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第一财经报道,医药互联网头部企业上药云健康与其旗下子公司镁信健康正就合并事宜进行协商,双方或考虑携手冲击上市。这并非镁信健康首次谋求IPO。作为“医+药+险”模式的代表企业,镁信健康曾凭借创新支付模式和相关业务获得市场关注。
然而,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趋严,镁信健康正面临业务转型、合规风险,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等多重阻力,使得这家企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
“药转保”业务遭严查,业务模式遇“寒流”
2023年11月,据界面新闻报道,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向部分保险机构下发通知,要求提供自2022年8月1日以来修订及新开发的健康险产品清单。
镁信健康与第三方平台合作的健康险产品,尤其是与特药、靶向药相关的健康险产品,成为监管部门重点关注的对象。
业内人士指出,监管正加大力度整治健康险市场中的违规业务模式。镁信健康等企业的创新支付模式因此被推上风口浪尖。在监管风暴愈演愈烈的背景下,镁信健康不得不寻求业务模式的转型,力求适应监管要求。
一些被称为“药转保”的业务模式,将特定药品的费用通过健康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但在实际操作中,保险公司往往不参与风险管理,仅充当“支付通道”的角色。
这种模式导致保险公司承担的实际风险远低于表面上的保费收入,而第三方服务公司(TPA)通过协调药企、医院和保险公司,从中获取收益,提升了盈利空间。
业务转型:从“药转保”到“创新支付”
在监管压力下,镁信健康的相关业务被迫进行调整。公司表示,未来将更多聚焦于合规的创新支付模式,力求在医疗领域与保险业务之间搭建桥梁,以推动金融工具与医疗服务的深度融合。
然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镁信健康的创新支付方案实际上仍然依赖于药品销售和特药险的需求,能否有效突破监管壁垒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惠民保作为普惠型保险产品,受到了广泛关注,但也面临着用户流失率较高的问题。部分地区的惠民保产品出现了增长乏力的现象。这一现象加剧了镁信健康的业务压力,需要通过大规模扩展参保人数来维持收入水平,但这也进一步压缩了其盈利空间。
特药险是镁信健康的另一重要业务,专为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提供特定药品和治疗保障。
随着监管对短期健康险产品的严格审查,特药险也面临着较大的市场压力。部分与镁信健康合作的特药险产品在监管要求下需要进行合规调整,进一步限制了该产品的市场表现。
33万元罚单背后:暴露四大合规漏洞
镁信健康自2017年成立以来,迅速扩展了其在健康险行业的布局。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于2020年收购了中瑞万邦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并将其业务整合进公司体系,成为其在保险中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经过几轮融资后,其估值在2021年已经突破百亿元大关,总融资额在2021年就达到30亿元,投资方涵盖多家知名金融机构。公司曾计划于2021年赴港上市,但由于财务合规问题,IPO进程始终未能如愿。
特药险是镁信健康的另一重要业务,专为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提供特定药品和治疗保障。
随着监管对短期健康险产品的严格审查,特药险也面临着较大的市场压力。部分与镁信健康合作的特药险产品在监管要求下需要进行合规调整,进一步限制了该产品的市场表现。
33万元罚单背后:暴露四大合规漏洞
镁信健康自2017年成立以来,迅速扩展了其在健康险行业的布局。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于2020年收购了中瑞万邦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并将其业务整合进公司体系,成为其在保险中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经过几轮融资后,其估值在2021年已经突破百亿元大关,总融资额在2021年就达到30亿元,投资方涵盖多家知名金融机构。公司曾计划于2021年赴港上市,但由于财务合规问题,IPO进程始终未能如愿。
随着健康险市场的日益扩展,监管部门对该领域的关注愈加加强,尤其是短期健康险产品和第三方合作产品的监管问题成为行业焦点。
自2021年起,银保监会加强了对健康险市场的监管力度,发布了一系列规范文件,严格要求保险公司和中介机构必须按照合规要求进行信息披露,确保产品设计的透明性和客户权益的保障。
镁信健康在此背景下的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特别是在特药险和惠民保产品的设计和销售环节中,违规行为成为了监管层关注的重点。
2023年9月,深圳监管局对镁信健康旗下“镁信保险经纪”开出了33万元罚单,处罚的四项主要违规行为包括:
未出示客户告知书:在销售过程中未按照规定向客户出示重要告知文件,违反了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
隐瞒保险合同重要信息: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未充分向客户解释保险合同的关键条款和风险提示,影响了客户的知情权。
保险档案存在缺失:在业务管理上,未能完整保存客户的保险档案,存在合规风险。
核心业务系统未符合信息化管理要求:公司的业务系统未能达到监管部门的信息化标准,存在数据安全和管理隐患。
这些问题暴露了镁信健康在产品销售、信息化管理以及合规性方面的薄弱环节,也使得其在持续推进业务发展的过程中遭遇了更大的监管阻力。
从合作到对簿公堂:一场收购未果引发的商业秘密大战
除了业务转型与合规风险,2022年6月,镁信健康还陷入一起商业纠纷,涉及北京天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笑科技”)的指控。
天笑科技声明称,镁信健康通过利诱其在职高管,窃取了“查悦社保”平台的技术与运营资料,并推出了相似产品“镁数社保”,致使其公司蒙受上亿元损失。
据悉,2020年镁信健康曾与天笑科技短暂合作,寻求收购其“查悦社保”平台以拓展保险客户,但未就价格达成一致。天笑科技认为,镁信健康此后推出的“镁数社保”涉嫌模仿“查悦社保”的模式,并指控其窃取核心技术。
对此,镁信健康迅速回应否认,称天笑科技的指控是“恶意诽谤”,并已向公安机关提请控告。镁信健康在2022年6月发表声明,要求天笑科技撤回相关文章,否则将通过法律手段维权。
此次纠纷的曝光,引发了行业内广泛关注。镁信健康的商业模式一直以来受到市场的高度评价,尤其是在特药险和惠民保项目上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随着竞争对手的不断崛起,镁信健康的市场压力也在逐渐加大。
引入保险业“老将”,高管团队换血
与镁信健康相似的市场参与者,如思派健康和圆心科技,均在IPO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思派健康于2022年12月成功在港交所上市,而圆心科技在今年2月通过了港交所的聆讯。
镁信健康与同行相比,在IPO进展上显得滞后。镁信健康的IPO困局,除了来自监管层对其产品设计与合规的严格审查外,还与其盈利模式、市场需求不稳定以及管理层的战略调整等多重因素有关。
为应对当前的困境,镁信健康在高管层面进行了一系列战略调整,特别是引入了多位资深保险行业人士。
据澎湃新闻报道,2023年10月,前阳光人寿总经理王润东加入镁信健康,担任总裁职务。根据公司发布的内部信,王润东将与CEO张小栋紧密配合,逐步参与公司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
此外,2022年,镁信健康还引入了大家保险集团原总经理徐敬惠,担任副董事长职务。徐敬惠的加入被视为公司在未来战略调整中的关键举措,他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公司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并帮助镁信健康解决当前在合规和经营管理上的难题。
转型成效初显,创新支付破局在即?
在面对外部压力和市场挑战时,镁信健康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积极采取创新措施,推动业务转型。
今年11月,据上观新闻报道,镁信健康再次亮相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出了全新的“一码直付”平台,聚焦医疗服务体验与保险科技的融合创新。
据悉,一码直付是镁信健康打造的新一代医疗多元支付平台。本次上线的“多元支付专区”聚焦创新药械支付和服务,聚合医保之外的支付方式,包括惠民保、商业医疗险、慈善赠药、金融分期等,极大丰富了患者的支付选择。
平台提供一键理赔服务,让理赔过程更为便捷,同时开通药品直付功能,患者无须提前支付全部费用,只要支付商保理赔后的剩余费用即可领药。
根据公司首席产品官龚巧的介绍,镁信健康目前正在聚焦三个方向进行业务创新:提升高质量医疗服务供给:建设行业级医疗服务标准,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和可达性;优化药品和医疗器械供给:提升药品的可及性与可负担性,尤其是针对患者群体的定制化服务;加强科技支付与风控能力: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支付效率和风险控制水平。
资料显示,镁信健康目前已覆盖了1亿中国家庭的医疗保障,为老百姓节约医疗支出24亿元。这些创新举措旨在打破目前业务上的瓶颈,提供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推动公司继续向前发展迈进。
镁信健康的转型之路既有挑战,也充满机遇。从“医+药+险”模式到健康险市场的深耕,镁信健康面临着诸多困难,尤其是在监管日益严格的环境下。
对于这家估值百亿、业务遍布全国的创新型公司而言,未来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能否成功转型,将成为行业和市场共同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