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建筑设计师汪民权:致力于开放、公共的城市

从去年正式开放的“中国西南第一高楼”重庆陆海国际中心,到同年火爆上海的首届“RAM Assembles外滩建筑节”;从位于南半球建筑至高点的雅加达Thamrin九号观景台,到坐拥北京城市之心的五棵松华熙Live蔚来中心;一名青年建筑师的身影跨越地理与文化的边界,始终不懈塑造着当代城市的面貌。他就是毕业于清华大学和耶鲁大学、职业经历横跨中美两国的美国注册建筑师汪民权。建筑于城市是社会经济的催化剂,更是公共生活的平台。下面,就让我们走近汪民权和他的职业历程,追溯他的国际实践足迹,倾听他对建筑设计和城市公共性的思考。

问:你在国内的建筑学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完成了本科学习后,又前往美国耶鲁大学深造,并在毕业后进入全球知名建筑事务所KPF开始了第一份工作。同时,你也是美国注册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学会(AIA)成员。对于中美两国在建筑教育和专业实践上的异同,你有什么观察体会?

答:中国的建筑学教育更偏重专业技能的培训,而美国的建筑学教育更强调智识的训练。在专业实践上,我会觉得美国的职业环境更注重体系建设,而非单纯强调个体的才能。举例而言,中国的建筑师职业资格考试会去检验你做设计、作图的能力,而美国的注册建筑师考试则要求你理解行业架构、理解如何和各种专业顾问协作、理解如何管理团队和项目。在像KPF这样团队和项目体量都非常庞大的事务所,在设计和管理上都较为强调稳定的工作流和行业规范。在KPF工作的第一年,我参与了重庆陆海国际中心和雅加达Thamrin九号两个超高层综合体项目,在这种非常复杂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学会高效、明晰的沟通协调是职业建筑师的必修课。

问:戴卫·奇普菲尔德先生于2023年荣膺普利茨克建筑奖。这被视为建筑界的最高荣誉。DCA的建筑实践一向以关注项目的社会与历史文化价值、而非单纯着力于建筑完成度而著称。能结合你在DCA参与的项目谈谈你对这一点的理解吗?

答:建筑学的力量当然根植于物理营建,但如果无法积极改变人的生活,建筑物本身的精美将毫无意义。这是我在DCA最深的感触。我在DCA参与了多个公共项目,如金桥艺术中心、北京五棵松华熙Live蔚来中心、上海工部局大楼改造等。在所有这些项目中,我们对建筑的品质始终给予最高水准的关注,但每个项目最终是由社会性的愿景进行驱动。以北京五棵松华熙Live蔚来中心为例:该中心既是蔚来汽车展销产品的商业空间,亦为其用户提供了一个交往平台。在这一项目中,为了发掘其公共品质,我们引入可灵活分隔的空间系统,使其得以适应用户社群不同活动的情景与尺度。在建筑设计与施工构造的解决方案背后,折射出的是对人的关切。

图片

图片

汪民权在DCA参与的项目北京五棵松华熙Live蔚来中心。图片来源: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

问:在2023年,你作为DCA的项目建筑师与上海外滩美术馆共同完成了首届上海外滩建筑节。该项目引发了热烈的公众反响,也成功激活了外滩源这一区域。与你过往参与的项目相比,外滩建筑节有何独特之处?

答:RAM Assembles外滩建筑节是洛克外滩、上海外滩美术馆委托DCA共同完成的项目。在策划和设计过程中,我们对现场的空间干预如何引导社交行为进行了大量探讨。最终完成的项目不再是传统的建筑和装置设计,而对设计如何与策展、活动策划相结合作出了令人振奋的探索。作为项目建筑师,很高兴看到我们的想法能引起公众的共鸣,外滩建筑节也获得了圆满的成果。全程参与这一项目的经历,迫使我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进行更深的思考,不再将建筑作为城市的 “主角” ,而更关注人与空间共同演绎的“戏剧”。

图片

外滩建筑节的空间介入装置。图片来源: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

问:DCA作为一个研究型的事务所,在策展、教学、公共事务等方面也有许多足迹。你在任职于DCA期间是否参与过这些领域的工作?它们对你作为一名职业建筑师是否提供了新的启发?

答:是的,毫无疑问。大约两年前,DCA接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邀请,去为他们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教授2023年秋季学期的一个设计课程。我作为教学团队的一员协助Chipperfield先生和DCA上海办公室负责人陈立缤先生完成了这期设计课的教学工作,教学工作允许我们跳脱出建筑师作为专业服务提供者的角色,而得以从规划和城市策划的更大视角审视城市进程。而与RIA基金会的交流则启发我们建筑师和规划工作者能通过积极参与政府公共政策制定对建成环境面貌产生更深远的影响。虽然我的本职工作是建筑师,但这些经历无疑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意识到要推动城市的公共品质有很多途径,并非只有盖房子一条路。

图片

汪民权(第二排左二)与其他老师和客座评审们在同济大学“李德华-罗小未设计教席”硕士研究生设计课期末评图。图片来源:Fundación RIA

问:在工作之外,你的个人作品也屡获殊荣:2019年,你的个人作品获得了Non Architecture Competition国际竞赛荣誉提名;而就在今年,你为中国美术学院创作的新校区方案也荣获MUSE Design Award金奖。祝贺你在多个显要国际竞赛中取得佳绩。这些个人作品和你的职业作品之间有关联吗?是什么驱动了你在这些作品背后的思考?

图片

汪民权主创的中国美术学院梦园教学区方案,方案获2024年MUSE Design Award金奖。

答:从学生时代起,对公共空间的兴趣就贯穿于我的建筑创作。在开始职业建筑师生涯后,我十分乐于在工作之外的个人作品中延续这一探讨。今年四月,我和两位有过多次项目合作的友人、SIZE Arch的创始人蔡泽宇、李思蓓受邀参加了中国美术学院梦园教学区的方案征集。在这一方案中,我们探讨了将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基因的空间体系相互叠加,在满足学校日常教学功能的同时为学生创造一系列层次丰富的展示与交流空间,并拓展校园的社区互动潜力。这一大胆的方案获得了MUSE Design Award教育类建筑金奖,是对我和合作伙伴们理念的肯定。

在此前我的其他竞赛获奖方案中,我曾以不同尺度、不同建筑类型测试类似的想法。例如在2019年Non Architecture Competition荣誉题名的方案中,我试着将墓葬这一看似远离生活场景的建筑类型融入城市公共空间。这些方案,基于其命题的独特性,都最终呈现出各异的面貌。但不难看出,对建筑公共性的关切是驱使我进行这一系列尝试的内在动因,而不同的项目背景和约束条件则使我得以从不同角度反复检验自身想法的现实意义。

图片

汪民权获得2019年Non Architecture Competition荣誉提名的个人作品“每个人的纪念碑”。

问:感谢你的耐心解答,也再次祝贺你在工作与个人创作上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对于下一步的职业发展,你有什么展望?

答:跨文化的教育背景和职业经历使我认识到每个项目文脉的独一无二,也更令我坚信建筑是不分文化与国界的语言。希望在未来,能够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国家地域、不同的城市社群中进一步拓展我的专业实践,到不同的题目中打磨我心中对更美好城市的答案。(周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