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新经济科创园“向天要地”探索工业发展新模式

新城为卷,奋斗为笔,迈向硕果累累的秋天,前行的步伐愈发坚实。今年以来,起步区深入贯彻落实“项目深化年”要求,用好用活“三看三深化”,聚力开展“三大攻坚”,建设一线捷报频传。现特推出【只争朝夕】专题策划,走进项目建设现场,展现起步区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为新城建设贡献“先行铁军”力量的生动实践。

今天,我们来到中科新经济科创园,看中科新经济科创园基础设施D4项目如何“向天要地”探索工业发展新模式。

中科新经济科创园基础设施项目D-4地块项目

“向天要地”探索工业发展新模式

图片

项目位于起步区崔寨街道,东临中智路,西临中智西路,北临中科南街,南临清济大街。项目用地面积超过48000平方米,包含1幢多层工业厂房,3幢高层工业厂房,以及地下车库及附属设施,总建筑面积约12.65万平方米,建筑高度45米。

当前,项目主体均已完工,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和设施安装的收尾工作。预计本月底完成项目建设,年底前达到交付条件。

创新实现“向天要地”

传统厂房位于一般工业区,占地面积较大,同时外部环境较差。该项目位于起步区中科新经济科创园内,是园区中生产研发环节的重要一环。但土地面积有限,无法按照传统厂房的固有模式进行设计建造。

图片

基于中科新经济科创园“科技新轴 智慧绿谷”的理念设计,项目借鉴了深圳“工业上楼”相关标准规范,同时按照大开间预留,工业、办公都能满足的宗旨进行设计。向上要空间提升经济密度,实现“向天要地”,打开了破题的思路。

将原先“摊开来”的工业厂房“叠起来”,应用“工业上楼”模式进行建造,将原容积率提升至2.49,促进了土地的集约利用,从而创新解决土地有限的问题。另一方面,把产业链相关企业集中在特定区域,引导产业发展布局,实现产业聚集,真正实现“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集约”但不“简约”

该项目共有一个定制多层厂房和三个通用高层厂房。定制厂房是为了满足特定企业的生产工艺需求,明确建设标准与需求,再针对层高、荷载、标准层面积、机电设备、装修、电梯、空调等进行个性化定制,实现“一企一案”。

图片

通用厂房适用于大部分企业的生产设备及生产线安装需求,具备“大平层、高层高、宽柱距、重荷载”等特点,单层分割使用,首层层高达6米、标准层层高4.8米、柱距大于8米、货梯承重3吨。同时,项目设计了大小26部客、货、消防电梯,且预留了吊装口作为后期大型设备的通道,以打造弹性生长、智慧绿色、高效混合的工业园区。

除此之外,“集约化”管理运营也是这个项目的一大亮点。厂区的北侧至东、西两侧为整个区域地块的设施服务轴线,包含配套商业、办公、餐饮、休闲等复合功能,出门即可享受到“城市中心”的配套服务。基于合理共享资源、避免重复建设的原则,项目内并没有设置厂前区(餐厅、配套宿舍)等配套功能。

匠心铸造精品工程

项目部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的技术能力,精心规划、周密组织,对每一个环节实施严格监督与精细化管理。全面应用BIM技术。充分发挥BIM技术在设计及施工过程的优势,确保每一处设计细节都能得以实现,强化项目品质管理。

图片

同时,在现场施工中配置了8大管理系统,包括视频监控管理系统、一键式应急报警系统、危险区域语音警示、建筑工地扬尘监测、安全知识二维码、高支模安全监测系统、AI实时巡检预警系统等智能化管理系统,使施工现场管理实现科学化、可视化、智慧化。

在安全质量方面,项目部采用劳动竞赛方式选用优质工作班组,建立质量管理职责工作清单、关键工序质量管控清单、工程质量缺陷整治台账,明确质量管理岗位职责、关键工序的实体质量控制标准落地措施、现场质量管理消缺闭合管理等多种措施,提高了全员质量责任意识,保证了项目的实体质量。

图片

项目先后荣获“济南市房屋建筑工程智慧工地三星级项目”“2023年度山东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勘察设计三类成果”“济南市安全文明工地”等荣誉。同时,项目1#厂房和3#厂房也已通过“济南市优质结构”验收。(济南起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