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三年后,李子柒终于回来了。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多少网红主播更新换代,你方唱罢我登场,没有谁永远是头部顶流。然而李子柒就是一个例外,她离开,江湖一直都有她的传说,她回来,整座江湖依然都是她的。
她在巅峰时刻隐去,选择暂避锋芒,韬光养晦;她也没有偷懒,而是蛰伏起来,拜访更多非遗传人,虚心向老师傅学习更多传统手艺与制造工艺。
如今,她回归公众视线,打开她的视频,我们熟悉的那个长发女孩回来了,繁花似锦的花院子,宁静致远的乡村,一人一狗的和谐画面,就连奶奶也依然安好健在。
11月2日,李子柒全网发布两条视频,瞬间引爆互联网。
一条视频为观众带来全新视角的中国漆器之美,她为奶奶亲手制作的漆器衣柜,其上绘有金色麒麟图案,寓意“紫气东来”、吉祥长寿,更融入了她个人的情感寄托。
另一条是打造森林衣帽间的视频,从设计构造到劈柴砍竹,一砖一瓦,小小的身躯竟然盖起一座“房子”,让人不得不感叹李子柒超强的执行力与蓬勃的生命力。
路sir的电子榨菜回归啦!每次看她的视频,我总会想起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那句话:人类充满劳绩,但还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李子柒把生活过成一首诗。她传递一种从前慢的生活态度,展示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归真模式。
哪怕你在现实生活忙得焦头烂额,但在观看她的视频时,你总能享受到几分钟的岁月静好,体验了一把“诗意栖居”。
更难得的是,在这个15秒就能成名的时代,李子柒的视频拍摄时间有些长达1至2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在追逐流量与红利的时代,又有多少内容生产者能沉淀浮躁,精心打磨内容?还有多少人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心境呢?
正如她视频制作的慢,视频拍摄的主题也是乡村的田园生活。
在爬满玫瑰花的凉亭下吃饭,采路边的野花来插花瓶,养几条蹦蹦跳跳的小狗来撒欢,建一个秋千来玩耍,用自家种的菜做饭炒菜,和淳朴的奶奶过着简单美好的生活。
李子柒酿酒、做酱油、编篮子、纳布鞋、盖凉棚……吃自己种的米,穿自己做的衣服,连盖的棉被里的棉花都是自己弹的!
在这个物质世界空前繁荣的时代,李子柒却选择用双手去创造自己的生活,过上自给自足、自供自用的原始生活。
这种田园牧歌式生活,是多少都市打工人向往的生活?这种极简质朴的生存方式,是多少人可望不可及的梦?为什么我们那么喜欢看这类农村生活视频?
正好,路sir最近翻看一本书《自然沉思录》,作者爱默生。这本书帮助路sir找到了答案,让我深入思考了“回归自然”作为人的本真生存方式的可能性。
1.返璞归真,我们是自然之子
说起自然,我们知道,我们人,曾经和飞禽走兽一样,是自然之子,一直到今天,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但和绝大多数动物植物不一样的是,人,又是自然的征服者。回顾一下人类的发展史,我们会看到,经过漫长的岁月,人靠着智慧和辛勤的劳动在地球上一步一步建立起了自己的家园。
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技术的力量让城市化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人类给自己建造了一个庞大的钢筋混凝土的世界:城市中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公路交织纵横。
这些都展示出了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
然而,仔细回想一下,你可曾想过,为什么明明人类已经走出深山老林几万年了,一回到大自然就感到身心舒爽?
为什么在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人们要在街道旁种满各种花花草草?
为何物质富足的城市里的中产阶级,一到周末就要驱车去郊外亲近山水?
就连靠租房度日收入微薄的小白领,也要在拥挤逼仄的出租屋内摆上几盘廉价花草?
这是因为,虽然现代人的物质世界已经空前繁荣,却并不能解决人的一切问题,身为自然之子的人,始终在渴望回归一种本真的生存方式,而要获得这种诗意栖居的生活,我们必须回到自然当中,去寻找我们久已失去了的生存的本真意义。
2. 到自然中寻找诗意的人生
千百年来,人类凭借着自己的大脑和双手,充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逐步创建了自己的家园——城市。
因为人们习惯了蜗居在高楼大厦的格子空间里,身心疲惫、焦虑而麻木,早已丧失了对大自然的敏锐捕捉能力。
打个比方,假如空气中有无数的电波,可要是收音机出现了问题,自然是听不到什么声音的。
这个收音机就好比是我们的五官和身体,它们其实都是自然赋予我们的感觉器官。
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对于智力和理性认识能力的着重和强调,我们的大脑越来越聪慧敏捷,越来越能够处理大量的信息,可惜的是,我们的感官却越来越退化了。
这种感官退化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我们越来越依赖通过手机屏幕来接触和了解周围的世界,一张精修出来的花卉图片甚至比路边的真实花朵更让我们欢喜;
我们的鼻子被各种香水笼罩,而不是用来闻到灌木和花朵的混合香气,或是新开垦的土地的味道;我们的耳朵充斥着话语和音乐,却听不到世界本有的宁静之音。
由此看来,在过度文明的社会,在人工痕迹日益严重的矫揉造作的生活中,让我们常常会忘记自己也是自然界的一份子。
我们用大脑思考和生活,但却忽略了感官与自然的汇通,结果是生活里充满了狭隘的恐惧,受挫的雄心壮志和许许多多的不快乐。
只有当人们从充满是非的办公室和商店中解脱出来走进自然,看到了天空和树林,才能重新成为一个全面的、真正的人。
所以说,我们不妨在生活中多多留心,唤醒自己的多种感官去感知自然事物。
不管是在公园里,还是在田野和树林中,去摸一摸娇艳的花朵、闻一闻清冽的空气、听一听宁静的午夜、看一看密云笼罩的天空,这些都可以成为你真正遇见自然的方式。
3.享受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简单地从城市中逃离出来看看风景、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放松放松紧张的心情,这样的行为还远远不是一种人与自然的诗性和谐,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像一个诗人那样去运用心灵去观看自然和理解事物,他们是这一方面的行家。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面对自然,诗人能够透过敏感的心灵将我们通常对于自然的一般感觉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这个层次包含着更深度的美和更广阔的空间。
换句话说,诗人能够从心灵对自然的观看中解读出寻常事物身上那些通常被忽视了的意义。
这就有点像光和火的区别。
人的目光只能触及物质事物的表面,而用精神去观看自然就像用火去燃烧事物一样,能与事物一同融化和升华,可以体会到隐藏在物质事物背后的那种隐秘的、动态的生命力。
可是,怎样才能用精神去观看自然,体察事物背后隐秘的生命力呢?在这方面,诗人同样也是最好的发言人。
比如,对待一根白发,你看到的,可能就是一根营养不足的白发,而在诗人那里,它是白色的花朵;
同样一颗流星,在诗人那里却变成了未成熟的果子的坠落;你看到昼夜交替,它在诗人那里却被表述为太阳熄灭了星星。
用精神去观看自然,就是对自然事物做出创造性的重新组合,使原本单纯的和被动的感受,变成了人的精神的创造活动。用这种方式,人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层次交谈,创造出了一个对我们来说更富有魅力的精神化了的自然世界。
强调人与自然的诗性和谐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这种超越功利之外的、纯精神的享受,不仅仅只是诗人的需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承认,除了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层次的需求之外,我们还有追求美与艺术的需求。
这就需要我们不仅仅要到自然中去用肉眼观看自然,更要运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自然,与自然进行交谈。
只要能意识到,物质性的自然无法涵盖自然的全部意义,进而去思考那些美妙的自然意象,相信大部分人都能够发现一个崭新的自然世界,享受到人与自然之间的诗性和谐。
作为有自己意愿的生命个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也都有自己要去经历的生老病死,而这些过程和结果,我们只能自己去体会和承担,任何其他人都无法代替。
这就是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自然和命运。
认识到这一点,按照自己的自然本性去生活,我们才能深切地去体验自己的生命,不辜负自己的生命,成为一个真正“自然”的自己,实现诗意栖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