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永安镇:谱破旧立新文明曲 传文明新风进万家

今年以来,浏阳市永安镇采取扎实有效举措,持续推进移风易俗,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在乡村持续蔓延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全镇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等社会风尚更加浓厚,让“告别铺张浪费、倡树文明新风”成为一种理念、一种行动和一种常态。

寿宴践新,朝夕陪伴味更浓

“乡亲们都在屋场里陪我过生日,这比我摆酒席请客要有意义得多!”浏阳市永安镇永和村边提山组的伍集中老人在声声祝福中吹灭了蜡烛,这份并非华丽、有些朴实的生日蛋糕,是乡里乡亲给伍爹送上的唯一“礼金”。

自永安镇移风易俗工作开展以来,一股文明新风席卷了永安的大街小巷,寿宴不办成了村里的“新潮”。“人情债少了,人情味却更浓了。”村民纷纷感叹道。

家住督正村米子组的伍喜元老人今年迎来了百岁大寿,听说街坊邻居的“小一辈”中有许多都改变了观念,不再大操大办寿宴,一向坚守艰苦朴素,不愿落后于人的伍喜元立即找来小儿子宋友根表态:“吃了这么多年的酒,今年就不办了,要多多支持村上的工作!”

见母亲如此坚决,四位儿女商讨后决定在百岁之日不摆酒、不收礼,不铺张浪费。在儿女们及家人的陪伴下,伍喜元在儿孙满堂的氛围里留下了最珍贵的笑容。

“全家人一起吃顿便饭,唠唠家常,老人家就已经十分高兴了,也给我们儿女减少了许多压力。”不用操办盛大的百岁宴后,宋友根的笑容也愈显轻松。

在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中,永安镇工作人员发现,对大多“老寿星”来说,风光的寿宴固然能在热闹氛围中享受八方亲朋的贴心慰问,但有一件事时常被忽略:陪伴方为最长情的关怀。

“作为企业的负责人,人情往来不说,攀比自然少不了,不如不搞。去年父亲85岁时我就陪他去看了港珠澳大桥,全家都很开心。”作为长沙华科汽配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潘朝辉,同样也厌倦了铺张浪费的“大排场”,疲于应酬接待不说,一天下来反而没多少时间能安心陪伴父母。

“明年母亲也将80大寿了,我们还是打算简单度过,和家人度过的点滴时光更有意义。”潘朝辉笑着说。

白事从简,形简意至情不减

在以往的农村习俗里,逝者为大,排场越大越显后人孝顺,以至于即便搭棚占道、噪音扰民,也难以遏止。而在永安镇,这一现象自今年起有了不一样的变化。

在丰裕村的清源组的一幢低矮平房门前,乡里乡亲来往如梭,没有上礼处,也没有花圈摆,更没有吹弹声,宁静有序,仿若平常。

“我哥是村上的低保户,一直以来都备受大家的关心关怀,住院期间组上也多次看望,还送来了慰问金和礼物,一点一滴我们都铭记在心。”柳喜飞对村上充满了感激,自柳辉勤因病去世后,他便遵循哥哥临终前的想法,按照移风易俗要求,一切从简,不给村上添麻烦。

“两兄弟平时待人都十分友善,所以有什么事情乡亲们也会鼎力相助。”提起柳喜飞兄弟俩,村民们的评价都十分高,此次积极响应移风易俗号召白事简办,大伙也是纷纷前来吊唁,以表敬意。

随着人人都知晓白事需简办,若没有场地又该如何破题?永安镇于今年2月投入使用的移风易俗活动中心,便给了集镇群众和失地农民一个“标准答案”。

这处位于永新村的移风易俗活动中心,经镇政府多次实地考察,广泛征求规划部门和当地村民意见后,已顺利运行半年有余,为文明治丧、集中治丧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永安集镇范围居民处理白事的首选地。

不久前,永新村株陵小区胡国强因故去世,其身后事由哥哥胡志希负责操办。“村上一直在宣传要移风易俗,我们去现场看过,环境确实不错。”胡志希主动联系上了移风易俗活动中心负责人,按规定标准定下7桌酒席,严格控制规模,拒收人情红包,避免了不必要的铺张浪费和人情往来。

“我们移风易俗活动中心将白事流程化繁为简,去掉了许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和过度布置,连鞭炮都是使用的电子炮,使集镇环境得到了保障。”中心负责人介绍。仅一天时间,所有流程便已办理妥当,其他家属们也纷纷觉得整个流程熨帖、省心。

“我们利用村村响、云广播、短信和宣传册等形式,向村民反复宣传移风易俗相关要求和准则,营造出浓厚的文明丧葬理念和氛围,村民在日常生活中便会潜移默化地自觉遵循厚养薄葬的文明新风尚。”面对日益减少的大操大办现象,永安镇相关负责人说。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永安镇正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继续深入抓好移风易俗工作,不断“除陋习、树新风”,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生活化,全面倡导移风易俗,于捞刀河畔浇灌出一朵属于自己的文明之花,奋力书写一份漂亮的文明答卷。(刘迪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