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犹太研究与纳粹大屠杀研究已有近40年的学术传统,在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即将迎来80周年之际,新时代的中国学者如何赓续研究传统,发掘研究史料,革新研究方法?如何运用新视角构建犹太人流亡上海的历史与记忆?这是中国当代研究者共同面对的重要议题。2024年11月9日,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主办的“重绘记忆图景:犹太流亡历史与中国叙事”学术研讨会在上外松江校区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二十余所高校的学者、专家汇聚一堂,围绕“中华文明与犹太文明交流互鉴”“来华犹太历史研究”“纳粹大屠杀研究”“犹太流亡记忆文化研究”“犹太文学文化研究”等多个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重绘记忆图景”的目的和意义
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张帆教授表示,很期待此次研讨会能成为专家学者深入交流的平台,助力凝聚学术共同体,以全球史视野和跨学科方法,推进犹太来华研究与中国学界的大屠杀研究。
对于研讨会“重绘记忆图景”这一主题,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认为,“重绘”蕴含了三重深意:其一是主体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当事人离世,对历史的讲述角度需要从亲历者转变为他们的后世。对于二战期间躲避纳粹迫害,流亡到中国的犹太难民而言,讲述历史、传承记忆的不再以亲历者为主体,而逐渐变成他们的后代以及作为这段历史重要见证者和参与者的中国人;其二是时代变化。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变,世界的割裂和分歧越来越严重,在此背景下,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国际大国,中国研究者如何站在中国的主体立场上,以当代中国的视角重新讲述、讲好一段关于犹太人的流亡历史,值得深入探讨;其三是目的变化。近年来,大屠杀幸存者及其后裔不再仅仅以犹太族裔的身份讲述历史,而更多地转向“世界主义记忆”的方式。正如亲历者所言,“我们不能只讲述自己的故事,我们必须帮助其他人了解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与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之间的联系。”在此意义上,“重绘”大屠杀记忆与犹太流亡记忆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传承历史,避免悲剧重演,更重要的是推动各国、各族裔的团结合作,共创人类美好未来。
在重构中打破壁垒,实现发展
在新书推介与圆桌对谈环节,与会者就各自研究领域内的最新成果及学术见解进行了交流分享。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宋立宏认为,当前国内学界的上海犹太难民研究不应将眼光局限于该群体在上海的经历,而应拓展至犹太难民个体的整个生命历程,全面关照其赴沪前后的种种遭遇,梳理个体性与整体性之间的关系,以更宽广的历史维度解读犹太难民的生命轨迹。同时,他提出要对现有命题进行重新思考,强调国内学界应加强对史料,尤其是口述历史和一手资料档案的重视与搜集。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刘炜提出了当前相关研究的两大问题。首先,“犹太”族裔标签的使用往往过于随意,导致犹太人身份界定模糊,特别是来沪犹太人的真实身份认定存在争议,同时犹太人内部也存有显著区别与分歧。其次,犹太研究面临资料匮乏的困境,现有一手资料多为外文,分布零散,且错误频出。他认为中国学者应着手建立中文的基础资料库,从而加强中国犹太研究的权威性和话语权,推动该领域研究深入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系主任、副教授李晔梦指出,犹太流亡不仅指向其本民族的自身历史,同时也是中西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体现。然而,当下的中国犹太研究面临文献零碎、一手资料难寻等挑战。为此,他提出三点建议:加快现有档案资料的电子化与数据化进程;加强跨学科交流,从历史、语言、文学、音乐等多角度研究上海犹太文化;重视城市研究,从上海文化、城市精神与犹太难民的互动出发,建构犹太流亡的上海之声,超越以往的传统叙事框架。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长聘研究员庄玮表示,在新文科建设与学科交叉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应从跨学科视角开展犹太难民流亡上海的研究。研究者应着重挖掘书信、流亡报刊及后代回忆录中的资料,探讨犹太流亡上海文学作品中的多向度记忆话语,包括上海作为最后避难地的记忆、中犹文化交往记忆与抗战记忆等。此外,还应积极拓展研究视野,关注与纳粹大屠杀相关的其他记忆,如二战时期东方劳工记忆等。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应用德语系讲师徐冠群认为,犹太流亡报刊中的文学作品广泛涉及心理学、艺术及中国文化等多个领域,研究价值极高。她编译出版的《上海犹太流亡报刊文选》和《德语犹太流亡者笔下的中国故事》,以及即将出版的《上海犹太流亡报刊中的空间叙事与中国形象》,都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视角。
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博士后童欣结合自身研究,介绍了此次研讨会的举办背景。她指出,“大屠杀”“犹太流亡”等历史议题往往未能完全摆脱西方中心主义和殖民视角,亟需中国学者探讨如何批判性地构建这段历史,打破西方叙事的局限,避免自我东方化,以中国的视角呈现犹太流亡历史的丰富意涵。在重构记忆的过程中,打破学科壁垒的跨学科交流尤为重要,不仅为犹太流亡者研究提出新观点,亦有助于学术共同体的发展。
张帆教授分享了自己如何与上海犹太难民流亡研究结缘的学术历程。她谈到,从德语文学中的上海小说翻译与研究,拓展至犹太德语流亡报刊中的中国书写研究,是她将纯文学研究与具有现实意义的人文研究相结合的有益探索。她希望通过这一转向,进一步深化探索上海及德语研究相关领域,以期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建设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叙事体系和传播体系贡献力量。
陈俭在点评时表示,学术研究是纪念策展的内容源泉,今后纪念馆将不断丰富展览内容,彰显犹太流亡历史的当代价值。
在随后的青年论坛环节,青年学者就自身研究领域的多个议题进行了分享,如《被隐匿的上海记忆——在维也纳发现何凤山与罗生特》《苏珊·万托赫的抗战叙事与女性书写》《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奥地利犹太德语作家笔下的中国与世界想象》等,颇具丰富性、独特性和前瞻性。
作者:
编辑:蒋楚婷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