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尚前
沿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平孟镇的山路盘旋而上,在海拔1000米处,就能看到一座小小的哨所——那坡县天池国防民兵哨所,这就是我的“家”。自从18岁来到这里,我已经坚守了43年,站岗、巡逻、执勤,走过7万多公里路、磨坏300多双鞋,只为做好一棵“守边树”。
我的家乡在平孟镇的弄汤村,距离边境不到1公里。守护山河,人人有责,没有国,哪来家?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为保家卫国作贡献。得知乡里招收哨员,我第一时间报名,成为一名守边民兵。
从上哨开始,捍卫边境就是我最重要的使命。巡边护边,漫长、艰苦、危险。有战友在巡逻时,因踩中地雷而牺牲,年仅23岁。我也曾被毒蛇咬伤,晕过去一天一夜,左手无名指至今无法正常弯曲。为什么没有放弃?不想,不能,更不“敢”!多少战士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多少守边人在巡逻戍边中献出宝贵生命。每念及此,我都告诉自己,轻伤决不下火线,每一寸领土都要用生命去守护,否则就对不起那些牺牲的英雄、前辈和战友,对不起脚下站立的祖国大地。
11块界碑、8公里边境线,无论走过多少次,神圣感始终激荡在心中。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一点不能少,一寸也不能让。有一次,邻国在某号界碑拓宽巡逻路,推倒了一棵界竹,越过我国边界0.5米。发现后,我当即带领哨员处理,依据相关法律条款,让邻国及时回填改造了道路。这更让我坚信,哨所虽小,使命重大,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一时一刻都懈怠不得。到今天,我已妥善处置边情百余起,上报边情信息2000多条,协助查获走私案件、堵截盗伐盗猎上百次。守土尽责的誓言笃行在脚印里,忠诚和大爱镌刻在界碑上。
为国守边疆是有意义的生活,意义源自信仰,使命践行于坚持。不忘初心,平淡也是光荣。记得刚来哨所时,水、电、路“三不通”,每天得步行2公里下山背水。更难熬的是漫漫长夜,山风呼啸、门窗作响。但困难就是用来克服的,就像巡逻的道路本来是没有的,是我们走得多了,硬生生走出来的。缺少补给,就从石头堆里抠出“袖珍菜地”;没有通电,就点着煤油灯看报学习。寒来暑往、昼夜交替,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哨所条件不断变好,我们走出了感情、发现了意义、创造了价值。
守边戍边,更要固边兴边,这离不开广大边疆群众的支持。平日里,我经常带领哨员为村民修建地头水柜、修整房前屋后,帮助建设美好家园,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每到征兵季,我还会挨家挨户作动员,走遍哨所附近4个村40个屯,发动边民踊跃参军、支持国防。真心关爱群众、悉心帮助群众,群众自然会认可你、支持你。如今,哨所附近村镇支持国防、献身国防的氛围愈加浓厚,“一村一连、一户一哨、一民一兵”的传统得以延续传承。
哨所再小也要有人守,边境线再长也要有人走。祖国领土的完整,是我人生最大的“完整”。在这座小小的边疆哨所,我选择坚守,像一棵“守边树”,站好每一班岗,守好每一寸土地。
(作者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县天池国防民兵哨所哨长,本报记者李维俊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13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