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永州祁零盆地亿吨级锰矿被发现,湖南在新一轮找矿战略行动中取得重大突破!消息传来,砂子塘小学的少先队员们瞬间沸腾!锰是钢铁工业的基本原料,也是支撑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矿产。据悉,我国锰矿石资源约九成依靠进口,湖南永州超大型锰矿的发现对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1月5日,在湖南省科协、湖南省地质院院属物化所(湖南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所)、永州市科协的大力支持下,砂子塘小学15名少先队员组成地质科学考察队踏上了前往永州锰矿的考察之旅。
锰是如何形成的?锰矿是如何被勘探和开发的?为什么说“无锰不成钢”,锰对于当下时代和未来世界有着怎样的重要作用?队员们在高铁上兴致勃勃地讨论,对活动充满了期待。经过两个小时的高铁,再转乘大巴车在乡间道路上盘旋,历经三个多小时,砂子塘小学地质科考团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永州零陵水埠头锰矿项目现场。锰矿区树木繁茂,绿树成荫,谁能想到在这大山之中竟藏着国家宝藏。
少先队员为中南大学地球物理学院赖健清教授、湖南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所总工程师徐军伟、科技合作室主任李爱丽、水埠头锰矿项目负责人罗益周等一线科技工作者献上红领巾,科学家们对科考团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
徐军伟总工程师介绍湖南永州锰矿的勘探整体情况,十余年来,湖南地质一线科技工作者们扎根于深山之中,创新找矿理论,提升找矿设备,十年磨一剑,终于勘探出亿吨级锰矿矿藏,队员们惊叹不已,十分骄傲。在赖健清教授、徐军伟总工程师和罗益周叔叔带领下,砂小地质科考团深入矿区各个区域。在锰矿矿区,队员们仔细观察锰矿的地质构造、用盐酸做碳酸锰起泡实验,了解不同锰矿石的特征。
在锰矿深地钻机钻探现场,队员们赞叹由省物化所自主生产的“状元牌”钻探机深入地下1500米,在隆隆的施工声、黑洞洞的润滑剂、汩汩流出的地下水的伴随下将地下锰矿取出。在地面表层的锰矿区,队员们认识地质“三件宝”,动手挖掘地面表层矿石,认真记录相关数据,对锰矿充满了浓厚的探索欲。
赖健清教授给队员们讲述岩石的种类和锰结核的形成原理,引导队员们对锰矿的勘探流程、矿石特征、找矿理论等有了全方位的初步了解。队员们听得津津有味,积极提问、相互探讨,现场气氛愈发热烈。那些科学课本上的知识仿佛活了过来,每一句饱含科学浓度的语言都在鼓舞着一颗颗年轻求知的心。
队员们和一线科技工作者们一起行走在大山之中。遇水架桥,逢山开路,拿着一把镰刀在山林中穿梭的地质科学家们的身影深深刻进队员们的记忆中,为国找矿、无私奉献是地质科学家们青春的注脚。
下午,砂小科考团来到了湖南409地质科普园(永州市科技馆),科技馆副馆长肖超给队员们带来精彩的讲解,馆内的vr设备、球型影院、矿物标本让队员们眼花缭乱,徐军伟总工程师为队员们上了一堂十分有趣的科普课《寻找祖国大地的美丽》,张家界地貌、古丈石林、雅丹地貌、七彩丹霞……祖国大地的美景尽收眼底,队员们直呼科技的乐趣、时间的魔力和造物的神奇。
“科学,让我们拥有看世界的第三只眼睛”赖健清教授说。从业45年来,赖教授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到过许多常人到不了的地方,看到了许多人看不见的风景,深入钻研、潜心研究,成为了一本行走的地质教科书。
最后的互动环节中,队员们向地质专家提出了自己最想问的问题,赖健清教授、徐军伟总工耐心地用专业知识回答学生的问题,将“三光荣、四特别”地质精神传递给了在场的每个人。“我想当一名科学家”!队员杨栩童将自己的心声画成画送给赖爷爷表达感谢。“我要向徐军伟叔叔说的那样,爱学习,爱思考,敢想敢干,未来成为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队员杨智夫说。
此次永州锰矿考察活动,不仅让队员们有机会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践体验相结合,更用与一线科技工作者面对面的方式激发少先队员热爱科学、立志报国的决心。砂子塘小学将一如既往致力于为学生搭建各类科学实践平台,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到实际的科研场景中去,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用实际行动不负祖国和社会各界关心关爱青少年成长的热心人士的厚爱!(通讯员 易可馨 刘袁诗 黄叶扬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