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王浩:往事历历 还是新闻最美


小编的话:11月12日,商洛市召开优秀新闻工作者座谈会,6名省市优秀新闻工作者代表现场发言,本期为陕西省优秀新闻工作者、商洛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王浩的现场发言摘录。


图片

我叫王浩,今年51岁,我是1995年踏入新闻大门的。29年的新闻工作中,有过当记者奔波城乡、披星戴月的艰辛,稿子被多次打回重改、拍摄画面难以剪辑的窘迫;有过做编辑殚精竭虑、苦思冥想的痛楚,有过节目播出前倒数读秒上传入库的焦急,更有过无数次梦见节目出错的紧张。回首往事,近30年的新闻生涯虽有诸多辛酸苦辣,但更多的是在领导、前辈和同志们帮助下取得的收获。这些,都是新闻生涯里最美好的回忆。今天,我就谈谈自己在新闻采编工作中的一些有意义的事,在总结和自查的同时,也是给大家作一个汇报。

感受一: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有丰富的政治素养。在《商州报社》时,我还是个20出头的毛头小伙子。有一年商州“两会,我去采访人大代表赵天恒。他是杨峪河镇一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当他说到“农村工作要以‘三个有利于’来衡量”时,我居然问他“三个有利于”是什么。那次采访回去之后,也不知人家赵代表当时是否在心里笑话我,但我自己感到脸红,为自己的知识面浅薄,更为在政治学习上的放松感到羞愧。从那以后,我始终牢记政治家办报、办台的要求,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多读多看,摘录笔记,只有接好“天线”,准确领会党中央、省委、市委大政方针,才能更好地把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传达给干部群众。

图片

2008年拍摄洛南苍鹭

感受二:新闻工作一定要沉下去。2008年6月初,汶川大地震后,我随市交通慰问团一起去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采访商洛公路抢通突击队。从广元市刚到青川县青溪镇,我就投入了紧张的采访当中。一天后,慰问团任务结束需要返回,而抢通突击队的许多感人事例还待挖掘,最危险工段的施工还没拍到。想要留下,又面临不知何时才能回来的难题。几经交涉、多番思虑,放弃了留在青川继续采访的初心。到家后,部门负责人委婉地说:“其实应该多留几天,多做几条系列报道。但回来也好,不用操心你的安全了。”仔细品味,其实这里面我没有珍惜采访机会,没有沉下去的惋惜还是居多。虽然我制作的专题片《保畅青川生命线》获得了当年商洛新闻奖二等奖,但我至今都为那次采访没有深入进行下去而深感自责,其实,我还能多做几个片子。在后来的采编工作中,我始终牢记这次经历,每次采访临近结束都要自问或者询问记者,还能做其他报道不?遇到记者稿子中不明白的地方,多方查问,考证信源,确保事实无误、表述准确。

感受三:新闻工作要把遗憾降到最低。2005年开始接触电视时,我的师父就说过“电视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意思是,电视只要播出去后就无法更改,不像戏剧那样可以边演边改,不断打磨。回想这些年里,自己留下的遗憾也挺多的。因为赶播出时间同期声字幕来不及加,播出后觉得好几个画面有瑕疵,语言表述不到位的偶尔现象,也有迫于节目时长删掉部分内容的情况。同样,采访中也有遗憾。2017年5月,按照市委宣传部安排,我被分派到镇安县开展为期半个月脱贫攻坚驻村采访,5月23日赶到镇安月河镇东川村,24日即刻投入到采访中,正当我还沉浸在短期发稿量第一的自得中,不料27日早晨突发面神经炎,不得不终止了这次驻村采访。到新闻中心以来,编辑力量薄弱,很少出去采访,去年带队去了金米村,呆了2天,还想着回来后再去朱家湾,最终没能成行。为了把《商洛新闻联播》的遗憾降到最低,去年以来,我前置任务,没休过一个正常的双休日和节假日,每天晚上加班到9点以后是家常便饭,学习党的理论,学习新闻业务,写策划、写初稿、改稿子,把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最大限度往前提,为节目终审留足时间。

图片

2012年采访四国篮球赛

感受四: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有情怀。既然选择了新闻,就要义无反顾往前冲,就要情系百姓冷暖,搭建民生桥梁。从业以来,自己报道过身患白血病急需救助的6岁小女孩,考上大学难以筹集学费的孤儿,因车祸面临芹菜坏掉的外地菜商,也为洛南县三要镇滞销的2万多斤西瓜发过声。参加工作29年,自己共采写各类消息、通讯稿件60余万字,编辑稿件780余万字,2件作品获得陕西新闻奖,90多件作品获得陕西广播电视奖、陕西融光奖和市级各类新闻奖项。连续多年被主管局和单位评为优秀党员、先进个人。

此生有涯,而知无涯。媒体融合发展的征程上,自己将不断提升技能本领,创新表现手法,传承工匠精神,搞好传帮带,精心做好每一个新闻报道,把遗憾降到最低,为受众提供“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好作品,把做新闻当成最美的事业干到底。

编辑:吴函   责任编辑:田芊

审核:孙黄荣   签发:张永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