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军丨舞台与摄影:人民性的双重显映

图片

正在中华艺术宫举办的《繁花绽放——新时代上海舞台艺术作品摄影展》,以繁花一样的内容和形式,吸引了络绎不绝的观赏者。

132幅摄影作品,反映党的十八大召开12年来上海出品的109台舞台艺术剧目。很显然,这三个数字的背后是“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的题旨。这不仅因为快门的速度以秒计算,作者用几分、几十分、几百分甚至上千分之一秒捕捉、定格通常是两小时的舞台演出,更让观众通过观看瞬间而观察全剧、通过回忆局部而回顾整体——这正是展品的代表性之所致。

从策展方对剧目的选择看,是以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理念,以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结合的标准精选而来的,足以代表“上海出品”的全貌和水准;从策展方对摄影的要求看,十分注重作者对剧目主题的把握度、对表演艺术的感知度和对影像艺术的表现度,要求摄影作品既反映出戏剧人在舞台的突出成果,又展示出摄影人对舞台的二度创作。

这对笔者这样“观了剧”且又“观了展”的观众而言,最为有利,因为能通过舞台上和画面里的双重显映,在目光的触及处、头脑的回忆中形成双重的镜像,通过比较生发联想,期盼现在和将来会有更多艺术的、文化的美好,乃至会有更多经济的、社会的发展。

当然,策展方若能对109台舞台艺术作品的创演背景、主创信息、剧情概要、演出情况作一些简明的介绍,相信会对所有“未观剧”“想观剧”的朋友更友好,从而让更多的人去观赏“繁花”的重新绽放,期待“繁花”的再度盛开。

本次展览以几部重大主题剧目的摄影作品为序章,引领时空、品类不同的三个板块次第展开、交替行进。

开篇序章鲜明大气、令人一目会意。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策展方选择将舞台剧《觉醒年代》、音乐剧《国之当歌》、杂技剧《战上海》等几幅巨型摄影作品分别对应1921年前后党的诞生、1935年民族危难和革命斗争、1949年上海解放和共和国的成立。巨幅群像、宏大气势、浓烈色调、深沉韵味,为整个展览确定了厚重的致敬基调和欢庆热烈的氛围。

序章展品不多,寥寥数笔便是浓墨重彩,勾勒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光辉轨迹。这令人想起总书记所说的:“我们当代文艺更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这一重要论述,从序章起一直贯通到整个展览的尾声。

第一板块题为“一路繁花颂芳华”,在笔者看来是12年来“上海出品”的最美好的收获。入选该板块的作品,既因其深刻的思想性和精湛的艺术性,也因其高度的观赏性,赢得了党和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全国舞台艺术专家的认可和文化演出市场、广大观众的欢迎——既捧得了金杯银杯,更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

笔者印象最深的,是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该剧将原作的人物情节及矛盾冲突与舞蹈叙事、抒情手段创造性地融合起来,将红色文化、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的元素、符码艺术性地汇聚起来,自2018年问世至今已公演了近700场,可谓“叫好又叫座”,也自然地成为了全国乃至国际性节庆展演的明星级剧目甚至是文化现象。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历史题材的守正和创新,是这12年来“上海出品”舞台剧目的鲜明特征。舞剧除了“电波”还有《朱鹮》,京剧有《换人间》、昆剧有《牡丹亭》、歌剧有《晨钟》、沪剧有《敦煌女儿》、淮剧有《寒梅》、人偶舞台剧有《最后一头战象》……这些剧目原创成功、改编出色,均为忠实继承传统,博采众长寻求创新,集专业奖项与大众口碑于一身的佳构。

第二板块题为“姹紫嫣红开遍”,来自“游园惊梦”的一句唱词。

上海昆剧团向来注重挖掘明清传奇宝库,对《牡丹亭》等经典作去粗取精的处理,对表导演作推陈出新的弘扬,以展现古典文学精华、传统昆曲艺术及其与当代观念、审美要求接通、汇合的可能性。同样,上海民族乐团经多年策划、开发、打磨,将传统器乐演奏、演员肢体表演、全景多媒体综合起来,给观众以传统却也时尚、熟悉而又陌生的多维度视听享受,而“音乐会版”“现场沉浸版”的双模式,也使《海上生民乐》等一系列作品赢得了更大的观众群和更广的接受度。

这些作品都不是将传统审美、艺术本体作为当代理念的表达工具,而是作为观照当代、呈现观念的主体,并以新的人才、新的思维和新的做法提供了可能、打开了格局。

这12年来,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2015年出台的《关于推进上海文艺院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部24条举措尤其是“一团一策”,使市级国有院团和区级国有院团创作成绩喜人。笔者印象最深的,是舞剧《李清照》,该剧一方面高度尊重传统、古人及其精神世界与文学创造,演绎了“千古第一才女”的命运遭际与内心情感。作为“上海出品”的最新力作,该剧成为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开幕大戏,可谓实至名归。

第三板块题为“风景这边亦好”,创演主体更为多元,题材主题更加多样,形式风格也更是多姿多彩。

其中,根据文艺IP转化的舞台艺术作品数量较多、魅力十足,如话剧《繁花》(第一季)、京剧《新龙门客栈》、中篇评弹《千里江山图》,这些剧目(书目)在舞台转化的过程中或有重大创新,或有突出特色,或者兼而有之。例如话剧《红楼梦》以穿插的人物和打乱的情节取胜,纯然的色调和线性的舞美共同营造了极简古典主义的美学风格,令人意想不到,感觉耳目一新。

这12年来,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双向推动下,上海民营剧团获得长足发展,民营剧团展演的容量和规格也不断提高。经粗略统计,目前上海的民营剧团数量近400家,年均演出超10000场,市场份额占总额约70%,已成为上海舞台艺术繁荣、市民文化生活丰富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为上海“演艺大世界”和“亚洲演艺之都”建设作出了重要和大量的贡献。

这12年来,上海加快了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建设步伐,在对标世界一流、激发城市创意、打造文化地标、发展文化产业上均有进展。除了“大世界”和“演艺之都”,还表现为“文旅结合”的标杆作品和热门现象不断涌现,例如上海杂技团《时空之旅2》,文广演艺集团《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更引人瞩目的是,上海大剧院、上海文化广场、东方艺术中心等几大综合性、高等级剧院纷纷推出了自主打造的剧目,以优质剧作和强力宣发吸引了众多观众购票入场。

总之,多元的创演主体、多样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为上海舞台艺术做强“码头”、激活“源头”、勇立“潮头”注入了充沛的源头活水,进而使“演艺大世界”“五个新城”演艺空间建设、“上海文化”品牌打造拥有了强大的创作生产力、行业拉动力、产业引领力和受众辐射力。若加上本次展览中未露面的“小剧场戏剧节”“大学生戏剧节”“小剧场戏曲展演”的剧作,上海舞台艺术的阵容会被描述得更齐全和更有力,催生出更多演艺新模式、新空间、新业态,营造出更多文化新成果、新气象、新格局。

徜徉展区,浏览展品,笔者发现七成以上的剧目,自己都曾观赏过,有的不止一遍。通过观展,能将这七成以上的剧目,通过眼中新鲜的感觉与脑中已存的印象对接起来。这是策展方同时尊重舞台艺术和摄影艺术的主体性所给予观众的效果,每一幅的对象都是那么丰实,创作都是那么自信,制作都是那么精良。这令人想起总书记所说的:“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古往今来,文艺巨制无不是厚积薄发的结晶,文艺魅力无不是内在充实的显现。”

舞台艺术摄影是摄影品类中的一支,兼有新闻写实摄影与造型艺术摄影的双重特质。笔者以为,取材于舞台艺术的摄影创作,其本质是对舞台艺术的再创作,作者首先要立足摄影艺术的属性和手段,尊重并弘扬舞台艺术的属性及表达,然后通盘考虑戏剧人物、情节、矛盾、主题,进行个性化、艺术性的创造。这不仅要求作者对舞台艺术及具体剧作有深入的理解和全面的把握,更须拿出自己观剧的感受、想法甚至观念,以自己的技术和艺术展现出来。

“社会主义的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这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这是党领导下的全体文艺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的永恒命题与核心追求。本次展览正是“见微知著”“以小见大”地以舞台、摄影对艺术人民性所作的双重显映,指向了上海、全国对艺术人民性所作的多重的、整体的显映。

  作者:胡晓军

文:胡晓军(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编辑:郭超豪责任编辑:邵岭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