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回顾性分析揭示PIK3CA基因突变在原发灶与转移灶间具有高度一致性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图片



一项韩国回顾性分析揭示PIK3CA基因突变在原发灶与转移灶间总体一致率达87.8%




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其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HR+/HER2-乳腺癌约占总体乳腺癌的70%[2],而PIK3CA突变在这一亚型中尤为常见[3]。PIK3CA编码的蛋白激酶在细胞增殖、黏附、存活和运动中发挥关键作用,其突变可导致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4]。因此,研究PIK3CA突变在乳腺癌原发与转移部位的一致性,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一项韩国回顾性分析探究了乳腺癌患者原发灶和转移灶之间PIK3CA突变的一致性,结果显示原发灶与转移灶之间PIK3CA突变具有高度一致性,无论转移器官如何,转移灶均可作为PIK3CA突变检测的样本来源[5]该研究为PI3K/AKT/PTEN通路改变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检测提供了重要循证依据,改善了临床治疗策略。现攫取重要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究乳腺癌患者原发性和远处转移部位之间PIK3CA突变的一致性,并验证PIK3CA热点突变的频率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纳入49例原发性乳腺和相匹配的远处转移肿瘤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FPE)标本(研究A),此外还纳入40例不同乳腺癌转移部位独立收集的FFPE标本(仅包括肝、脑和肺三个常见部位)(研究B)。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对肿瘤组织进行HR和HER2状态评估,通过Maxwell CSC DNA FFPE试剂盒对FFPE样本进行DNA提取,并采用基于液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反应(ddPCR)技术的Droplex PIK3CA突变检测试剂盒对提取的DNA样本进行18种PIK3CA突变亚型的定量检测。


图片

图1. 研究设计






研究结果




乳腺癌患者的基线特征


本研究共纳入89例亚洲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入组患者诊断为乳腺癌时的中位年龄为51岁,年龄范围为31-82岁,其中25例(28.1%)患者为Luminal A型,31例(34.8%)患者为Luminal B型,11例(12.4%)患者为HER2+,9例(10.1%)患者为三阴性乳腺癌(TNBC),13例(14.6%)患者分子分型未知;56例(62.9%)患者为HR+,并且PIK3CA突变与HR表达显著相关(p=0.03);33例(37.1%)患者在远处转移性恶性肿瘤发现PIK3CA突变。


表1. 研究的基线特征

图片


在原发性乳腺和匹配的转移灶之间的PIK3CA突变和分子亚型的比较


研究A分析了49例乳腺癌患者的原发灶与转移灶的配对样本,显示原发灶与匹配的转移灶之间PIK3CA突变状态的一致性为87.8%(43/49)。以PIK3CA突变原发灶的结果为参考计算,阳性百分比(PPA)、阴性百分比(NPA)和总体百分比(OPA)分别为85.0%(95%CI 65.6%-94.4%)、89.7%(95%CI 75.2%-96.1%)和87.8%(95%CI 75.2%-95.4%)。基于试剂盒的分析验证结果显示,纳入患者的乳腺癌原发灶与转移灶之间PIK3CA突变状态的一致性为77.6%(38/49)。

对乳腺癌原发灶和匹配转移灶之间分子亚型改变的分析结果显示,15例患者(33.3%,15/45)在转移部位的分子亚型发生了改变。亚型改变主要为Luminal A型(50.0%,7/14),其次是Luminal B型(29.2%,7/24)和TNBC(20.0%,1/5)。

图片

图2. 49例患者原发性乳腺和匹配的转移灶之间的PIK3CA突变和分子亚型的比较结果


转移灶及配对原发灶的PIK3CA突变频率


在研究B中,72.7%(24/33)的突变为涉及激酶结构域的热点突变(第20外显子),18.2%(6/33)为螺旋结构域(第9外显子)的热点突变,9.1%(3/33)为其他区域;在3例患者中发现多重PIK3CA突变,其中2例为E726K突变。

图片

图3. 研究B中转移灶的PIK3CA突变结果

在研究A中,原发灶的肝脏、脑部和肺转移的PIK3CA突变频率分别为45.8%、30.0%和40.0%,而在匹配的远处转移部位中,这些频率分别为50.0%、30.0%和33.3%。此外,研究B中肝脏、脑部和肺部转移的PIK3CA突变比例分别为37.5%、28.6%和42.9%。尽管肺转移灶中PIK3CA突变的频率略高于肝和脑转移灶,但并未达到统计学显著差异。


表2. 研究A和B中PIK3CA突变的比例

图片

图片

图4. 所有患者按照转移部位划分的PIK3CA突变的比例



研究结论




本研究的发现强调了在乳腺癌治疗中,转移灶的PIK3CA突变状态与原发灶的一致性,这支持了在无法获取原发肿瘤样本的情况下,使用转移灶样本进行PIK3CA突变检测的可行性。此外,研究还讨论了PIK3CA突变检测在临床治疗决策中的重要性,并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需要进一步研究以验证这些结果的普适性。

参考文献:
[1]Bray F, Laversanne M, Sung H, Ferlay J, Siegel RL, Soerjomataram I, Jemal A.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2: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Cancer J Clin. 2024 May-Jun;74(3):229-263. doi: 10.3322/caac.21834. Epub 2024 Apr 4. PMID: 38572751.
[2]《CDK4/6抑制剂治疗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晚期乳腺癌的临床应用共识》
[3]Millis SZ, Ikeda S, Reddy S, et al. Landscape of 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 Pathway Alterations Across 19 784 Diverse Solid Tumors. JAMA Oncol. 2016 Dec 1;2(12):1565-1573.
[4]Martorana F, Motta G, Pavone G, et al. AKT Inhibitors: New Weapons in the Fight Against Breast Cancer? Front Pharmacol. 2021 Apr 29;12:662232.
[5]Park J, Cho SY, Chang ES, et al. Analysis of PIK3CA Mutation Concordance and Frequency in Primary and Different Distant Metastatic Sites in Breast Cancer. Cancer Res Treat. 2023 Jan;55(1):145-154

审批编号:CN-146506 过期日期:2025-10-30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