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全省农机职业技能大赛,农业农村部领导看望并鼓励李茜。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芹 通讯员 刘强 易相志 明月新
“突突,突突突……”一台秸秆打捆机在田间轻快走过,车后留下整齐排列的一捆捆稻秆。一台拖拉机紧随其后,将打捆好的稻秆运往附近热电厂。
11月3日,暖阳洒向阳新县排市镇河北村,阳新县军芳家庭农场的农三代李茜站在田垄上,向排市镇党委委员余开通报为全镇农户处理秸秆的情况:“将近2万亩农田的秸秆,我们农场已免费回收1万多亩。”
李茜学习智慧农机操作。
余开向记者介绍,李茜的爷爷李名江,早年是种粮大户。2013年,李茜的父亲李拥军回乡创办军芳家庭农场,流转农田1560亩。2020年底,李茜返乡,农三代助力军芳家庭农场迅速迈向智慧农场。“今年秋收后,镇里又面临秸秆难题,经与李拥军商量,他一口答应免费为全镇农户处理秸秆。”
第七届全省农机职业技能大赛,李茜参加“无人机检修”项目。
辞职返乡,娇娇女成种田多面手
1998年出生的李茜,大学毕业后,入职南昌铁路局,成为一名高铁乘务员,收入还不错。
2020年夏天,李拥军突患肾结石,疾病带来的疼痛尖锐而猛烈。这种疼痛持续不断,李拥军每天还要抽水抗旱,露宿田间地头。家庭重担瞬间压下,母亲戴丽芳多次和李茜打电话,诉说父亲的不易。
自动化机械插秧。
“我回家,见到没时间上医院的父亲,在楼梯处满头大汗地跳上跳下,他说要把结石跳下来。”对记者说起这段旧事,李茜热泪盈眶,上辈人对土地的眷恋震撼了我,那一刻我下定决心辞职回乡务农。
碾米机。
2020年底,时年22岁的李茜成为家里的农三代。李拥军带她下田、到农场转悠,让她熟悉农作物的生长规律,熟悉农具和农用机械。李茜不知疲倦地跟着李拥军逛种子市场、农机市场,参加各种订货会、农博会、培训班……
“种田的学问多着哩。”李茜告诉记者,那段时间,她白天学习农机的驾驶和修理,晚上上网学习农业知识、了解最新信息。没多久,李茜考得了拖拉机、无人机等多类型机械的驾驶操作证书。还参加了十几次各类新农人培训,全面系统地学习种植、经管、网销等知识。
军芳家庭农场的三代农人。
去年3月,李茜参加第七届全省农机职业技能大赛,获女子组第二名。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领导得知李茜是女孩子还是最年轻的选手时,特意看望并鼓励她:现在干农业的年轻人不多,你能坚持做农业,很了不起,希望坚持下去。
烘干机。
大胆创新,家庭农场插上“慧”翅膀
2022年2月,和父亲一起参加阳新县农业农村局举办的“高素质农民培训班”,李茜大开眼界。电脑设置后,无人操控的旋耕机、插秧机、无人机在田间精准作业,便捷高效又安全。李茜惊叹之余,向父亲提出了购买智慧农机,建设智慧农场的构想。
智慧农机。
一开始,李拥军不同意,觉得现有的机械够用,且智慧农机投入大,家里会负债过重。但李茜没放弃,只要听到智慧农机演练的信息,就拉着父亲现场观看,还拉着父亲去黄陂永旺智慧农场考察。看着看着,李拥军松了口。当年6月,军芳家庭农场购买了插秧机并加装司南导航系统,实现智能化无人插秧,迈出了智慧农业的第一步。到如今,军芳家庭农场投资近400万元,陆续添置了插秧机1台,拖拉机2台,无人机5架、旋耕机3台和24台北斗智能信息农机终端,加上先期购置的收割机、拖拉机等,各类农机达60多台套。
智慧农机除轻松应对自有流转田地,还对周边农户开展土地全托管和半托管业务,面积达16000多亩。智慧农机还对外出租揽业务,无人机更是“飞”赴河南、安徽等地执行播洒农药作业,源源不断地给农场带来收益。
采访当天,在河北村军芳家庭农场80亩的田地里,记者看到:空中,无人机播洒油菜籽;地上,提前设计好路线的无人驾驶拖拉机就像装上了大脑和眼睛,在北斗定位和导航技术的加持下开沟,将油菜籽轻掩到土下。
李拥军说:“时代进步了,种田就是得靠科技。”
拓展市场,家庭农场构建全链条
2022年,军芳家庭农场成立“木子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闯市场。针对粮食储存困难、稻谷市场价格偏低、产品缺乏品牌效应等痛点,公司一成立,李茜就向父亲提出:“一定要办粮食加工厂。”
“我划算了一下,办加工厂投资需大几百万,但我还是同意办。”去年,李拥军花光自有资金并贷款近200万元,购买两台烘干机和两台碾米机,建起一座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粮食储备库和加工厂,构建起了粮食种植、加工、储存及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
2023年,李茜将目光瞄准“互联网+农产品”这一新兴领域,注册“长塘畈牌”压榨菜籽油和“李拥军牌”大米两个商标,开辟了自有品牌食油和大米的全新销售渠道。6月,她开始首场直播与网友互动交流,详细展示自家品牌粮油种植、加工过程,让消费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农产品的绿色、天然与优质,如今,军芳家庭农场的产品不愁销。
阳新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让科技为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李茜这样的农三代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