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经济史学名家系列讲座第213讲 | 赵国壮:17世纪中国糖业的世界参与

2024年11月4日,北大经济史学名家系列讲座第213讲“17世纪中国糖业的世界参与”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302会议室举行。讲座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北京大学社会经济史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联合主办。西南大学赵国壮教授担任主讲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主任周建波教授、赵留彦教授、赵一泠助理教授和张心雨博士后担任与谈人,王羽坚博士后担任主持人。


图片

赵国壮教授发表演讲


赵国壮教授首先回顾了自己的糖业史研究之路,包括在剑桥李约瑟研究所的访问、内江糖文化资源挖掘、广西糖业企业考察等。他的研究内容覆盖古代、近代和现代,包括制糖历史与糖业文明研究及传承、中国糖业史研究话语体系的初步建构、中国制糖技术及文明研究的新突破、新糖业知识体系的形成、糖品消费的第二次转型等。


赵国壮教授阐释了关注中国糖业的世界参与的重要性。近年来,作物史研究的“帝国”热、中西比较研究的传统、以及全球史研究的兴起,都促使学者关注糖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18世纪的热饮革命使得糖与咖啡、茶相结合,糖品贸易从此进入全球化时代,如今糖成为全球产量最大的食品之一。他列举了重要的糖业史研究专著,并指出糖业史研究的关键是写出新意,要在全球史视角下利用好国外的档案资料。


赵国壮教授将17世纪的中国糖业经济与欧洲、美洲进行了对比。现有研究认为,7世纪时中国已用甘蔗制糖。7-16世纪,地中海沿岸的甘蔗糖品一直供应北非、中东和欧洲大陆的需求。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由于美洲种植园的兴起,糖品首度成为欧洲一般大众买得起的商品。美洲生产的巴西糖在16世纪下半期开始影响全球。在亚洲,作为糖品原料的甘蔗逐渐从名贵植物变为经济作物,出现了专业化和连片化种植的特征。制糖技术呈现程式化发展。《天工开物》中详细记载了压榨、澄清、熬煮、测温、捻试、漏制等制糖技术。糖品消费大众化,不仅被用作官员赏赐,而且成规模地进入了百姓生活。亚洲的糖品流动呈现全球化的特征,糖品贸易涉及英国、中国、日本、印度等国家,以及广州、澳门、厦门等中国沿海城市。


赵国壮教授进一步介绍了中外制糖技术的交流互鉴及中国糖品的世界贸易。福建移民将甘蔗种植及制糖技术扩散到其他邻近省份以及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比如菲律宾、日本,并在这些地区建立蔗糖制造厂。15、16世纪,葡萄牙人和荷兰人在亚洲从事糖品贸易。葡萄牙人、荷兰人和中国人将中国糖品外销到日本、马尼拉、波斯、欧洲等地。17世纪,英属东印度公司也参与其中。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30年代,中国长期向日本输出糖品,外销数量庞大。1637到1683年期间,从长崎输入日本的中国船载糖品数量维持在年平均170-200万斤,其中大部分来自福建。


赵国壮教授总结了17世纪中国糖业的地位。中国糖业经济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包容、开放的姿态。17世纪是中国糖业经济的“明清变革”时期,此时的中国糖业经济上承接宋元的中国制糖业初始探索,下启近代中国糖业经济的规模发展,中国传统的手工制糖技术已在东亚甚至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图片

嘉宾合影


在评议环节,张心雨博士后表示中国糖业不仅经历了内生性的变革,而且吸收了世界的要素,并指出赵国壮教授的研究内容与现有糖业史研究一脉相承,其所作研究的问题意识和全球视野,体现了近代史研究的全球转向。赵一泠助理教授建议可以利用17世纪传教士的日记来研究欧洲传教士是否从中国引入了制糖技术。赵留彦教授指出17世纪的贸易史非常重要,如果能将糖业贸易与大分流的讨论联系起来,研究会有更强的理论启发性;中国糖与洋糖相比是否有价格优势,以及中国糖出口在贸易中的比重等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周建波教授表示,17世纪是第一次技术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在此期间仍然保持了优势地位且处于上升过程;技术流动和人员流动紧密联系,商人群体中知识分子的加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剑桥大学梅建军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刘诗古副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刘群艺副教授等学者提出17世纪的政治与经济关系、同类物品的全球化路径等问题,并参与讨论。


图片

供稿单位:经济史学系

供稿人:谭勐翱

美编:初夏

责编:度量、雨禾、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