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历史名人故事音频】第13集:南宋大数学家秦九韶(上)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四川历史名人故事音频

图片

第十三集:南宋大数学家秦九韶(上)

图片

在中国数学史的长河中,秦九韶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璀璨明星。他生活在南宋时期,以一部《数书九章》闻名于世。这部著作不仅在当时开创了数学研究的新纪元,时至今日,依旧在数学领域中熠熠生辉,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天,《四川名人历史故事》将带您走进南宋大数学家秦九韶的精彩人生,一同领略他那不朽的学术贡献与卓越风采。

秦九韶,字道古,公元1202年出生于普州,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他出身于一个官宦世家,祖父秦臻舜和父亲秦季栖都是进士及第,在朝中身居要职且官声良好;祖母和母亲则是远近闻名的才女,擅长诗词、音乐与绘画。这样的家庭背景,让秦九韶自幼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这为他日后在学术领域取得卓越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1219年,主政巴中的秦季栖遭遇了军士哗变,被迫携家眷仓皇逃离,最终辗转抵达了都城临安。出人意料的是,朝廷非但没有追究秦季栖的失职之罪,反而让他担任工部郎中和秘书少监等要职。跟随父亲生活在临安的那段日子里,秦九韶阅读了大量典籍,拜访了众多天文历法及建筑方面的专家,不仅向他们请教相关知识,还亲赴工地,实地了解施工细节。此外,他还跟随“隐君子”陈元靓学习数学,并向著名词人李刘学习骈俪诗词。尤为重要的是,他在此时结识了对他人生产生深远影响的人——左丞相吴潜。吴潜是南宋的“状元宰相”、政治家、军事家以及水利专家,他对秦九韶青睐有加,悉心栽培。在吴潜的精心指导下,秦九韶无论是军事谋略还是专业知识都颇有精进。就这样,在众多名师的熏陶与指导下,秦九韶逐渐成长为一个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青年学者,时人说他“性极机巧,星象、音律、算术,以至营造等事,无不精究。”

公元1225年7月,秦季栖被任命为潼川知府,于是秦九韶随着父亲回到了四川。当时,南宋王朝正面临蒙古铁骑的严峻威胁,陕西、甘肃大片土地已经失守。潼川因地势险要被视作战略要地,为此朝廷特地从西南地区招募了数千名精壮的民兵,战时随军御敌,闲时就作为民夫修建防御工事。这支民间武装的首领,就是年轻的秦九韶。曾经潜心学习的土木工程、天文历法都成为了他在这个岗位上安身立命的宝贵技能,手下的士兵无不对他心悦诚服。除此之外,他还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素养,无论是马术、骑射还是剑术都技艺超群,以致于当时的人们都以艳羡的语气评价他:“游戏、毬、马、弓、剑,莫不能知”。如果照着这样的轨迹前行,秦九韶或许会成为一名英勇的将领。然而,命运的转折发生在公元1229年,秦九韶被朝廷提拔为郪县县尉,这一任命标志着他正式踏上了文官的道路,并最终在数学领域绽放异彩。

郪县的《郪县志》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公元1231年6月,郪江沿岸暴雨成灾,秦九韶路过当地一处名为核桃坝的地方时,看见两个农夫正在为洪水冲毁的田界发生争执。经过仔细勘验,秦九韶发现,原本由两个三角形合并而成的 “三斜田块”,被洪水冲成了不规则的田地。于是,他运用丰富的几何知识,算出了这些不规则田地的面积,并重新划定了让两位农夫都非常满意的边界。消息传开后,人们得知他竟是县里的县尉,于是“郪县尉巧断农夫边界”的故事就在郪县流传开来,成为了一段佳话。

实际上,秦九韶在为官期间,用数学知识解决了不少生活中的难题。在担任郪县县尉时,他组织民工修建了包括核桃坝石堰在内的一批水利设施,有效提升了当地抵御旱灾的能力;在回到临安为父丁忧时,他不仅为当地的百姓设计建造了“道古桥”方便他们通行,还参与了“多宝塔”遭雷击后的测量修复工程。然而,对于秦九韶而言,这些工程只是他智慧与才华的小小展现,真正让他倾尽心血并名扬天下的,还是那部名为《数书九章》的奇书。

公元1244年,在南京任通判的秦九韶,因母亲去世回乡守孝三年。远离了政治纷扰的他,在研究历法时发现年份越远,历法的误差也越大,而其根源就在于算术不够精准。为此,他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了二十多万字的著作《数书九章》。这部著作代表了中世纪世界数学发展的最高水平,其中的“大衍求一术”领先西方数学家高斯554年,“正负开方术”比英国数学家霍纳的解法早了572年。现代数学家梁宗巨曾这样评价《数书九章》:“那时欧洲漫长的黑夜犹未结束,中国人的创造却像旭日一般在东方发出万丈光芒。”

那么,《数书九章》究竟是怎样一本著作,为何会赢得如此崇高的赞誉呢?下一期《历史名人故事》,我们将继续与您分享南宋大数学家秦九韶与《数书九章》的精彩故事!


本文参考书目:

《巴蜀史志》

《四川历史名人读本》

《中国算学小史》
《宋朝的那些科学家》
《世界数学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