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深秋寻雅三章

潮新闻客户端 钱江湾

图片

深秋的江南,是一幅缓缓展开的油画,每一笔都蘸满了季节的深情。学习古人,画里寻雅,温柔诗意地生活,其乐融融。

(一)

深秋的落叶,如同时间的信使,轻轻飘落,铺满了大街小巷园林景区,它们不急不缓,不忧不惧,以一种从容的姿态,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图片

缤纷的秋叶,鲜艳似春花,即使飘飞在空中,也是那样的惹眼。欣赏秋叶,就是欣赏来时的浪漫和归途的壮烈。说到秋日之美,我总忘不了宋代范仲淹写的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寥寥十几个字,就写出了白云满天、黄叶纷飞的动人秋景,是那么富有画面美和意境美。

元代诗人朱庭玉远没有范仲淹那样有名,他在《天净沙·秋》一词里写的秋叶也赏心悦目,饶有趣味:“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解与诗人意同。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梧桐的落叶有芙蓉花相伴并不寥寞,秋色渐深的风景依然悦人耳目,那被染红的霜叶飞离了枝头,来到诗人的身边,好像是要诗人为它题上诗句一般!这样婉约的秋光谁人能不喜欢呢?!

图片

落叶纷飞的季节,有一种浪漫叫落叶不扫,这是专属于杭城的浪漫。西湖沿线以及城区几十条秋色浓浓的马路和公园,故意暂时不扫,留待人少时迟些扫,对爱美好摄的人来说,留足了浪漫和温馨的空间。如此温柔的落叶不扫,既是对大自然的尊重,更是对深秋特有氛围的营造和涵养。漫步在苏堤、白堤或者各个公园里,脚下的落叶如同金色的地毯,每一步都踏出了岁月的回响。

在众多的景点中,有几个机位我常拍不厌,一年四季,无论哪一次经过,总会随手快拍,然后放进记忆的相册里,不时会拿出来比较和回忆。深秋里,又去了次集贤亭,想拍一个黄叶飞舞亭下的镜头。我六点半到达的时候,集贤亭周边早已聚集了晨练的市民。亭下站了三位游客,一位是直播西湖唐宋诗的,正在每年一早一古诗,将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一道来,抑扬顿挫,气场十足。还有是一对情侣,也是起大早就为了没人打扰的亭中秋日晨光。

图片

我站在晚节留香亭中,遥望深秋的西湖澄碧如洗,几绺黄叶飘扬在我的眼前,沉沉老去的秋树,闪烁着慈祥的面容,如一幅静默不语的旧时画卷。湖滨上虽然萧瑟,意境也略为清朗疏冷,水中的倒影显露出独特的几何美学,与近处的古亭、远处的游船组合成经典的西湖秋冬印象,蕴含着对时光轮回的期待,带给我无限的遐思。

游长桥,观古塔,赏秋色,站在黄叶纷飞的南山路上驻足,特别能感受到深秋杭城的迷人风采。长桥不长,许多次想拍桥上人物相对简单的愿望也不易实现。一大早,团队游已将众队友带到了,在曲桥上漫步的游人比比皆是,他们纷纷留下自己与西湖秋色的合影。我斜靠在小红车上朝湖随拍,看路上的黄叶随风飞卷。

图片

它们或金黄,或深棕,在空中旋转、飘零,最终静静地躺在地面上,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这些落叶,仿佛是大自然最真挚的情书,写满了对秋天的热爱与眷恋。

多少次,绿柳掩映中的湖畔,欣赏了柳色掩游船的画面。秋色染黄了沿岸的树木,早上市民闲坐漫走的也不少。转入花港,仅有的几株杮树上还残留着几十个杮子,落叶贻尽的杮树,红扑扑的杮子在暖阳照射下纯真可爱。

图片

路过公园的一角,一眼瞥见了一个穿着红色上衣的大姐,用一把米黄色的伞子,勺了一堆金黄的落叶,然后猛地洋洋洒洒地甩在自己头上,唯美的一幕就这样产生了。我几乎来不及多思,当她准备勺落叶的时候,就对好了镜头,一通连拍猛如虎,那纷纷扬扬的叶子,如漫天飞降的黄金雨一般,霎那间飘落下来,被“浇”的她酣畅淋漓,作为看客的我也觉得大为痛快。这一场短短的落叶秀,都被大姐自己摆好的三脚架上的手机记录下来。这样的偶遇,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让我觉得今日出游真是不虚此行。

图片

(二)

观西湖残荷是秋天里平常之事。残荷处处有,细论起来,西湖的残荷是上镜率最高的,是西湖秋冬之交的一幅独特画卷。青黄相间的枯荷,或低垂于水面,或摇曳于风中,每一片都像是一位历经风霜的老者,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它们虽已失去夏日的繁华,却以一种更加深沉的姿态,保留着倔强的风骨,诠释着生命的真谛。

秋冬来西湖游览,残荷成为游人镜头中的标配之景,别有一番风韵。白居易曾说过:“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懂得看残荷的人,想必也懂得人生的孤寂落寞之美。

图片

曲院风荷是赏残荷最好的地方。不仅残荷多,而且与众多场景相搭,富有变化,所以越来越多的好摄之友也喜欢上了这个萧索清冷的残荷题材。但是要将衰败的荷花拍出特别的韵味却非易事。

在烟雨迷蒙中,湖中的残荷虽然有几分萧索,但依然高傲地挺立在水中,向人们展示着它的孤介和高洁。飞来双鹭落寒汀,秋水无痕玉镜清。曲院风荷里的残荷丛,依然是深秋白鹭嬉息的天堂。它们好像特别懂得残荷之美,一点也不怕生,与游人近在咫尺,照样站在残荷边一动也不动。我曾在其他许多地方拍过白鹭,它们警惕性非常之高,一听到游人的轻微声音,就立马逃之夭夭。没有像曲院风荷的白鹭,任你恣意狂拍,我自巍然不动,这样的机会可遇而不可求呀!

图片

白鹭更像一个思想者,或者是睿智的哲人,对着一道道五线符一样费解的荷骨,认真地发着呆,好像能读出什么诗句来,是“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还是“水落渔矶风露晓,残荷数点冷擎秋”?

它也许在同一个地方站久了,就撒欢一下,活动活动筋骨,振翅而飞的身影非常优雅,好似在水上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张开的羽冀像一面白色的穹盖,罩住了自己精灵一般的身影。对影似双鹭,空中舞翩跹,然后优雅地落在另外一丛残荷边。

图片

西湖的残荷也是鸳鸯温馨的家园。选择在杭城过冬的鸳鸯们常常栖息在残荷丛中。晚清时苏曼殊曾说过:“莫道横塘秋露冷,残荷犹自盖鸳鸯。”残荷与鸳鸯好像天生就是秋冬的绝配。一路行来,不时可见残荷丛中的几对鸳鸯,我想秀一下它们一往情深的近景,也许它们怕我给上镜曝光吧,就是背朝着我,真气人!待到我一路往西,走至柳浪闻莺时,才拍到它们在树上秀恩爱撒狗粮的瞬间。西湖的鸳鸯以前都在孤山湖滨一带,在柳浪闻莺看到鸳鸯,我还是第一次。杭州真是一个浪漫之都,哪怕在枯荷中、在秃树上也都驻扎着爱情呀。

图片

(三)

十一月中下旬的西溪,将迎来秋日的主角芦花,这是西溪湿地独特的胜景“秋芦飞雪”。西溪有“梅花香雪”“桂花金雪”“芦花飞雪”三胜,尤以深秋芦雪为最。

深秋时节,这儿的三百多亩白芦生出芦花,随风摇曳,恰如飞雪。这个时节,还会举办“西溪听芦节”,游客可以来赏秋听芦煮茶研修等活动。虽说听芦节是持续到今年元旦的,实际上最佳的赏芦时间是十一月中下旬。

图片

以听芦名义,远离了喧嚣的都市生活,倾听西溪河汊旷野上大自然的秋声。当小舟穿行于纵横交叉的湿地河道时,鸣唱的秋虫,哼哼唧唧,时隐时现。侧耳聆听,漫野无边的芦苇深处,一阵一阵的风沿着河床急吼吼而过,隐隐之间犹如藏着千军万马。

最爱芦花经雨后,一蓬烟火饭鱼船。一个完美的杭城深秋,就应该是这样坐一叶孤舟,深入芦苇深处,听漫天芦飞雪飘。我后悔前几年思多行少未能如约得赏。坐着小小的摇橹船,从周家村出发,悠然慢摇抵达秋雪庵,在蜿蜒的河道中可以感受“船入芦花里”的唯美意境。站在秋雪庵的木楼上,举目远眺,百亩芦花摇曳生姿,颇为壮观,那一幅心旷神怡的西溪秋雪图,始觉听芦之说诚不我欺。

图片

“千里蒹葭十里洲,溪居宜月更宜秋。”西溪共有芦田360亩,有荻芦、芦竹、芦苇等多个种类,我自然分不清这些具体的品种,只觉得花絮蓬松洁白的芦花最为好看。从船埠到秋雪庵是一片高过人芦苇丛。里面搭了个“秋芦飞雪”的小场景,放了几把竹椅,专供游人游摄。四周,簇拥摇曳的芦穗淡雅素洁,含情脉脉,如同饱蘸诗情的墨笔于天地间描绘着不可言状的神韵。我陷在芦花深处,既拍朔光中的特写,又拍成片的苇丛幽深,更拍小场景中的同行游客,看他们脸上洋溢着灿烂如花的笑靥。

图片

深秋一转身便是寒冬。回望来路,正像林清玄说的:“在这风云滔滔的人世,就是秋天如此美丽清明的季节,要在空山的落叶中寻找朋友的足迹是多么困难!但是,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俯拾起自己深秋里遇见的小欢喜,好比攥着从海边捡回的一串小贝壳,敝帚自珍。

图片

古人的秋日之雅,有捡秋叶、观残荷、望秋月、闻桂香、赏秋菊等诸多好事,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话。我在深秋里且行且摄,虽然不似“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那般风雅,也不如“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那般诗意,但还是让我觉得,江南深秋的韵味,犹如梧桐秋声、古刹钟声那样余音袅袅,经久不散。这是天堂里的烟火,这是烟火里的天堂。深秋的江南,你所渴望的一切美好未必都能在杭城找到,但对于山水的共情使你终究不会辜负当下的满目秋光。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