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剧《袁樵摆渡》上海中国大戏院精彩上演,为江苏省艺术基金年度资助项目

11月12日晚,上海中国大戏院座无虚席。由扬州市江都区文体旅局出品、江都区扬剧团演出的扬剧《袁樵摆渡》,继南京成功巡演后,亮相上海滩,受到观众好评。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获悉,上海与扬剧有着深厚渊源,“阿拉上海宁”中,扬剧戏迷并不少见。

图片

精彩表演

据介绍,《袁樵摆渡》为江苏省艺术基金2024年度资助项目。当晚,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吴大忠、扬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江勇、上海戏剧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张军、扬州市文广旅局副局长顾红霞等,与近千名戏迷朋友观看演出。《袁樵摆渡》是扬剧华派具有代表性的一出折子戏,以“渡船联姻”为主脉,通过老戏新创,使传统故事更具时代感和延续性。该剧用当代视角重释经典,从家庭、婚姻的视角,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古老的扬剧艺术焕发时代新活力。

演出中,“华派”嫡传弟子李霞饰演的张三姐,在众仙女款款映衬下惊鸿亮相。原汁原味、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牌贯穿全剧,在剧情不断推进中,饱满演绎出人物情绪。现场,浪漫唯美的舞台呈现、极具戏曲传统审美的服饰造型、融入江都民歌的音乐元素,带给观众全新的视听感受。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诙谐逗趣的流行语句,又引得现场观众欢笑连连、掌声不断。演出结束,全场观众起身鼓掌叫好,很多人对李霞、杨勇两位国家一级演员的精彩表演由衷赞叹。

图片

座无虚席

记者了解到,上海与扬剧有着极深的渊源。民国初年,花鼓戏(小开口)与香火戏(大开口)艺人纷纷组班,应邀到南京、杭州、上海等地演出,在上海形成繁盛局面。1931年,“大开口”与“小开口”艺人以“维扬戏”名称于上海聚宝楼戏馆共演《十美图》,自此逐步合流。一百多年来,从苏北江都及周边地区移居上海的亦不在少数,其中不乏忠实戏迷。江都扬剧薪火相传、传承发展,持续推进“载体、作品、人才、品牌”建设,于2021年获评“中国扬剧之乡”。

上海戏剧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张军认为,该剧延续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特征,弘扬真善美的爱情观,将现代语言元素有机融入,通俗易懂、接地气,彰显了扬州方言独特的味道,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小史说,《袁樵摆渡》新颖别致,既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美学精神,又有崭新的艺术形式,因此引起广大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共鸣。“喜爱扬剧,不仅因为它是一张家乡文化名片,也是我们江都人的先天基因。《袁樵摆渡》上海演出,有幸让我们品尝了一道原汁原味、地道正宗的‘家乡菜’!”上海资深戏迷李大姐说。

图片

演出现场

江都区文体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袁樵摆渡》上海站巡演获得成功,剧组全体演职人员以高度的艺术热情、全身心的投入表演、高品质的艺术呈现,赢得了观众肯定。接下来,《袁樵摆渡》的故事将继续在全国巡演。通讯员 潘元松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