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方便,不敢走,等不到,北京这些地方交通接驳还需再升级

全文2841字,阅读约需9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今年前三季度,北京市接待游客2.8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41亿元,创历史新高。

02然而,景区和交通枢纽之间的接驳便利性以及景区内部的交通和指引满足游客需求程度,直接影响游客体验和满意度。

03以神堂峪栈道为例,游客希望终点能有返回起点的接驳车,以便更轻松地游览。

04另一方面,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三大文化建筑吸引了游客,但地铁站与景区之间的接驳仍需加强。

05专家建议,文旅产品在交通接驳和指引标识方面需下“绣花功夫”,提升硬件和软件设施。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导 读

今年前三季度,本市接待游客2.8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41亿元,创历史新高。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然而,在繁荣景象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痛点。在交通方面,景区和交通枢纽之间的接驳是否便利、景区内部的交通和指引是否能满足游客的需求,直接影响着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北京交通广播《问道1039》栏目文旅新场景遇上老问题‘老问题’系列报道第二期:《美景尽收眼底,交通还需给力》请您关注。

老舍说,“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驱车从北京市区前往怀柔区雁栖镇,眼前的风景从高楼大厦逐渐变成层林尽染。漫步神堂峪栈道,枫叶如火,松柏苍翠,黄叶如蝶舞,仿佛置身于一个五彩斑斓的仙境。前来赏景的游客们说:
游客1:风景挺好的,这都秋天了,颜色比较丰富。秋景现在看的正是时候
游客2:秋景现在看的正是时候,风景挺宜人的。

图片

神堂峪栈道美景/记者拍摄
神堂峪栈道全长7558米,是2014年为迎接APEC会议、提升周边景区环境修建的。栈道依山而建,融山川、河流、奇峰、怪石和古长城为一体,近年来逐渐成为大家徒步旅行的爱好地之一,大约两个小时就可以从起点走到终点,美中不足的是,走到终点要想返回起点除了步行,其他方式似乎都不太便利。记者看到,终点附近的公交站牌上仅有一趟H39路可以返回起点,发车时间在3-4小时之间。9点50分过后,下一趟车就是下午1点了。游客赵女士说:
赵女士:时间间隔如果能缩短肯定更好,这样更方便一点,间隔缩到30分钟之内我觉得都可以接受,现在有的间隔有两个小时,确实有点久。

图片

公交车时刻表/记者拍摄
尽管终点附近能看到观光车,但上面已经落满了黄叶。拨打车头标示的电话对方表示,观光车已经停运,自己有私家车可以载人回到起点。
电话:现在没有观光车,政府不让开了。
记者:那您这个私家车多少钱?
电话:两个人最少也得给50元。

图片

落满秋叶的观光车/记者拍摄
游客们希望在栈道的终点能有返回起点的接驳车供大家选择,这趟旅行的美感也就不会因为返程时的疲累而打折。
游客1:其实这么长的距离可以看看周边是不是有合适的摆渡车。
游客2:主要不清楚我们走到上面之后会不会有接驳车给我拉回来,哪怕花钱都可以,如果是能拉回来的话就可以走得更远一点,肯定玩得更深度。如果没有的话只能是从前面就往回返。
和神堂峪栈道的旖旎风光不同,昌平区北京后花园(白虎涧)风景区则以登山之趣吸引着游客们。几乎一进景区大门就开始攀爬,对膝盖的挑战不小。古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在市民王先生看来,每条山路都有着不同的风光。
王先生:原来那小路都挺好的,但是去年那场大雨全都给冲了。你没上山里去呢,好多指示牌路我都给冲没了,得陆续修复。基本上每个月我得来几趟,每次来都有不同的风景,怎么走都可以。

图片

景区介绍牌/记者拍摄
细心的网友还根据景区的游览线路图整理出了登山路线、赏石路线、和环游路线。但对于不常爬山的游客们来说,更加清晰的指示图能避免大家在山里迷路。记者在景区看到,入口处附近的一些介绍牌字迹已经斑驳,山脚下有一块大的游览路线图,但有游客提出,下山的时候指示标识不完善,不常来的话很容易绕大圈儿。
游客1:就是那个万福梯上去之后下来的小道没有提示。我们熟悉不代表每个人都熟悉,也可能绕大路再往前走时间就很长了。
游客2:盘山这种要是一条道往上走,一条道往下走其实还好,如果岔路多的话,标识多一点还是可以的。

图片

部分指示牌字迹已斑驳/记者拍摄
记者观察发现,这里主要的游览路线铺着石头台阶,但两侧的岔路基本都是土路,走起来更容易迷失。5岁的皮皮(化名)和弟弟跟随父母来爬山,本想自己探索却因为道路标识不够清晰满头大汗地退回到山脚。
皮皮:那个坡那块连一个牌都没有,就很容易找不着下山的路了。

图片

岔路口的土路/记者拍摄
有景区工作人员表示,因为去年的暴雨冲刷了部分指示牌,所以会出现游客们反映的问题。这名工作人员还热心的拿出自己手机里存着的之前的路线图让记者拍下。
工作人员:这是一条中线,还有两条线路,原来这路边都有牌子,后来好像去年那一场洪水给冲的,后来就没有修好。
不同于爬山的野趣,在东南方向80公里外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以其独特的造型、丰富的功能吸引着周边的居民,甚至更远的游客前来,或拍照打卡,或徜徉在书海、艺术的殿堂。
游客1:目前北京市比较好的图书馆一个就是国家图书馆,一个就是这儿。洗手间、热水都全,环境也好。
游客2:喜欢它的原因是里面有好多好多有趣的书,还有一个专门看电影的地方,感觉空间比较大,科技感比较足。

图片

抵达三大文化建筑的公交站牌/记者拍摄
尽管是周末,自驾前来的市民们基本都表示停车很方便,不仅建筑地下就有停车场,周边还有城市绿心公园停车场、首都公共艺术创作基地停车场等,步行距离都在5分钟左右。
市民:驾车就停到这地下的停车场,从那边的电梯口上来, 感觉都不错。

图片

北京城市图书馆/记者拍摄
其他出行方式还有公共交通和骑行。三大文化建筑地铁站虽然已有规划,但距离建好通车还需要时间,有的市民选择坐地铁到郝家府或者土桥站再转乘公交的方式。据了解,能抵达三大文化建筑的公交317路是常态化运行,通游专线和摆渡线路平日停驶,节假日运营。有市民提出建议,希望能加强三大文化建筑和地铁站之间的接驳,并缩短公交车发车间隔。
市民1:我骑自行车过来了,公交车平时只有一趟317,班次比较少,得等20分钟到半小时吧。我觉得最起码10分钟来一趟比较合适一些。
市民2:就坐地铁然后倒公交车过来的,感觉不是很方便,因为刚才我坐的通游专线大概等了有个20多分钟,差点打个车过来。
市民3:地铁确实是到这还是有一些距离,可能再有个摆渡车,发车间隔小一些会更好。

图片

附近公交车/记者拍摄
还有市民站在上码头路北站等着想体验一下往返于城市绿心森林公园、郝家府地铁站和三大文化设施之间的无人驾驶小巴,但迟迟没有等到,希望未来能在导航地图上看到小巴车的实时动态和到达时间。
市民:我看新闻说是10点到12点之间15分钟一班,但我不确定现在是不是已经错过末班车了。从11点半到现在11:45已经过了,也没有来车。我希望那个时刻列表写的清楚一点。

图片

认真阅读的人们/记者拍摄
带着发现的问题,记者分别联系了景区管理单位和公交集团以及北京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线的工作人员都表示会记录反馈。出游一趟美景尽收眼底,但要想让游客在赏心悦目的同时不用费心费力,文旅产品在交通接驳和指引标识方面还需下“绣花功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文旅研究中心副主任董瑾表示:
董瑾:旅游的需求被改变了,所以我们的旅游设施、道路交通的路线、接驳的连接方式一定是根据市场的需求要不断去提升的。除了硬件的提升,软性的信息的有效传达也很重要。旅游区的交通地图标准有没有?信息的传达是否详细?我这条路多长,这条路的坡度是多少,然后大概行走的难度是多少……最主要的就是要把这些最基础的信息补足,才能够真正解决游客最需要的问题。我们中国文旅已经发展到这个阶段,交通一定是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交通让游客触达到他想去的地方,同时又在线路融合上赋予内在的意义,给他能够了解这个地方有什么特色,有什么不同,我觉得这个是从旅游交通的角度一定要做的。


您遇到过这类事件吗?

评论区一起聊聊


(转载请注明本文来源及记者、编辑等信息)

内容来源:记者 苏宁 编辑 苏宁 主编 朱来生
编辑:盖盖
值班主编:彭菲
监制:赵鹏
北京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中心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新闻敲诈、虚假新闻等新闻违法行为,尊重新闻版权,并欢迎社会各界进行监督。如对我们的新闻报道存疑,请将问题反馈发送至邮箱weixinfm1039@126.com,我们将严肃核实,给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