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镜框”和观众相遇,这一版《唐璜》有什么不一样?


唐璜

图片

作为今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重磅演出之一,由上海歌剧院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合作、上海歌剧院全新制作的歌剧《唐璜》,将于11月15日至17日亮相上音歌剧院。

图片

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将执棒上海歌剧院合唱团、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节日乐团,携手导演杨竞泽,与中外顶尖艺术家,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重塑经典。

许忠说:“我们在尊重经典、致敬经典的同时,还要让经典与当代的观众对话。”

图片

许忠

1

咏叹调展现复杂人性

作为世界文学史上重要传奇人物之一,“唐璜”一直是演艺舞台的宠儿。在诸多作品中,莫扎特歌剧《唐璜》无疑是其中最负盛名也最受欢迎的版本之一。

这部被誉为“古典主义时期杰作”的歌剧经典,1787年首演于布拉格城邦剧院,并由莫扎特亲自指挥。他将自己一生追求的自由、平等、博爱融入其中。

图片

剧中的唐璜虽玩世不恭、胆大妄为,却也勇敢机智、积极乐观,拥有火热的生命力。《花名册》《让我们携手同行》《香槟之歌》《鞭打我吧》《唐璜的小夜曲》等唱段也成为脍炙人口、广为传唱的经典旋律。

作为本轮演出的指挥,许忠曾在2020年指挥澳大利亚歌剧院排演歌剧《唐璜》;同年,又指挥上海歌剧院排演了该剧的音乐会版与线上版,对莫扎特及这部作品有着独到的理解。

图片

许忠在排练中 / ©王凯

“这部作品非常难,近三个半小时的音乐中,不仅要让莫扎特为每一个角色精心设计的咏叹调焕发出应有的人物特点,也要在重唱、多重唱与合唱中,展现出不同人物在繁杂场面中的不同个性。”许忠说。

2

熟悉又新鲜的“唐璜”

作为本剧导演,且身兼舞美设计和多媒体设计的杨竞泽,为了在舞台、灯光及服装道具等视觉呈现上取得令人惊艳的效果,特地探访巴黎,在凡尔赛宫的镜厅中获得灵感。

图片

杨竞泽

“我们将通过一大一小两个复古式镜框的套式结构,采用折叠、切割、重置、旋转等多种手段,让它在保留经典造型的同时,又能够以现代的舞台视觉语言为整个表演注入活力和创意。”杨竞泽介绍。

复古镜框的灵活运用将巧妙分隔舞台表演区域,实现剧中多个故事场景的频繁切换。同时,镜框也如同画框,让唐璜和他的故事从18世纪的画中缓缓走进现代观众的视野,让观众在别样的观赏体验中看到一个既熟悉又新鲜的《唐璜》世界。

图片
图片

此外,上海歌剧院青年灯光设计刘沈辉与特邀服装设计师玛利亚·卡拉·里科蒂、化妆设计任小秋,也在尊崇18世纪时尚潮流与文艺气质的同时,通过处处细节赋予其当代审美。

3

顶尖歌唱家同台飙戏

这一版《唐璜》,聚集了来自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等国家的歌唱家卢卡·皮萨罗尼、阿德里亚诺·格拉米尼、伊莉莎·维尔齐耶尔、莫妮卡·萨内丁等歌唱家。

张扬、余杨、徐晓英、王柏龄、蔡程昱、熊郁菲、黄俊鹏等中方歌唱家,也都活跃于国内歌剧舞台。

图片

据悉,本次亮相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唐璜》是几乎没有删减的完整版本。除了大家熟悉的各个角色的咏叹调及二重唱之外,还有大量节奏密集、声部交织复杂、饶舌般的多声部重唱段落,和大量的宣叙调。

为此,上海歌剧院再次邀请到亚历山德罗·阿莫雷蒂担任声乐指导,从语言、气口、重音等音乐处理的各个细节精雕细琢。此次演出中,他还将兼任古钢琴的演奏。

图片

排练中 / ©王凯

从原创歌剧《晨钟》、原创舞剧《永和九年》、原创音乐剧《国之当歌》到交响合唱《长征组歌》。这些年上海歌剧院有多部原创经典曾亮相艺术节的舞台。

未来,艺术节和上海歌剧院将继续强强联手,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李明表示:“我们不仅致力于艺术形式的创新突破,更在挖掘传统文化精髓、融合现代审美理念上精耕细作,力求在作品中展现时代精神与文化自信。”

图片


新演艺工作室

作者:朱渊

图片:主办方提供、王凯摄影

编辑:小开

©新民晚报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