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系统部署,省生态环境厅及济宁市委、市政府多次调度、现场办公,省市部门全程督导、支持帮助,强力推进南四湖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经济赋能。
守护一湖清水,以渔富民
微山县因管理微山湖而设,湖域面积占到了全县面积的三分之二,渔湖资源丰富。近年来,为保障南四湖水质安全,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微山县大力发展生态农渔业,以渔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产业振兴、渔民增效、百姓增收。
“过去传统的粗放型的养殖方式,容易造成南四湖水体的富营养化,造成水体污染。”微山县南四湖综合管理委员会工程师曹霄介绍,“自2020年起,我们就以池塘养殖尾水治理为重点,探索开展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
微山湖现代渔业产业园创新实施“外封闭、内循环”的渔业园区养殖模式,建设“三池两坝”养殖尾水生物处理系统,通过沉淀池+过滤坝+曝气池+过滤坝+生态净化池,将物理沉降、填料过滤、曝气氧化、生物同化等集成一体,对养殖区沟渠进行生态改造,实现养殖尾水循环回用。
2020年以来,全县累计实施池塘生态化改造5万亩,生态、经济效益显著,渔民生产积极性大幅提高,实现生态保护和渔业发展的双赢目标。
微山岛水污染治理及环岛生态带建设
微山县微山岛镇位处南四湖东南部,常住人口约9000人,为保障南四湖水质安全,在省生态环境厅、省财政厅的全力支持下,微山岛镇申报了微山县微山岛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及水质提升工程。
“该项目的实施,可以深度净化微山岛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有效削减入湖污染物,使出水水质主控指标为地表Ⅲ类标准。同时改善湖泊缓冲带生态状况,提升了水质净化能力。”微山岛镇社会公共服务中心主任郭稀奇介绍,“湿地总面积约150亩,尾水经湿地内六级表流湿地净化,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后入湖。”
通过修复环岛滨湖缓冲带,对环岛沿湖的鱼塘进行退养,种植芦苇、荷花等净水植物并加以保护,修复面积近1.2万亩,有效削减岛上面源污染。通过努力,微山岛岛东国控断面水质稳定在地表水三类标准,保障了南水北调调水水质安全。
微山新薛河人工湿地改造
为确保南四湖水质达标,根据“治、用、保”的治污措施,2005年原省环保厅组织建设了新薛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示范工程,通过橡胶坝拦截污水导入人工湿地,经过净化入湖。
新薛河人工湿地是山东省第一个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示范工程,始建于2006年,2008年建成,通过橡胶坝拦截抬高上游来水,经过涵洞导入湿地,经六级湿地净化进入南四湖。通过植物吸附的方法,人工湿地内在地势较高处种植了芦竹、优质芦苇等挺水植物,在地势低洼处栽植了香蒲、莲藕、芡实等浮叶植物,在水位较深处配置了金鱼藻、苦江草等深水植物,有效地降解了水中的污染物。
2022年,微山县使用省专项资金对新薛河湿地进行生态修复,使用省专项资金对新薛河湿地进行改造,通过对湿地进水、布水进行改造,土方清理外运,对湿地内的植物进行重新调整,新建生态护岸、管护道路,并重点保护修复了湿地出水口白鹭林及须浮鸥栖息地,达到增加生物多样性,提升水质净化能力,恢复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的目的。
新薛河湿地作为一个成功的示范工程,为流域综合治污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被誉为“水污染治理的典范”。
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标准制定《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山东省南四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为南四湖治理提供高位支撑。省生态环境厅、省财政厅出台建立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实现了南四湖“区域+流域”联动。微山县以此为契机,持续完善水环境治理体系,探索法治保护机制、边界“五联”机制,在山东省率先落实南四湖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工业、农业、生活、船舶、客水“五水共治”,南四湖水质连续20年改善。
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微山县分局水环境科副科长柴伟强介绍:“目前,我县共建设人工湿地、修复保护原生态湿地12处,共计16万亩,环南四湖生态屏障进一步巩固,生物多样性得到全面恢复。南四湖湿地内有各种水生植物74种,各种鱼类78种,鸟类298种。2022年11月,微山县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第六批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3年7月,被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山东省财政厅授予生态文明强县。”
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还成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微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让我们看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关系,为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希望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