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利人(右一)组织横迳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给本村群众发放年终分红。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唐聪 陈玉娜 张朝雯 郴州报道
“我们村的茶山,不仅是经济来源,也是我们生态家园的一部分。”晨光初破,汝城县土桥镇横迳村书记、主任范利人就在茶山上忙碌着,话语中透露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和责任感。
“家里的青壮年都在外务工,只剩我们老人、妇女和小孩,闲暇时也想挣钱补贴家用,范代表,你给我们想想办法。”村里的范大姐对着范利人直言不讳道。看着留守村民们充满期望的眼神,范利人更加坚定让乡亲们实现家门口就业的决心。
横迳村户籍人口超过两千,以传统农业为主,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留下的多是老人妇女儿童。自履职以来,范利人经常思索如何激活这片土地的潜力,带领乡亲们踏上致富之路。
范利人(左一)深入本村苏仙岭生态绿茶茶场开展民情民意调研。
寻找出路稳就业
自履职以来,范利人深入调研,认为统一流转土地、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是激活土地潜力、带领乡亲们致富的关键。他联合村支两委成员,提出了《关于成立横迳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党员代表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横迳村种植了210亩辣椒、150亩有机茶叶和160亩香芋,为村集体带来了12万元的收入增长,并提供了80多个临时就业岗位。
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更好地稳定就业。范利人在汝城县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群众时,村民们纷纷反映农忙过后的闲置问题以及茶叶加工的不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范利人计划在村里建设茶叶加工厂,以基地+加工模式实现村民稳定就业。经过积极争取资金支持,2021年9月,茶叶加工厂终于建成。加工厂的建成不仅实现了优质茶叶的自主生产加工,还为村民发放了8万余元的务工工资,人均工资达到3400元,让村民们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协调资源造品牌
横迳村,这片红色热土,曾是红军长征的重要途经地,留下了深刻的革命足迹。作为村书记、主任的范利人,对这段历史有着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他深知,横迳村的苏仙岭不仅是一片茶叶的生长地,更是承载着红色文化和精神的宝贵财富。这份“独特”,让他看到了打造本土红色品牌的希望。为此,在听取多名群众的意见后,他撰写了《关于打造横迳村苏仙岭生态绿茶品牌的建议》。
打造本土品牌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面对村民反映的土地不足问题,范利人联合村支两委,号召村民在苏仙岭上开荒种茶;面对品牌建设资金不足的困境,他撰写相关建议、报告,积极向省里申请集体经济帮扶资金50万,并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推广品牌。令人欣喜的是,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横迳村苏仙岭生态绿茶”赢得了市场的青睐,价格也水涨船高。现在,普通的苏仙岭生态茶叶每斤已经卖到400元,品质上乘的明前茶甚至可以卖到800元一斤,每年收益达30万元。此外,将生态茶园品牌与文旅结合,开拓了茶旅研学基地,游客们可以近距离体验种茶、采茶、制茶、饮茶的全过程,目前已有万余名游客慕名来茶园打卡观光,不仅茶叶销量提升了20%,还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农特产品销售。
范利人代表(上排左三)连夜转移土坯房农户到安全地点。
尽职尽责不懈怠
今年7月份,受“格美”台风影响,横迳村遭受了不小的洪涝灾害。在接到通知当晚,范利人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带队深入前线排查险情,妥善转移土坯房内十多位老人至集体餐厅。老人们坐在餐厅里十分焦急,“范代表,这次洪水出奇的大,我家那几亩田,怕是全被冲没了。”粮食就是村民们的命,在安抚好村民情绪后,范利人当晚就组织人手统计好受灾农田面积,上报到镇上,并积极配合农业、水利等部门到田间地头核灾,指导农户开展灾后自救,努力减少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范利人的行动不仅仅局限于灾害应对。在灾后,他积极协调资源,争取到了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物资的援助,帮助村民尽快恢复生产。他还组织了多场农业技术培训,提升村民的种植技术和抗灾能力,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范利人的这些举措,不仅在短期内缓解了灾害的影响,也为横迳村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家喊我范代表,他们的期盼就是我的使命,接下来我要更加贴近民心、了解民意,带领乡亲们绘就出更加美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作为人民群众心声的传递者,范利人深知自己肩上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村民们的每一个笑脸,都是他的肯定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