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展的是绿色,收获的是希望,现在沙海中逐步扩大的绿色焕发着勃勃生机。然而,地处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阿克苏柯柯牙,在1986年之前,城区一度离沙漠最近之处只有6公里。“一碗米饭半碗沙”“一年一场风 从春刮到冬”,道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曾经饱受的风沙之苦。
敢同黄沙争高下、不向荒漠让半分。柯柯牙从种一棵树开始,不懈奋斗在生态环境治理的征途上,如今已经从一抹翠蔓延出阿克苏的连片绿。阿克苏地区的五个“百万亩生态治理工程”已经完成治理527.76万亩,阿克苏地区森林覆盖率达9.08%,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37.75%,湿地保护率达52.5%,绿洲内野生动物恢复到270多种,野生植物的种类也恢复到了520多种。
如今,阿克苏地区正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林则林,数百万亩特色林果中,有核桃、红枣、香梨等多个品种,其中,阿克苏苹果更是声名远播。
总台记者 卜鹏:我现在就置身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柯柯牙附近的一处果园里。这里曾经是一片盐碱地,经过当地几代人的努力建设,现在已经变成了万亩果园。一个个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果农们正忙着采摘苹果,他们要赶在低温天气到来前抓紧采收完毕。
阿克苏苹果的品质好和当地生态环境改善、防护林的守护密切相关。在果园周边,有许多防护林带。这些防护林能够降低风速,为果树生长提供庇护。此外,这些防护林还能够保持水土、防止风蚀,保证果园里的土壤资源。
这几年柯柯牙的生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两块土来给大家说明。
一块是20世纪80年代柯柯牙原始风貌区的土,它质地坚硬。在土的中间还能看到有白色的盐碱,并不适合作物的生长种植。
另一块是现在果园里的土,它质地松软,已经变成了可以耕种的熟土。
这些年,当地通过排水压碱、改良土壤、植树造林等措施,让曾经的戈壁滩变成了现在的大果园。
阿克苏苹果除了色泽饱满、果体硕大之外,最具特点的地方是它有“冰糖心”。
什么是“冰糖心”呢?果核周边的果肉堆积了许多糖分,呈现半透明,并向果核四周扩散,形成独特的“冰糖心”。
“冰糖心”是怎么形成的?首先,由于阿克苏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为苹果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其次,阿克苏的苹果采摘时间是从10月底开始,尤其是每年霜降节气过后才开始大面积采摘。
采摘时间晚给苹果留出了更充足的生长时间,苹果里糖分聚集的时间也就更多,因此口感也更好。
当然,苹果长势好除了自然条件之外还离不开日常的精心管护。当地果农在果树上方覆盖了一层防护网,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有可能发生的冰雹灾害对苹果产生影响。
另外,这些防护网还能够起到防止飞鸟啄烂苹果,影响品质。
今年,阿克苏地区苹果种植面积超过50万亩,年产值预计超过40亿元。
为了更好发展苹果种植,当地还专门建设了冷库,将苹果保鲜期延续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实现错峰错季销售。
通过实施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在阿克苏地区完成的120万亩人工造林中,超过六成是经济林,既能防沙治沙,又结出致富硕果。经过不断地改造,阿克苏防沙固土的林带中孕育出了苹果、红枣、核桃等特色林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