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要求坚决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等不规范办园行为,内卷车轮何时停下?

11月11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新出台的学前教育法。

相关负责人介绍,学前教育法凸显儿童中心,明确学前儿童入园,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或者测试,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课程内容,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将进一步提高保教质量,继续深入开展清理整治,坚决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等不规范办园行为。

图片

下一步,

  • 将加强幼儿园专业指导,引导幼儿园坚持保育和教育相结合,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支持幼儿主动探究学习,促进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健康快乐成长。

  • 规范保教行为,研究制定课程教学资源审定管理办法,规范监管在幼儿园推行使用的课程教学资源。

  • 强化保教质量评估,深入推进幼儿园督导评估,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树立科学导向,引导幼儿园聚焦保教过程,加强自我评估,不断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 加强家长科学育儿指导,继续利用学前教育宣传月平台,发挥幼儿园宣传主阵地作用,面向家长开展科学育儿宣传,传播正确育儿理念和知识,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机制。

其实,幼儿园小学化,或者说学科教育的幼儿园化,早就是一个普遍现象了。

幼儿园开设幼小衔接课程,解决孩子上小学后的压力,因为上小学后,老师默认拼音都会,如果幼儿园不学,孩子只能上幼小衔接班解决,不上幼小衔接,那老师就会让家长在家辅导孩子,把压力给到家长。

就编者所在的北京海淀地区来说,对于没开设幼小衔接课程的公立园,大班孩子这一年基本会多次请假外出,参加培训机构的幼小衔接班,或者为早早培做语数外等课程的准备。

最近,就有上海家长在社交平台发帖,某国际幼儿园园方表示将”从中班开始选拔孩子进入理科班“,设立针对AMC课程的班级,可谓是卷出了新高度。

图片

要知道,AMC8是一种美国的初中数学竞赛,主要针对的是国内4-6年级的学生。

AMC8证书对于想进入北京、上海等地重点学校、小升初择校,或者想进入私立和国际学校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增加孩子竞争力的证书。

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如果一个阶段存在内卷,那么这个风气将会在教育体系内部一层层地进行压力传导。

超前学从原来的初中学高中课程、小学学初中课程不断地往低年龄段渗透,那就会出现现在的幼儿园学小学课程的情况。

其实,自2021年以来,国家就开始颁布政策治理中小学教育内卷乱象。

2021年7月24日,国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校内全面减压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多的作业负担;校外严厉治理学科培训,很多教培机构转入线下。

21年9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考试管理的通知》,提出准确把握考试功能、大幅压减考试次数、合理运用考试结果、完善学习过程评价、加强学业质量监测,定位清楚考试的目的,除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外,其他考试的目的在于诊断学情和改进教学,而不是选拔。

之后,教育部又推行课后5+2模式,要求学校每周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个小时,通过文、体、阅读、兴趣小组以及社团活动丰富孩子的课后生活,满足孩子多样化的需求。

再到教育部刚才出台的学前教育法,明令禁止幼儿园教授小学内容。

如上种种,国家出台这么多的政策,想法是好的,让教育回归它的初心,是让孩子成为一个人,更好的人,而不是靠刷题快速拿高分的考试机器;避免唯分数论、唯成绩论,在看待孩子的时候,希望除了成绩这一个衡量标准外,多考虑发展孩子的身心发展和个性品质的培养,让孩子有属于自己的童年,而不是拿这个时间来丰富简历。

但现实却不达政策预期。

我们一直在说减负减负,但是越减,孩子、家长的压力越大?

我们以为,校外培训机构被打击掉了,孩子在学校内的学习负担也减轻了,有大量的时间家长们就会把主要精力放在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上了吧。

实际正相反。

明目张胆的培训班没有了,五花八门的补课形式层出不穷,“攒班“变成了家长群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培训班不好找了,而且费用更贵了,变相增加了家长的成本。

图片

《欢乐家长群》电视剧中的剧本杀补课

今年9月份,新改版的三年级英语教材,取消了字母和音标教学,这对于三年级刚刚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们来说,难度陡增。

图片三年级英语上册(2024年最新版)(PEP)电子课本

家长们也是叫苦连连,想让孩子跟上课程进度,只能课下带孩子去培训机构补习。

其实,从改版的目的来说没什么问题,听说先行,通过场景化和生活化的内容学习,符合现在英语应用的趋势。

但是改版却忽略掉了一个事实,就是大多数三四五线城市孩子没有英语基础。

没有前期的听力和阅读积累启蒙,那现在的英语教材对孩子来说就是听天书。

不卷,暂且不说课外能不能提高英语能力,课内能跟上都是个问题。

否则,初中跟不上怎么办?考不上高中,只能上普高怎么办?上不了大学怎么办?

这是个连锁性的问题,除了发布政策,想办法提升主流教育的教育质量,尽可能地实现教育资源的结构性均衡,才有可能让家长们心平气和地面对孩子的教育。

否则,家长们永远无法躺平,也不敢承担躺平带来的后果,只能选择鸡娃。

只不过鸡娃的姿势不同而已:有的人是主动鸡娃,有的人则是不断地仰卧起坐,一方面担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好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担心彻底躺平就会落于人后;而有些人则选择到别的赛道上鸡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