭有9户,多民族家庭有5户。自2006年建村起,普纳村内陆续聚居起藏族、汉族、回族、撒拉族、彝族村民,他们像“普纳”的山峰般紧紧依偎在一起,共同谱写民族大团结的故事。

2006年马彬林从青海老家来到普纳村,想借国道的优势开一家修车铺,但资金短缺。普纳村的乡亲们热情接纳了外地来的马彬林,帮他垫资、找场地、买设备、拉生意,马彬林得以在此扎根,生活到如今。

为了回报乡亲的恩情,谁家遇上了困难,马彬林总是冲在前面,捐款捐物,组织大家一起帮忙,邻里间的团结互助在马彬林看来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他说:“远亲不如近邻,这么多年在一个村里生活,我们早就是一个大家庭了。”

王贤伟和琼吉巴是一对民族团结家庭,普纳村建村后,夫妻二人便搬到这里发展,共同经营起一家批发超市。

多年过去,两人的生活依旧甜蜜,和村里其他村民们相处亦是和睦友爱,串门喝茶、聊家常,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普纳村就是我们共同的家。”王贤伟夫妇说。

如今,在各项惠民政策及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普纳村村民开设了一家大型综合合作社,形成了劳务输出、藏香猪养殖、砖场、农家乐、温室大棚种植等多产业联合的发展态势,发展成果公平地惠及每一位普纳村民。




携手奋进 共创家园




近年来,拉萨市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推进民族事业的重要任务,充分调动各民族各方面积极力量,凝心聚力抓好拉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重点任务,以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果不断夯实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

西藏尚厨炊具科技有限公司,自2022年5月扎根拉萨市经开区以来,秉持“多民族共融公司,团结奋进谱新篇”的理念,将民族团结与企业进步深度融合。公司汇聚了汉族、藏族、彝族、羌族等7个民族组成的100余名员工。

白玛央金就是在这里找到了人生归宿,虽是不同民族,却因共同的理想和工作结缘,从伙伴到知己,再到伴侣,他们以实际行动展示了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白玛央金说:“我们公司有许多不同民族的员工,但是我们在平时生活和工作当中都相处得很融洽,我们互相理解尊重,相互扶持,用我们的行动诠释民族团结的深刻内涵。”

自公司成立以来,荣获“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西藏五一劳动奖”等多项荣誉,还获得了拉萨市委、市政府授予的“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践基地”称号,彰显了企业对民族团结与社会责任的重视。在良好的氛围中,大家携手奋进,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民族团结的理念,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企业绚丽绽放。截至今年6月份,该公司工业总产值达18934万元、销售额达30819万元、缴税额度达1400万元。




“团结村”的故事




山南市扎囊县扎其乡德吉新村,生活着藏族、汉族、土族等不同民族800余名群众,该村先后荣获县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山南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居)等称号,是山南市远近闻名的“团结村”。

身穿藏服、说着一口地道的扎囊方言,要不是村里人的介绍,谁都看不出今年59岁的丹增并非“藏家大叔”。

丹增原名张积成。在他20岁那年,跟着施工队来到扎囊县。“我当时是修路工,那时虽然条件艰苦,但工地上大伙儿不分民族相互照应、亲如一家,后来在工地上我认识了我的藏族媳妇,就这样扎下了根。”丹增感慨,时过境迁,不仅民族团结的情谊没有变,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仍在延续。

……

近年来,德吉新村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各项工作全过程,始终坚持将民族团结与推动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积极组织群众参加各项实用技能培训,逐步建立壮大奶牛养殖基地、温室大棚、苗圃基地、大型机械租赁等各项村集体经济项目,全村先后成立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1个、施工队4个,带动群众就业154人,人均月收入达到5000余元。

德吉新村村委会负责人介绍,在民族大团结的美好愿景下,德吉新村的村民牢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努力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氛围,全村群众相处其乐融融、民族团结氛围日益浓厚。


编辑:聂茂
校对:谭其露
审核:姚珩
来源:西藏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