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乐山的地理版图,既有像市中区、峨眉山市、五通桥区这样产业支撑较强的相对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市53%),也有如峨边、马边、金口河等处于小凉山彝区的相对落后区域(经济总量仅占全市7%、脱贫人口占全市41.8%),曾拥有贫困县4个、贫困村259个、贫困人口21.2万名。
2019年底,乐山实现了全域整体脱贫。近5年来,当地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上成效如何?11月12日,在“万千气象看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乐山专场上,乐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赖俊介绍,“全域脱贫后,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及各方帮扶单位的倾力帮助下,乐山大力推动脱贫地区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过渡期以来,我市在全省巩固脱贫成果考核评估中实现‘’三连好’。现在童话般的村庄在乐山比比皆是,欢迎大家实地打卡体验。”
首先,让家园更宜居。升级基础配套,小凉山彝区历史性迈入“高速时代”“动车时代”,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1.5万公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产业路、旅游路。比如,马边雪峰村建成一条“24道拐”盘山公路,从昔日“伤心路”变成“网红路”。改善乡村环境,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场镇建设管理服务提升行动,推动乡村换“新颜”、添“新景”,全市有一半以上村子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达标村。
留住最美乡愁,乐山积极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充分挖掘民族、非遗、农耕等文化符号,因地制宜打造独具特色的“富春山居”,峨边底底古村、马边福来村等一批文旅名村脱颖而出。
其次,让腰包更鼓实。促进产业增收,结合“土壤地图”发展果蔬、中药材、茶叶、林竹等特色产业,有的区县探索走出“石缝经济”“芬芳经济”等新路子。比如,犍为县已形成“种植+加工+销售”的栀子花产业链,全国栀子花类奶茶原料有80%来自这里,今年该类奶茶广受追捧,带动鲜花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8倍左右,预计种植户户均增收超过6万元。
促进就业充分,全覆盖培训让脱贫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采取组织外出务工、设置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多渠道吸纳就业,脱贫人口稳定务工规模保持在7.5万人以上。促进产销对接,通过消费帮扶、建立“两地仓”等方式,让许多偏远山区“菜园子”直通沿海城市“菜市场”,既拓宽了销路,也增加了收益,累计帮助销售农产品超6亿元。
第三,让生活更舒适。公共服务“放心”,采取远程教育、名校结对帮扶、医联体等方式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比如,华西医院与马边人民医院建成嵌合型医联体,名医、专家直接上门问诊,让彝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医疗服务。保障兜底“安心”,全面落实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城乡低保等政策,动态管理帮扶“一老一小”、残障人士等特殊困难群体,让群众生活无后顾之忧。
移风易俗“顺心”,积极推广“德古”调解、婚嫁“双高”治理等彝区版“三治”融合实践,创新“积分超市”“道德银行”等做法,大力整治高价彩礼、人情攀比等歪风陋习,文明乡风、淳朴民风浸润乡村大地。
下一步,乐山将从市情农情实际出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补短板、铸长板,持续用力描绘好城乡融合发展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