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济南人一提到皇亭,立即会联想到它的历史渊源和曾经的辉煌,敬畏之感油然而生。这块风水宝地原称万寿亭,有康熙皇帝的“恩谕”碑。每月初十和十五,附近官员都要来朝拜,久而久之,民间百姓由此称其为“皇亭”。1931年定名为“济南市立体育场”,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市民免费体育活动的“皇亭运动场”。1965年建游泳馆,定名“泉城路体育馆”,1985年建成体育馆,更名为“皇亭体育馆”,其实它是原皇亭运动场的西南角一部分。
我1941年生于皇亭附近的宽厚所街。新中国成立后,我就读的小学位于皇亭运动场内,名为“皇亭小学”。那时的皇亭运动场,在院东大街路北(现今泉城路东段路北处),有东、西两座大铁门。东门靠按察司街南口,对面是历山顶街。西门西靠东箭道街,斜对面是蕃安巷街(现已拆迁归入宽厚里)。两道门之间的红砖墙上有多个大玻璃展窗,展示新中国成立初期轰轰烈烈的经济建设热潮和政治宣传,还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等振奋人心的革命口号。
皇亭运动场内有个黄土地的大操场,有晨练的跑道,还有单杠、双杠等简陋的体育器械。东部有两副木制篮球架,篮圈平素只有铁圈,有比赛时才装上白线网。清晨,晨练者络绎不绝,土跑道上转圈跑步的青壮年不胜其数。双杠上有双脚并拢练倒立者,单杠上有高难度的双手车轮式大旋转。仅有的两副篮球架,需你争我夺地抢占。
1948年9月济南解放后,刚满七周岁的我成了皇亭小学一年级学生。校园是位于运动场北部的一处独立平房大院落,四周有围墙。清晨我背着书包上学时,常常驻足观望锻炼身体的人群,值日老师会走出校门,吹哨喊我们赶快进校上早自习。
我们的教室是清一色红砖白墙的平房,校院西侧有座假山,山上有个六角亭,周围绿树成荫,假山脚下处处盛开着鲜花。因为校内无操场,体育课都是列队出校门在皇亭运动场进行。体育老师张健,高高的个子,黑黝黝的宽脸庞,常用哨声召唤我们,他后来成了国家级的篮球裁判员。发生在体育课上的一件往事至今记忆犹新,一帮男同学争抢一个皮球时,一个同学用力过猛,球被踏扁了。当老师调查此事时,大家都说不知道,我说看见是某同学用脚跺的。因为我说了实话,下课后挨了这个同学重重一拳,班主任知道后,依然表扬了我的诚实。我们班的王福水、赵魁泉两位同学,家住东箭道,是足球爱好者,放学后常约上要好的同学在皇亭体育场踢足球,几个书包叠起来摆在两边变成球门,天热时,赤着脚,光着脊梁,汗流浃背,赤膊上阵,拼个你输我赢。长大后,王福水进了山东足球队,赵魁泉同学进入山东青年队,后来当上了足球教练。前几年马路上巧遇,我们还津津乐道地谈起这些少年时的趣事。
20世纪60年代初,皇亭运动场有了大幅提升,篮球场铺成了水泥地面,球场上空架起电灯,变成了时尚的室外灯光球场。当时,由济南市的中、小学教师组成的1950男篮队赫赫有名,领队是张国钧老师,教练是袁尔勤老师。我的街坊李春生大哥是省实验中学的数学教师,他酷爱篮球运动,个头不高却身形矫健,是1950男篮4号投球手。这些老师自费购置统一的运动服,红色背心上醒目地印着1950男篮队标,中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追逐他们的赛事,乐此不疲地为他们呐喊助威。
改革开放以来,这里还有文艺演出或举行音乐会。皇亭体育馆曾作为第十一届全运会的比赛场馆,举行了举重等多个项目的赛事,让济南人感受到全运会的壮观和惊心动魄。
皇亭体育馆东邻是济南市皇亭体育竞技学校。2019年初春,电视台要做一期回忆皇亭运动场历史过往的节目,我作为见证者被邀请来到该校的所在位置,穿越时空与记者共同回忆皇亭运动场的前世今生,颂扬皇亭体育竞技学校为国家输送的游泳、乒乓球优秀后备人才。
皇亭运动场伴随时代变迁,经历岁月洗礼,见证了济南市群众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给几代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作者:张机 编辑:徐征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