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如其人”,汉字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有着特殊的意义。“读屏”时代,中小学生书写姿势不规范、非纸笔化书写导致书写能力弱化等问题凸显,家长和老师共同面临“如何让孩子写一手好字”的难题。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就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做出部署,强调要发挥好规范书写教育的独特育人功能。本报记者深入多个区校,探访中小学开展书写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走访师生、校长、专家等,探讨如何以家校社合力做好书写育人这一大文章。
提笔练字 书写习惯融入日常
“孩子的字写得不太好,要不要报个班?”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疑问。对此,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研修员王伟认为,要让学生写好字,重在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良好的习惯加上正确的重复性练习,才能写出一手好字。“小学一二年级刚开始学习写字时,一定要慢下来。比起关注书写质量,更重要的是关注书写姿势。”王伟认为,正确的书写姿势不仅关系学生脊柱、视力等健康发展,也影响日后的书写质量和书写速度。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学校都在小学新生入学教育中加强“双姿”训练,还有的学校创编了朗朗上口的“双姿”儿歌。“真正把‘双姿’做到位,使之成为习惯,还需家校齐抓共管、长抓长管,教师、家长的示范与监督同样重要。”王伟说。
“提笔即练字”,让书写习惯融入学生日常,学校还要学会创新性使用教材、创新教学方法、创新书写活动,引导学生爱上写字、规范写字。在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每位学生都有一个“翠微生字本”,学校结合语文课生字内容,将文字演变和书写提示要点进行儿童化设计,满足一至六年级学生成长需求。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汉字结构和书写要点,学校每周开设书写小讲堂,并录制“讲字”视频,为学生认识书写、精于书写提供“路线图”和“指南针”。
除了书法、语文学科以外,学生在各学科中的文字书写规范同样不容忽视。王伟认为,所有学科教师都应参与到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同时,为了使一线教师在书写习惯养成方面有规可循,应当围绕规范、端正、整洁、美观、流利等指标建立具体可行的评价标准。
多方协同 营造书写育人氛围
写一手好字非一日之功,书写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营造良好的书写氛围。
除了不断提升学校“第一课堂”的教学质量,还需要发挥好“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北京市自2012年起举办“兰亭杯”中小学生书法大赛,2024年第十三届“兰亭杯”征集作品达到3.4万余幅,全市近九成的小学和超过三分之二的中学参与到赛事中。各区各校也结合地域特色、学校实际举办了形式多样的书法文化活动。
家长除了做好引导者和监督者,如果能成为书写活动的参与者,对带动孩子书写兴趣至关重要。北京市通州区贡院小学秉承“翰墨书香”的贡院文化,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全员书法课,学校书法教师创建书法交流群,分享作品点评和书法知识。在学习书法氛围的熏陶下,不少家长也跟随孩子练习起了书法。“孩子在学习书法过程中遇到瓶颈的时候,我也会和孩子一起找寻方法,共同享受学习书法的乐趣。”一位学生家长这样说。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书写工具成为学生们的小助手。近日,在第一届北京市小学生汉字规范书写活动现场,学生们使用“智慧笔”进行书写,在不改变传统纸笔书写的方式下,用科技赋能纸笔,实时记录学生的书写过程并提供即时反馈,提高了书写评价的效率与精确性。
笔墨书情 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千年汉字贯古今,从甲骨文到金文、大篆、小篆,再到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汉字承载着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传承着中华民族文化基因。软笔书法的文化内涵、书写技艺与审美观念,能迁移到硬笔书写中。学生们通过书写,感受汉字之美、修身养性、表达情感、涵养情怀,赋予汉字书写更多的意义。
北京一零一中重视书画育人,发挥传统文化的浸润作用,该校书法教师陈默介绍,学校将书法和语文、美术跨学科融合,联合策划实施集团汉字书写大会,以展促赛、以赛促学,以学促教、以教促研,涌现出一批“书写小达人”。近日,2024届毕业生宋翰岐个人书画展在学校阳光大厅展出,作品不仅记录生活,也抄录了不少经典诗词。“着笔过程中,我神思凝结,种种情感都融入笔墨,这样才能让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生命力。”宋翰岐说。
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学校提出“规范写字、方正做人”的育人理念,一至六年级每周开设一节书法课,低中年级以硬笔书法学习为主,高年级为软笔书法练习。该校教学主任富春媛介绍,学校在课程中融入书法家故事、创作背景、作品赏析等内容,增强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热爱。“我们要不断探索挖掘书写育人价值,在培养学生规范书写习惯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汉字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富春媛说。
区域亮点
平谷区:AI书法引领教育创新
平谷区楹联文化历史悠久,被评为北京市唯一的“中国楹联文化区”,而平谷石刻艺术馆集合了从汉代到民国时期的石刻文物。平谷区高度重视书法艺术教育,结合地域资源与书法教育需求,组织实施“弘书乡韵,品绿谷情”项目,开展书法研学活动,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资源学习书法知识,理解书法文化,提升书写技能,培养审美情趣,涵养家国情怀。
近年来,平谷区在AI书法教育方面走在了前列。区教委与首都师范大学合作,共同推动书法教育数字化转型。目前,AI书法教育已经覆盖了城乡30所学校、330个班级,329名教师接受了专业培训。通过开辟“同步课程”“每日一字”“午间一刻”等新型教学场景,有效解决了专业师资缺乏、学生书写效果难以评价等教学难题,让1.3万余名学生受益,他们的书写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专家支招
发挥书写育人功能
让学生“又好又快”写汉字
赵宏(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们常说“字好无差生”,规范中小学生书写教育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首先,让学生了解每个汉字的源流演变,能加强学生对历史文脉的了解,增强文化自信;其次,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姿以及视力健康,对建立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提高专注力、观察力、控制力、表现力等方面也有极大帮助;再次,学生能否写好字,还取决于审美能力的建立,对传统经典书法以及优秀规范字范本的临摹学习,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如何才能“又好又快”写汉字?我重点就练好硬笔字提几点建议。
一是书写姿势。对小学一至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低龄儿童手部小肌肉群尚未长成,长时间用力书写,极易导致执笔变形,也容易让孩子疲劳失去书写乐趣。家长和老师应重点关注“双姿”规范,不宜过多布置书写任务,每次不宜超过30分钟,最好15分钟稍事休息。
二是书写范本。目前我们多将电脑楷体或华文楷体作为规范字使用,但二者的笔画形态是参照毛笔楷书修整而成的,与日常手写体差异较大,学生用铅笔、钢笔、签字笔很难完成,如极力模仿会增加不少书写动作,显得做作并有违自然书写的要求。故在教学中,建议教师适度平衡按照电脑楷体笔画形态要求学生的做法,切忌固化学生审美,徒增学生负担。
三是书写速度。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硬笔书写应立足实用,在将规范字写得正确、工整、美观的前提下,重在加快书写速度。随着学业负担的加重,直至步入工作岗位,一笔一画书写规范楷体字的场景会越来越少,一手流利漂亮的行楷或行书会成为加分项。虽然现在国家尚未出台规范字的行楷、行书的标准字形,但传统书法史上经典行书作品提供了众多可以参考的样式,学生可依兴趣进行适当练习。
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教育报(ID: modedunews)”
如您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xdjyb18@126.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沟通。
文字:张娜 郝彬 赵艳国
王小艾 韩冲
编辑:张秋颖
编审:张秋颖
终审:冉阳 常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