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定继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古往今来,政绩观始终是衡量为官从政者的重要标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在新时代,正确的政绩观如同灯塔,指引着干部前行。然而,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真正有价值、可持续且能惠及民众的政绩,绝非凭空而来,其基石在于“正己”,且要与“正纪”同行共进。
正纪束行,保政绩之实。“正己”是为官从政的内在要求与基本素养。它意味着时刻审视言行、思想与道德品质。自身不正,追求形式主义,搞“形象工程”,就难出利民政绩,这些行为的根源在于价值观偏差,未切实为民办事,追求表面功夫,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只想着为自己的仕途添砖加瓦,不注重“做事”而注重“作秀”,对自己有利的就雷厉风行,对自己不利的就束之高阁,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让“一时的政绩”成为地方“长期的包袱”。唯有以“正己”为准则,“正己”与“正纪”相辅相成,树立“正己”意识,以“正己”修身,加强党纪学习教育,同时强化纪律建设,完善监督机制,以“正纪”监督,倡导干部抵制诱惑,确保“正纪”严格执行,以民之满意度衡量政绩,方可创经得起历史、实践与人民检验的业绩。
机制护航,导政绩之向。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是确保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要保障。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不仅要看经济指标,还要看民生改善、生态环保、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成效。加强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政绩观偏差的问题,对那些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追求虚假政绩的干部,要严肃问责,同时,也要为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
区分明责,鼓政绩之劲。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干部干事创业解除了后顾之忧。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今天,干部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如果没有“三个区分开来”的保障,干部就会畏首畏尾,不敢担当作为,阻碍事业发展。
践行致远,创政绩之优。以正确政绩观激发干事创业新动能,需要深刻领会其内涵和要求,贯穿于工作的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需求和期望,关注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民生热点问题,把群众身边的实际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于地区的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而不是新官不理旧账,频繁“翻烧饼”。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加强对科技创新、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投入,为地区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正己”为先,“正纪”为盾,且“正己”和“正纪”共进,再辅以健全机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强化理论武装,开展党性教育,在基层历练,多岗位锻炼,拓宽视野,把全部心思和所有精力放在抓落实、破难题、惠民生、促发展上,以正确政绩观为引领,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创人民满意政绩,交时代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