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全国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高地?劳模工匠给“老家达县”出点子

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摄影报道

立足西南,辐射全国,是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打造全国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高地的美好愿景。2023年3月,总投资超65亿元、占地1500亩的产业园项目落地,产业链构建实现“起步即快跑”。与此同时,这个产业在创业、创新、创效过程中,也迎来诸多挑战。

打造全国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高地,“老家达县”还有哪些事要做?11月13日,达州市达川区总工会聚焦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召开了一场特别的座谈会。会上,40多名劳模工匠畅所欲言,献出不少“金点子”。

图片

座谈会现场。曾业 摄



难题一:农机保养维修成本高

解决方案:新建一批农机服务站点



“西南地区的山区、丘陵多,坡度大,土地耕种难度不小,达川区研发生产的现代农机装备体型小、品类多,机动灵活,市场前景广阔。但是,机器的保养、维修问题,目前还没有解决好。”四川省劳模何渠华提出,这样的现状,直接导致农机保养维修成本高。

图片

8月29日在达州市达川区举行的稻田翻耕竞赛。曾业 摄

图片

2024年川渝丘陵山区农机技能竞赛在达州市达川区举行。曾业 摄

图片

“达州造”的小型农机开进稻田展示。曾业 摄

为此,何渠华建议,可以在达州市达川区先试点新建一批农机服务站点,让购买了农机装备的用户可就近享受售后服务。试点成功后,可以根据市场占有情况,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进行复制推广。

这一“金点子”,得到达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智宏的认同。出生于1994年杨智宏老家在达州市达川区堡子镇,父母至今仍在务农。十多年前,乡亲们合力搬运笨重的旋耕机下田,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体型更小的丘区农机,如果在乡镇上就能保养、维修,会给农民带来不少便利,愿意购买的人也会增多。”

“机器设备,零件很多,也有不少是易损件。有了农机服务站,农民就不用把机器运到厂里维修了,即便是生产厂家上门维修也很方便。”四川省劳模黄维安认为,何渠华的“点子”很好,可操作性强。不仅如此,有了农机服务站点,周边的农民还可以参与到旧农机的改良、新型农机的研发中来。“比如,百节镇多年大面积种植苎麻,麻农都希望能有一款自动剥麻机可以用,有研发能力的厂家,完全可以为他们量身定制。”



难题二:普通农民买不起农机

解决方案:设立“农机共享联合体”



“如今的农村,空心村越来越多,多年以后,会种地的人都老了,年轻人又不愿意种地,甚至根本不会种地。农业机械化是一个大趋势。但当前的问题是,农机品类太多,销售价格也不便宜,普通农民根本买不起。”达州市劳动模范梅国富说,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有没有好的思路?梅国富建议,就达川区来说,可以借鉴社会化服务模式,在进一步完善生产便道等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农业机械化夯实基础。同时,政府可以加大农机购买的补贴力度,适当提升补贴比例。

“也许,还有更好的思路。”高级工程师、达州市达川区劳模杨开祥接过话头,又提出一个新方案。“农机品类多,需要统筹。可以探索以村集体为单位,或者以生产基地为单位,设立‘农机共享联合体’,采取村民和工人众筹的办法购买,然后由联合体统筹使用农机。这样,共享的农机可租,也可借。”杨开祥的建议,博得现场一阵热烈的掌声。



难题三:“达州造”如何闯全国?

解决方案:建立行业标准并定制生产



11月8日,达州市达川区召开了一场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的产品订单对接会。来自川渝地区的53家农机销售企业代表,其中有31家现场与生产厂家签订大额订单。2023年以来,除了西南地区的客商,还有来自长春、潍坊、武汉等地的客商主动上门洽谈。

“我们的农机装备优点很多,要让客商不仅可以看到、摸到,还要能够现场体验到。”何渠华建议,可以为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区配套,新建一个综合性的现代农机装备展示体验中心,采用“适用场景模拟+实地操作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展示、展销,搭建一个可以让客商走进来、让产品走出去的“窗口”。

“我们要尽可能多地研发、制造一些适用于全国农耕场景的机械。同时,要保护好知识产权,鼓励创新、创造。”杨开祥说。对此,四川省优秀农民工、达州市达川区劳模罗通健表示赞同。罗通健举例说,他们在达川区建立了1万多亩蔬菜生产基地,几乎全部实行大棚生产,“能进蔬菜大棚的农机,包含深耕机、采摘机、分选机等,其实都可以定制生产。”

黄维安补充说,要让全产业链持续、稳步地向前走,还有一件事要做。“必须建立行业标准,小到机械配件,大到机器定制生产,都要有完整的标准体系。有了行业标准,我们生产的农机才能真正走向全国,市场占有率有了,定制生产的‘蛋糕’也会越做越大。”



新闻链接:

达州已出现“共享农机”模式



今年7月1日,达州市达川区虎让乡的8个村(社区)集中签约,共同成立一家农机服务公司,统筹使用现有的40余台农机,标志着“共享农机”模式在达州落地。

图片

达州市达川区虎让乡“共享农机”签约。(封面新闻资料图)

“我们的农机设备,适宜生产的场景基本可以覆盖全乡各类地形地貌。”公司总经理赵李介绍,新成立的农机公司采用了村集体入股的方式,统筹8个村(社区)农机资源,整合联合收割机2台、犁地拖拉机4台、挖掘机4台、运输车5辆、微型耕地机6台,其他小型农机共20余台,建设有农机库房1200平方米,除开展耕地、播种、农作物管护、收割等一条龙全套农事服务以外,还能承接道路养护、土地整治等项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