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院士:94%的中国科研SCI论文发表在国外期刊上

全文1278字,阅读约需4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中国科研人员发表的SCI论文中,94.12%发表在外国期刊上,仅有5.88%发表在国内期刊上。

022024上海科技与期刊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张杰院士指出,我国在科技期刊领域与美国、英国等欧美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03为缩小差距,我国已启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一期和二期,资助285个项目。

04上海英文科技期刊发展近况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已形成若干优势学科期刊群,如生命科学领域的《细胞研究》和《分子植物》。

05未来,崔晓峰提出6条建议,包括加强期刊人才队伍建设、深化期刊国际合作出版机制等,以构建“学科—产业—期刊”健康发展生态。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2023年,我国科研人员共发表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73.96万篇,其中只有4.35万篇发表在国内期刊,占比5.88%,其余94.12%的论文都发表在国外期刊上。”11月12日开幕的2024上海科技与期刊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科协主席张杰在致辞中列举了这组数据,反映出在科技期刊这一关乎国际科技竞争“话语权”的领域,我国与美国、英国等欧美国家还有较大差距。

本次大会以“光与生命”为主题,旨在通过对光学前沿的追踪及在现代农业、生物医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应用,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和技术创新,并通过多层次多类型的期刊编辑会议和活动,激励科技期刊快速发展,多方协同、加速培育现代出版集团和先进出版平台。

戴尅戎院士、樊嘉院士、张久俊院士、陈佩杰教授因创办并担任优秀科技期刊主编,荣获2024上海“科技期刊杰出科技人物”称号,《表型组学》编辑陈佳佳等9位青年编辑荣获2024上海“科技期刊优秀青年”称号。

图片今天,2024上海科技与期刊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科学会堂举行。

开幕式上,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副理事长、《分子植物》和《植物通讯》执行主编崔晓峰发布了《上海英文科技期刊发展报告》。报告显示,美国、英国、荷兰的SCI期刊数量排名全球前三,分别为5923、4625、1383本,中国大陆的SCI期刊数量为514本,与美英两国差距明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SCI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在1957年创办的引文数据库,”崔晓峰解释,“它后来发展为科技文献检索与引文分析平台,其核心合集包含SCIE(科学引文索引)、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ESCI(新兴期刊引文索引)四大期刊索引。”

如何在SCI期刊的数量和质量上,缩小与欧美国家的差距?2018年11月,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2019年6月,中国科协等7部门启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当年度资助285个项目;2024年9月,中国科协等7部门启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

据介绍,上海现有英文科技期刊约60本,其中SCI期刊33本、Q1区(影响因子排名前25%的区域)期刊27本,在全国各省区市中处于领先水平。

崔晓峰表示,上海英文科技期刊发展近况有三个特点。一是27本Q1区期刊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海洋工程与科学》《先进纤维材料》《电化学能源评论》3本期刊的影响因子在所在学科排名全球第一,《分子植物》《运动与健康科学》《核技术》3本期刊的影响因子在所在学科排名全球前三。

二是已形成若干优势学科期刊群。在生命科学领域,以《细胞研究》《分子植物》为代表;在材料科学领域,以《纳微快报》《先进纤维材料》为代表;在光学与物理领域,以《先进光子学》《核技术》为代表。

三是新兴交叉和前沿学科领域期刊涌现。《计算材料学》《计算生命科学》《芯片》《超导》《集成电路与系统》《量子前沿》《Med-X》等交叉和前沿领域期刊初放光彩,或处于创刊阶段。

展望未来,《上海英文科技期刊发展报告》提出了6条建议:加强期刊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期刊集群化和采编发平台建设,深化期刊国际合作出版机制,加强优势学科和前沿交叉领域期刊创办,创新期刊评价方式和体系,构建“学科—产业—期刊”健康发展生态。

张杰院士指出,欧美国家的一些科技期刊出版机构正在利用资源优势,开发各个学科和专业的数据库,并将科学大数据用于训练人工智能大模型。这一趋势值得国内科技期刊出版机构借鉴,让论文数据在人工智能时代发挥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