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道恩股份(002838.SZ)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山东道恩钛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道恩钛业”)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同时,公司股票自2024年11月12日开市起复牌。
道恩股份表示,公司对钛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整合,将对公司提升产品质量、加快新产品研发、布局未来产业和不断满足客户多元化的新材料需求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
拟定增募资用于钛白粉生产项目
公告显示,道恩股份拟以询价方式向不超过35名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募资总额不超过本次交易中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100%,且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本次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完成后上市公司总股本的30%。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对应的股票发行价格确定为8.37元/股。
同时,本次募集配套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拟用于道恩钛业10万吨/年联产法钛白粉绿色生产项目建设、支付本次交易现金对价、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债务等。若最终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足,则不足部分将由上市公司以自有资金或者其他融资方式解决。
公开资料显示,道恩钛业成立于2007年7月,注册资本为11595.50万元,是国内率先全部采用富钛料为原料生产钛白粉的企业,其主导产品包括R-2195、R-2295、R-5195等6种金红石型钛白粉,广泛应用于涂料、造纸、塑料、油墨等领域。道恩钛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现拥有钛白粉产能13万吨/年,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认可,远销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等地。
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和2023年道恩钛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为17.33亿元、16.22亿元,净利润为6120.03万元、12278.92万元。今年前三季度,道恩钛业实现营业收入12.04亿元,净利润为10014.92万元。截至9月末,道恩钛业总资产为11.27亿元,所有者权益为5.98亿元。
道恩股份表示,通过本次交易,道恩钛业将成为道恩股份全资子公司,道恩股份的主营业务将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增加钛产业链相关业务。公司的业务链条将向上游进一步延伸,有助于减少关联交易、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研发协同性、提高产品竞争力、完善产业链条。
钛白粉助推业绩增长
道恩股份表示,道恩钛业的收入主要来自于生产并对外销售金红石型钛白粉系列产品,盈利主要来自于钛白粉产品的销售收入与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同时,道恩钛业采用联产法硫酸法工艺生产钛白粉,建立了“硫—钛—铁—钙”循环经济产业链,除钛白粉产品外,生产环节中的其他产品均可作为产成品直接出售,从而实现收入和利润。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钛白粉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白色颜料,约占全部白色颜料使用量的80%。除了传统的涂料、油漆、塑料外,钛白粉的下游行业逐渐扩大至化妆品、玩具、食品、医药等领域。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及应用研究的深入,钛白粉的应用还逐渐延伸到新能源、高端装备等领域。
据介绍,道恩钛业是国内第一家采用高钛渣做原料的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企业,相比于钛矿该生产工艺能耗低、三废排放少。道恩钛业采用的是联产法清洁化生产工艺,在各个生产环节贯彻低碳节能的思路,回收生产过程中的废酸,并采用均相离子膜处理的方法加以循环利用,减少废酸的排放。综合利用中和废水后产生的钛石膏,可通过进一步处理加工用来做路基材料、环保砖等。
据悉,道恩股份产品主要聚焦高分子新材料,属有机化工新材料。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到2023年道恩股份盈利持续承压。2021年到2023年道恩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2.61亿元、45.26亿元、45.4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64%、6.21%、0.41%,净利润分别为2.47亿元、1.66亿元、1.55亿元,呈逐年下滑趋势。今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7.69亿元,同比增长12.05%,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5.34%。
道恩股份表示,道恩钛业现有产品钛白粉作为添加剂、着色剂可与公司功能高分子材料、特种工程材料和色母料业务产生直接显著的关联性和协同性,用于满足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产品、电子电器等市场的升级和改善需求。
此外,道恩股份还提到,道恩钛业未来储备的新型纳米钛白粉,将与公司绝缘材料、屏蔽材料和碳纳米管(CNTs)等未来开发布局领域在研发和应用上产生协同,促进双方共同在超高压电缆材料、国防和军工应用等战略新兴领域协同研发、协同管理和协同销售,为公司业务持续向新质生产力领域转型升级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从二级市场来看,道恩股份股价波动明显。今年年初,道恩股份股价持续下跌,2月6日,股价最低跌至7.98元/股。此后股价开始反弹,5月8日,最高涨至12.58元/股。随后不断下跌,8月23日最低跌至8.08元/股。之后股价缓慢上升波动。11月12日,在宣布收购预案后,道恩股份开盘涨停,收盘报14.63元/股,成交额1863万元,换手率0.33%,市值65.55亿元。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杨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