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何以凸显“学生立场”

教育如何凸显“学生立场”?我认为,要把握3个关键词:“温度”“深度”和“广度”。

————————————————

刚下班,我就接到五年级某学生家长的投诉电话。事情并不复杂,这个家长的孩子是体训队成员,早上移动体育器材时,掉落的东西砸了某高年级男生,因此被踹了几脚。体育教师没有在意,没有当场对打人者批评教育。“作为家长,我们并不是要怎么样,只是觉得打人者欠孩子一个‘道歉’,孩子回来后觉得很委屈,打了人还若无其事,学校不是任人欺凌的地方吧?”倾诉中,也听得出家长的委屈。

简单安慰后,我邀请家长次日早上到校一起处理。双方家长在教师的协调下,态度都很积极,孩子握手言和,家长平了怨气。

一件小事背后其实折射出重要的教育问题。被打的孩子表面看似没有“受伤”,心里却留下了“创伤”,本可以通过教师的帮助和支持很快释怀,却因缺乏帮助而没有和他人、自己达成“和解”,只能累积成满腹的委屈向家长倾诉。打人的孩子,鲁莽行为没有及时受到批评教育,一时的纵容可能会强化其“做错事不承担后果”的惯性,若长此以往,小错可能积成大恶。可见,教育无小事。

最好的教育发生在“现场”。教育,有看见,就要有回应。我平时和班主任聊天,大家讲得最多的就是习惯了学生喋喋不休的“小报告”。轻的如,“老师,他打我了”“老师,他讲话”“老师,他拿我东西了”;重一点的可能是因为一个小玩笑而引发冲突,或在熙攘的人群中“干架”,或是一不小心磕磕碰碰导致身上带点“伤”。

“习以为常”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我们不至于对这些琐事感到厌烦或急躁;另一方面,我们又往往会因习惯而渐渐麻木,对背后的“问题”视而不见或轻视。面对这样熟悉的场景,我们要有淡定的态度,但也要给孩子“重视”的回应。因为孩子的“小报告”里有期待,孩子的“投诉”里有求助,孩子的“委屈”需要化解,孩子的“伤口”需要处理。如此种种,都需要来自现场的及时干预。孩子就是孩子,有时越小对“小事”越敏感和在意。我们习以为常的“小事”,在他们眼里可能就是“大事”。“以学生为中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只有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看待问题,我们才能真正从内心重视孩子的情绪。

还有一次,我走进三年级某班教室观课,师生学习文言文《司马光》。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障碍首先来自朗读。一女生读到“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的“跌”时,一声“tie”引起众生窃笑,也引起了教师的注意。再读,还是“tie”。教师示范了这个拼音后,她再读,还是“tie”。“不着急,我们慢慢来。”教师安慰着她愈发紧张不安的情绪。再读,还是错了。

“同学们,我们一起耐心地等一下她,好不好?”“来,跟着老师读,大胆读出来,我相信你一定能读好。”教师又一次示范、鼓励,给她时间。终于,一阵较长时间的安静后,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下,女生正确地读出了“die”音,把这个句子顺畅地读了下来。“真好,就像这样再读一遍,声音再大一点,来!”女生又一次顺畅地读出了这个句子,音准,声亮。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我想,这个环节于教师而言,肯定是不曾预设的“意外”。教师的等待和反复,使这节课没能顺利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但丝毫没有影响这节课的“美”。这是一节充满温情的好课,有温度的细节其实还有很多。同其他课比起来,这是一节没有快节奏、大容量的“慢课”,但其乐融融,暖风宜人。一节好课,于众生而言,或许是活泼和精彩,但于那些迟钝和缓慢的孩子而言,放松和安全恰是最动人的温暖。不放过一个孩子的错误,就是珍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不疏于一个孩子的掉队,给予孩子成长的时空,这种等待的温度足以温暖一个孩子的世界。这就是教育的“学生立场”。

当前,不少学校文化墙上最醒目的地方,不是学校冷漠的“广告”,而是学生灿烂的笑脸、稚嫩的文字、创意的作品、童趣的故事。学校所有的空间都得到充分利用,都向学生开放,一切为学生而设计和布局。即使像楼梯口的墙角也被精心布置,可游戏,可小坐,可阅读。这同样是教育的“学生立场”。

教育如何凸显“学生立场”?我认为,要把握3个关键词:“温度”“深度”和“广度”。

所谓“温度”,即教育要有儿童视角。儿童视角意味着教师不仅要有“父母心”,还要有“慈悲心”。教育的责任从塑造和培养上升到保护和成全,教育的姿态从俯视下降为平视或仰视。师生平等的关系中,学生更是中心。教师面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复杂问题时,会想一想“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

所谓“深度”,即教育要有学习思维。其一,学习思维体现在“有破有立”。破除“教师中心论”。教师是“导演”和“教练”,学生是“主角”和“学习者”;教师的任务是主持、指导、帮助和评价,学生的任务是自学、展示、对话、探究和实验。破除“教材中心论”。教材只是一个学习媒介,要从“教材就是我们的世界”转变为“世界就是我们的教材”。其二,学习思维体现在“以退为进”。站在学生立场,教师就要主动地“退”、大胆地“退”,退下“讲台”,退出“讲演”,将学习、阅读、探究、训练、展示、辩论的主舞台交还给学生。教师有了“退”的习惯,学生才有“学”的空间,才能真正实现从“冷冰冰的分”到“活生生的人”的转变。

所谓“广度”,即教育要有空间观念。其一,空间观念是在“美育”的视角下建设学校的“德育”空间,让校园空间最大范围、最具艺术地“敞现”给学生,实现以美育人、润物无声,让校园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地方。其二,空间观念是在“看见每一个孩子”的理念下全方位“展览儿童”,让学生成为校园的主角,通过丰富的平台、项目和活动让学生获得锻炼、展示和成就感。

(作者系湖北省松滋市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全国新教育实验“十佳智慧校长”)

《中国教师报》2024年11月13日第6版 

作者:黄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