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调整,一次对“休息价值”的重估

图片

近日,国务院公布《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并公布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每年多放两天假”“抓紧时间买好机票准备出游”……消息刚一发布,便受到广泛关注。

这次调整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新增了假期。根据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节日维持7个,放假天数增至13天。增加的两天,1天是农历除夕,1天是5月2日。

同时,一度备受吐槽的调休也有所涉及。《办法》规定,除个别特殊年节外,法定节假日假期前后连续工作一般不超过6天。那些仿佛“长得没有尽头”的连续上班,也有望就此大幅减少。

从互联网反馈看,这次调整收获了相当多的好评。《办法》确实对这两年的舆论呼声进行了积极的回应,延长假期、修改调休的呼声,在像两会这样的场合上几乎年年被提起,也引发了网民的踊跃讨论。而这次调整,显然是声音“被听到”了。

节假日调整事实上成了一个观察社会的窗口,在展现着更加丰富的意涵。如果说,一种强调长时间劳动的认知是一种工具思维,是把“创造产值”放到了极高的位置;那么如今的假期延长,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回归,是对“休息价值”的重估——让人们获得更多的休息,能够松弛一些、从容一些,这本身就是“意义”。

节假日能引发如此巨量的讨论,恐怕也在于这样的弦外之音。人们的欣喜,不仅在于可以多休假,也在于一种自我价值的被认可: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劳动者,人们的生活节奏、喜怒哀乐受到了更大程度的尊重。

从历史看,我国的假日整体是在不断增多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定假日和周末休息日由约60天增加到超过110天。与此同时,近些年诸如“痛经假”“育儿假”“2.5天弹性休假”等各种新型休假也开始进入政策视野。这些本质上都可以置于同一框架进行观察——增加假期渐成趋势,从提升个人的生活质量到拉动社会的文旅消费,假期的一连串正向的、潜在的价值被重新发现。

当然,假期也不可能如一些个体所期盼的那样无节制增加,毕竟维持社会运转终究需要相应的工作时长,假期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社会成本。而一些新设假期近些年也面临着落地困难,对于某些群体而言,很多理想化的假期仍然停留在纸面上。

节假日终究是一个社会利益权衡分配的结果,需要建立在一系列社会条件之上,在求取共识的基础上探索施行的可能性。这意味着人们对放假这件事要保持一点耐心,进行长期的效果评估和动态调整,尽可能地走好“平衡木”,努力实现各方利益和诉求的共赢。

无论如何,增加假期、减少调休的调整都令人振奋,哪怕只是少请一天假、多走一个地方、多和家人团聚片刻,都可以带来可观的幸福感提升。在今后,人们也期待假期调整能够保持社会发展和舆论感知的同步,不断优化完善,保障好打工人的休假权,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劳动与休闲找到那个“黄金分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