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温暖如春,居民爱上了养花。
家里铺设地暖,可以随意调节温度。
享受集中供热,家里暖和又干净。
秋冬交替,户外寒意渐浓。67岁的胡鑫回到恒大御景湾小区的家中,脱掉棉衣,只穿一件薄衫,体感很舒适。屋里装了地暖,看不到暖气片和管道,却温暖如春。随意调节自家的温度,也不会影响到左邻右舍。老人不禁感慨:从打煤糕、烧蜂窝煤,到小锅炉供暖,再到集中供热以及供热分户计量,取暖方式的变化太大了。如今,太原的供暖季,已是蓝天与温暖兼得,市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份“暖暖的幸福”。
时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关键词:煤糕
年年打煤糕
68岁的张建哲,在玉河东街9号院住了几十年。11月1日,供暖首日,和泽苑社区网格员阎玉秀入户问“暖”。老人感慨“真暖和”的同时,不禁说起小时候取暖的场景。
“我记得上世纪60年代,每当院里铺满煤糕,就快入冬了。”他笑着说:“那时候,取暖主要烧煤糕。而‘打煤糕’,成为许多家庭必做的一件事,就连小孩子都会。”
山西不缺煤,但当时炭块不好买。于是,人们制作成煤糕,作为炭块的代替品。“家里兄妹4个,我是老大。7岁起,我就每年和父亲一起打煤糕。我们借一辆平板车,先去西山拉煤,再去东山买烧土。做法不复杂,将烧土、煤炭面混合,用水和成泥。倒入模具,摊平、压实,再脱模成型,晒干即可。”他说,这是老一辈太原人的特殊记忆。各家的屋檐下,都是一摞摞煤糕。用时捣成小块,整个冬天,取暖、做饭就指着它。
“不过,煤糕烧起来,烟气弥漫,很呛人。”说着,老人有意无意咳嗽了几声,似乎又闻到了那股熟悉的烟火味。
时间:上世纪70年代
关键词:铁炉
起床“捅炉子”
11月7日,彭村路10号院。网格员高小梅挨家挨户检查管道是否“跑冒滴漏”。“准时供暖,温度好得很。”53岁的杨林笑着说:“和我小时候相比,现在取暖真省心。”
杨林说,上世纪70年代,人们不再打煤糕,可以买现成的蜂窝煤。家家户户都有个小铁炉,一有空就得照看一下,免得熄火。“父母都在工厂上班,单位分配的平房里,家具不多,却居中摆着一个铁炉子。它是父亲凭票从国营商店买的,回来把烟囱一节节拼好。这头连着炉子,那头伸出窗子。”她回忆道:“每天晚上,封了火才能睡。早上起床头一件事,先添煤、捅开火,再倒掉炉渣。”
“为了防止煤烟中毒,窗户得留个口,保证屋子通风。每过半个月,要拆下烟囱,敲一敲,倒出煤灰,以免不通畅。”她说:“那时候取暖,太操心。”
时间:上世纪80年代
关键词:烟囱
竖起大烟囱
11月9日,玉园路23号院。玉园南社区网格员张补兰入户询问供暖情况时,53岁的刘爱民正翻看着老照片。其中一张的背景,有一根几十米高的大烟囱。居民指着照片说:“小张,这是我以前住的小区,那时烧锅炉取暖。”
时光倒回1982年,当时刘爱民11岁。那一年,全家从平房搬进楼房。三室一厅、70余平方米。每个房间,都装了铸铁暖气片。冬天不用辛苦烧火,也不必担心炉子会不会灭,可以安然一觉到天明。省事了,家里也干净多了。
“我站在阳台上,正好可以看到小区的锅炉房。旁边,高耸着一根烟囱,‘突突’冒着烟。单位、小区自己烧锅炉的区域供热方式,逐渐成为当时的主流。”她笑着说,不少小品中,调侃一个人长得黑,经常用“烧锅炉的”来形容。那时候,锅炉房的工人确实如此,挺辛苦。
每年供暖前,楼门口会张贴通知,提醒锅炉房要烧水了,家里最好留人。她说,这种取暖也有弊端。暖气自上而下循环,等到热水循环到一楼时,已经不热了。后来锅炉用久了,供暖效果也大打折扣,家里总有几组暖气片不热。为了保证晚上的睡眠质量,各家的床,一定是靠近暖气片。
时间:上世纪90年代
关键词:集中供热
天空更蓝了
11月9日,奥林匹克花园南区7号楼。西华苑东社区网格员侯梓萌和几名居民,敲开了高爱英老人的家门。老人今年66岁,花养得好,大伙过来请教。老人笑着说,爱上养花,是从2013年享受上集中供热开始的。
这些年,由于家人工作的原因,搬了好几次家。从平房住上楼房,又从步梯房住进电梯房。老人说,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取暖方式也接连变化。烧炉子、区域供热都体验过,还是集中供热最舒适,也最环保。即使在寒冬腊月,家里依旧温暖,很适宜养花,显得生机勃勃。“从前一到这会儿,开始点炉子了,空气中总弥漫着煤尘的味道,屋里、窗台上经常积着一层烟灰。”一番对比,老人感慨良多,“现在可好了,拆除燃煤锅炉,用上集中供热,家里窗明几净,外面天蓝白云飘。”
老人依稀记得,此后几年,太原的集中供热管网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受益的居民更多了。
时间:2024年
关键词:分户计量
温度随意调
11月8日,西矿街社区中铁十二局小区2号楼。76岁独居老人李存弟,叫来网格员杨晓红,让她帮忙把卧室温度调低点。老人说,家里很暖和,不过,天气还不算冷,待久了甚至有点热。
“主卧的温度高一点,客厅、次卧的温度低一点。”杨晓红一番操作,几个房间的温度明显有了差别。老人感慨:“这在以前,不可能办到。暖气阀门轻易不敢动,否则会影响邻居家的供暖。现在,家里热点或凉点,随意调。”
众所周知,舒适温度有个区间,达不到会冷,超过了会热。老人的房子,面积约168平方米,铺了地暖,暖意可以覆盖各个角落。尤其是这个小区实现了供热分户计量,就像空调一样,可以温控自如。还有个好处,取暖费不是简单按面积收取,简言之,变成了“用多少热缴多少费”,更加合理。
老人笑着说:“我身边的朋友和亲戚,家里有的也是地暖,有的是中央空调,有的是西式‘壁炉’。如今的取暖方式,真是多种多样。”
几经变迁的取暖方式,是各个时代的见证,也折射出太原经济的发展。于个人而言,生活,一步一个脚印,越变越好。
记者 李涛 文/摄 太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