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闻录】Lotoo PAW GT2:新旗舰的“精准升级”

写在前面

 
乐图大墨菊作为品牌曾经的旗舰,与前前旗舰金菊花一样,都是音质出色、特点鲜明的便携播放器产品。并且乐图应该是在产品更新频率方面最为“佛系”的品牌,没有之一,尤其旗舰产品个个都是“超长待机”。在本文的主角PAW GT2推出之前,2018年发布的旗舰播放器墨菊虽是金菊花的“后辈”,也已经是六岁“高龄”了。
Lotoo PAW GT2的“GT”沿袭自墨菊一代PAW Gold Touch的缩写,后面加了个2表示二代目(金菊花叫PAW Gold)。而墨菊作为长期在烧友群体中备受好评的旗舰播放器,在友商的同时期竞品都已经更新了至少两代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热度和口碑。然而六年的时间里,播放器市场发生的变化不可谓不大:一是随着圈静铁和更新式的混合单元耳机已经逐渐取代动圈和圈铁成为高端旗舰入耳式耳机市场的主流;二是各家旗舰播放器的硬素质在新款解码芯片(或芯片组合)以及R2R等解码方案的加持下,较几年前有了较大的进步;三是伴随着体积的增加,新生代旗舰播放器的输出功率大多从“mW”计量时代过渡到了“W”计量时代,虽说这也是为了应对多单元圈静铁耳机在驱动难度上的提升的结果,但客观上无疑推动了便携播放器厂家在“推力”层面上的“军备竞赛”;四是相比六年前的纯音播放器为主,现在的旗舰产品已经大多采用安卓系统或安卓底层,可以满足大幅增长的流媒体烧友群体的功能需求。
基于上述原因,主打单端3.5mm口和机械按键操作的乐图金菊花固然还可以“稳坐钓鱼台”,但支持4.4mm平衡和触屏操控的墨菊(也包括后来的限量版钛菊)却多少有些力不从心了。尽管墨菊在音质与风格上依旧能打,可作为品牌当家旗舰便携播放器,也确实到了推陈出新的时候。
看得出乐图在墨菊2的更新考量上走的是最“稳”的一条路,符合品牌的一贯调性。前作墨菊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市场考验,结合前面提到的“四个变化”,目前主要痛点如下:推力不足、没有流媒体、低频和动态相对短板,再就是因为这么多年没有迭代,大家自然还是希望墨菊2能够在硬素质层面“升级”一下。因此,墨菊2瞄准这几个方面进行了“精准升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产品外形:“大”之下的取舍

 
墨菊2的外在形态是基于墨菊1代外观基础上进行的调整与融合。航空铝CNC的机身,正面看布局与墨菊1代相似,但在音量滚轮部分的设计更接近小墨菊PAW6000的方案而不是像金菊和墨菊一代做了一个凸起的拱桥。墨菊2音量滚轮与机顶平齐,辅以双侧内凹的弧线,简明干练。作为这部分设计的核心,金闪闪的音量滚轮依旧是绝对C位,质感和光泽感更胜前作,手感顺滑的同时保持了合适的阻尼,操作起来得心应手。
图片
图片
机身正面的设计变化不大,整体将屏幕和机身拉长,屏占比没有太大提升;机身底角变得圆润(套上皮套也看不出来)。和墨菊一代摆在一起,增高明显而增宽不明显,单手握持时在宽度上对手小的用户依旧友好,只是由于机身厚度的增加,单手操作的话会比较依赖手指长度和握持位置。我的手掌大小算是中等,单手操作时除了大拇指会够不到屏幕最右侧,其他没什么问题(我是左撇子)。
图片
图片
争议最大的是机身背面。由于音频架构和内部元器件、电池的升级,墨菊2在正面投影大小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大幅增加了机身厚度,并且这个厚度不是均匀增加而是集中在机背的上半部分,从而构成了和索尼ZX1、金砖2代类似的背部隆起,导致机器平放在桌面时会有一个坡度而非水平,这点很多烧友直呼“接受不了”。对此我个人的观点是,墨菊2这样的背部设计,在整机体积增大势在必行的前提下,牺牲了机身厚度来换取正面大小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我觉得是可取的。而对于那个背部上半截的隆起,我的唯一不满在于没有像索尼一样采用皮质或其他材料来提升裸机握持的手感,而是直接“冰冷无情”的金属触感。好在使用皮套的情况下没这个问题,或者说乐图是在默认用户会使用皮套的前提下做出的这个设计决策。
图片
图片
由于机身上半截的增厚,乐图得以将3.5mm和4.4mm耳机孔与音量滚轮同样设计在机顶,并且类似金菊花的顶部空间布局,将耳机孔排布在右侧靠下的位置,使得不论观感还是使用体验上都不会拥挤局促。在整体增大不可避免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厚度而不是正面面积,对于播放器这一产品类型来说我觉得更为合理。乐图在墨菊2的宣传中强调的“大”以这样的形态呈现,配合上388g的机身重量,保证握持手感的前提下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外观同质化,我个人觉得是可以接受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墨菊2延续了SD大存储卡槽的设计,可以使用TF+卡套方案来规避换卡;UHS-II SD4.0的标准,最大300M/s的读写速度,依然是“地表最强读卡器”。由于墨菊2的电池达到了8300mAh,续航时间也有明显的进步;同时由于充电速度的加快,在充电时增加了一个实时温度监测,当升温过快时会自动降低充电速度来保障安全和综合体验。日常使用中墨菊2的发热控制挺不错,属于“温热”,和“烫”不沾边;不过最近昆明降温了,不知道夏天时表现怎么样。
图片
图片
最后提一个小细节,当初墨菊和小墨菊、钛菊的屏幕贴了钢化膜之后,由于屏幕高度增高,新机在使用皮套时往往因为皮套对钢化膜的挤压导致“顶膜”而产生白边;而墨菊2的标配皮套则将屏幕部分的边框进行了调整,避免了钢化膜的厚度与皮套的包裹冲突,不会再有上述的小问题了。
图片


功能概览:不变的LTOS,拓展的外延

 
墨菊2的系统仍然是备受好评的LTOS,这个系统的交互体验确实无敌到有点“无赖”,极高的流畅度和开挂般的运行效率(我1T的SD卡,2秒扫描完毕),对于本地纯音播放器来说可谓无出其右,自墨菊以来不断的更新修复也让其成为了当前播放器身上最好用的纯音系统。
图片
基础功能方面,8款PMEQII和5款ATE音频滤波器、AK4137EQ专属声频芯片加持的XRC升频功能、支持USB-DAC、蓝牙发射和蓝牙解码耳放功能(支持sbc、AAC、LDAC),这些都是乐图的基础操作。看到这里你可能要说,这不就和墨菊差不多嘛,说好的流媒体呢?
图片
在自身系统底层不变的前提下,乐图专门自研了一套名为LTTP的无线无损传输协议来让自家旗舰播放器具备流媒体能力,而流媒体端的APP操作依然需要在手机上进行,无法自身安装APP。而LTTP的优势在于传输质量,在有效带宽之下最高支持96K/24Bit的码率,速度和稳定性都很有保障。
图片
图片
作为一个坚定的本地纯音党,在墨菊2发布的时候没太关注LTTP以及这个不起眼的“外挂模块”,以为就是个补丁性质的蓝牙发射器而已;直到收到产品捣鼓了一下之后发现这里面大有文章。一是LTTP是乐图自研的传输协议,不是简单的WiFi或者蓝牙功能的马甲,在稳定性和传输码率上有突出的优势;二是LTTP的工作原理是把这个“挂件”像小尾巴一样插在手机上(支持TYPE-C和Lighting),和墨菊2建立连接后将后者作为接收器插上耳机来使用,音质和本地播放的差距已经极小,算是乐图在墨菊2的流媒体功能拓展上给出的高音质解决方案。
图片


声音表现:延续风格,精准“补短”,整体提升

 
通常各家旗舰播放器产品换代时,声音风格往往会有一定的变化,从而引发用户们“换与不换”的纠结;而乐图在墨菊2的升级点方面考虑得非常简单直接——延续墨菊风格的同时,精准补足短板,并实现音质的整体提升。
图片
图片
墨菊2的解码芯片从AK4497升级为AK4191EQ+双AK4499EX,耳放芯片更换为4枚BUF634A(没有沿用墨菊的3.5和4.4独立耳放电路的设计),单端最大输出功率每声道460mW(@32Ω),平衡最大输出功率每声道1000mW(@32Ω),后者相较墨菊提升了100%,有L、H、S三档增益。墨菊2具有133dB的高信噪比和0.8uV的低噪声,而具体音频架构、电路设计等方面也有较大升级,感兴趣的可以自行查阅,我这里就不抄作业了。
图片
墨菊之所以能在烧友中建立稳定的口碑,除了出色的音质之外,更多是因为其温润、干净、还原的声音风格,在满足上述三点的同时又不会因为过于直白影响音乐韵味的表达。这样的风格非常受烧友欢迎,甚至有烧友把墨菊换成钛菊之后对风格不适应又换回来的——墨菊2则没有这样的问题,它本身瞄准的就是喜欢墨菊的人群或者干脆就是墨菊的老用户。从声音角度来讲,如果你喜欢墨菊,那你一定会喜欢墨菊2,两者的声音基调不能说毫无差别,简直是一模一样——而不同的点,主要有两个。
图片
第一,大家都知道,墨菊一代的声音什么都好,就是低频和动态方面有点疲软,也因此导致在爱听大编制交响的古典烧友心目中地位不高,同时对于喜欢低频较多类型曲目的烧友来说,低音确实不够“劲”。墨菊2在这两个方面是有长足进步的。
图片
低频方面,墨菊2的下潜和弹性都有了显著提升,搭配同样低频好的耳机甚至可以听出明显的低频层次感。我个人较常用来测试低频的曲目《earthsong》里,开头的鼓点非常真实有力,既不过量又不欠缺,饱满而拳拳到肉,听感相当到位;而ENIGMA的第一和第三张专辑中,低频几乎处于一个“全程高能”的状态,还原了原专辑曲目的面貌,低频几乎一直在唱独角戏,绝佳的氛围感和包围感,极大刺激着我的听觉神经,相当过瘾。而动态方面,不论是传统交响测试曲目的贝五、贝九、德九,还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浪客剑心真人电影版京都大火篇OST的第一首,高低动态起伏相当大,用墨菊2来试听,完全没有了当初墨菊的“短板”,取而代之的是出色的动态响应和还原的基础之上给力的“爆棚”感,以及旋律铺垫阶段低动态时蛰伏的乐器低鸣带来的微动态表现,都令人啧啧称道。结合个人的听音经验来看,墨菊2在同价位即便不是动态表现最好的机器,也绝对称得上出色。
图片
第二,墨菊2相比六年前的前代产品,其硬素质的提升也是有目共睹的。当然这主要源自于解码芯片的升级和音频架构与电路设计层面的重塑。在核心架构“大换血”的前提下,能够保持不变的声音风格,同时还在解析力、三频素质方面有稳定提升,还是挺不容易的,这也是墨菊2实实在在的升级点。
墨菊2和墨菊一样,三频均衡,不会过分突出某一个频段或者某一方面声音特质,整体能量的分布十分平均,加上自身系旗舰定位,无论是乐器还是人声表现都有着真实、高素质的声音表现。在同价位的旗舰便携播放器中,其声音特征可能是最不明显的一个。因为低调内敛而不张扬,不会像一些友商的产品那样能够一耳朵以强烈的个性来让人记住,而是需要有一定听音基础和经验的烧友细品、慢品,滋味自在其中。墨菊2的声场开阔而不夸张,纵横比例健康,层次分明而丰富,从大框架上来讲也是一个不偏科的、完完全全旗舰级的声音架构呈现。
图片
由于墨菊自身均衡温润的声音特点,加上推力储备充足,所以基本不挑塞子,可以随意搭配。需要注意一下的是,由于其自身相对内敛的风格,建议根据自身的喜好搭配一些个性比较鲜明,音质出色的耳机以满足音色和三频风格方面的偏好。而对于耳机本身难推与否,墨菊2倒没有太大的压力,毕竟1000mW的最大输出功率也不是用来看的。官方甚至宣传中提及了“为600Ω耳机提供完美支撑”这样的话。我也用自己的索尼MV1和森海HD800S进行了搭配测试,实际听感证明墨菊2完全有直推头戴大耳机的实力,虽说无法和正经台式设备相比,但在声音的框架、结像表现和信息量、饱满度方面都能推出相当不错的表现。
需要注意一下的是,墨菊2是需要适度煲机的,每天都听的话,开声一周后和刚到手声音会有明显差异,机器进入状态后在饱满度和声音张力方面会有大幅变化。
图片


主观总结:正统续作

 
墨菊2毫无疑问是墨菊1的正统续作。在当前技术体系下便携播放器体积和音质/推力依然成正比的背景下,音质提升自然伴随着体型的增大。而声音风格方面,保持了一代墨菊的方向,并“精准升级”地补齐了后者的声音短板。如果你是没有用过乐图的烧友,想选择一台2万元级旗舰播放器,可以参考本文的体验描述;而如果你是墨菊1的用户,想要在音质和推力方面有所提升的话,是可以放心购入墨菊2的,不会翻车。
就我个人来说,平时对随身播放器没有流媒体需求,因此对于墨菊2的关注点主要还是在于本地播放的音质。作为手头新晋的旗舰主力播放器,它的首要任务自然是搭配圈静铁主力塞承担听音乐的职责;其次由于其声音均衡的特点,用于在日常评测中搭配各型中高端耳机耳塞进行测试也非常适合。很高兴墨菊2的设计理念就是冲着“消灭痛点”和“音质升级”去的,没有在核心形态、产品功能方面作太多的改变,依然是那么简单纯粹,升级可谓精准。
图片
2万元上下作为高端旗舰播放器的“必争之地”,墨菊2和友商产品相比依然是“稳”字当头,不论调音风格还是音质表现都是“后发制人”那一类的,和它的颜色一样主打一个低调内涵。从这台机器的综合表现来看,接棒墨菊的旗舰地位,引领乐图播放器产品线的下一个N年(N会不会大于6呢?)是没有问题的,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01

加入社群











02

设为星标


由于微信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你发现最近很难刷到巡洋笔记公众号推送的精彩内容,可以按以下操作把【巡洋笔记】设为星标公众号,从而及时获得最新评测资讯!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