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字”的“表”字

古代中国人,至少有地位有身份的那部分人,都是既有“名”又有“字”。但是,明清白话小说经常会说谁谁谁“表字”某某。“表字”一词中的这个“表”字,是什么意思?它是怎么忽然冒出来的?其中的来龙去脉弯弯绕绕,很有一点文章。是不起眼的小问题,但好像从来没有人解释过。我忍不住写出来,聊供通人一笑。

事情得从“名”和“字”的关系说起。既然“名”已经起到代号作用,那么再额外弄个“字”,不是无事生非多此一举吗?

这涉及世界上广泛存在的一种原始禁忌。最早系统描述这一点的,是詹姆斯·乔治·弗雷泽的《金枝》。在这部文化人类学的经典巨著第22章,弗雷泽揭示说,未开化民族的人,认为人的名字跟他的身体具有某种神秘的联系,所以坏人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加害于他。弗雷泽列举很多资料,证明这一观念普遍存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相关记录同样车载斗量。

对古人来说,这就面临一个左右为难的困境。一方面,名字是必须要有的,不然整个社会系统,哪怕再小,也无法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名字又不能轻易让人知道。解决问题的合理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除了真名字,还必须有假名字。假名字仍然可以代表当事人,但又能起到欺骗作用、替代作用。毫无意外,《金枝》正好专门提到,很多原始部落的人都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公开的,谁都可以叫,另一个则是秘密的,只有家人亲友才知道。很显然,中国人的“字”,就是这种第二个“名”。“字”的作用,就是为了避免真正的“名”被人知道,以防止他人利用巫术手段损伤自己。

这种隐蔽策略是全世界范围不约而同普遍采纳的。譬如犹太教、基督教中的“耶和华”,如果用中国传统概念来说,大体相当于上帝的“字”。至于他的“名”,因为避讳避到尽头,已经彻底没人知道了。

“名”和“字”的上述关系,决定了两者的使用具有严格规则,稍有违背就是对当事人的轻慢、贬低、羞辱和冒犯。中国古代的避讳制度,就是实践这一观念的必然结果。

《礼记·冠义》:“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郑玄注:“字所以相尊也。”“名”不能随便使用;称呼对方的“字”,是为了表示敬重。《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敬其名”,就是认真对待“名”,绝不能马虎放肆。解释这种关系最精准最清晰的,是《太平御览》第362卷所引《秦记》:“君之于臣,先生之于其门人,名之可也。至于同官之于僚党,同姓之于昆弟,同门之于朋友,可以称其字,而不可斥其名。故《公羊传》曰‘名不如字’者,非谓其人之名不如其字尊,乃谓为人所字则近乎见尊,为人名则近乎见卑也。……贱者避焉,所以贵其名也;冠而有字,所以尊其名也。……名,字之本;字,名之末也。为本故尊,为末故卑。”这个规则贯穿整个传统社会,后来的文人学者反复强调。宋朝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第1卷《古人称字》、清朝王应奎《柳南续笔》第4卷《称字》等著作都有阐发。

关于这个规则,更著名的说法是“字以表德”。据传刘歆著、东晋葛洪辑抄的《西京杂记》第4卷《年少未可冠婚》:“臣闻礼:二十而冠,冠而字,字以表德。”南北朝时期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唐朝颜师古《匡谬正俗》第6卷《名字》:“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宋朝陆游《老学庵笔记》第2卷、清朝王应奎《柳南随笔》第3卷等文献也都再三提到“字以表德”这一说法。

“字以表德”的“德”,是尊贵的意思。《孔丛子·记义》:“夫子降德,辱临寡人,寡人以为荣焉。”“降德”相当于“屈尊”,意思是主动降低身份、地位。“德”有“贵”的意思,后来两者干脆凝结成“德贵”一词。明代人汇集编撰的《神相全编》第9卷《体骨歌》:“自然成德贵,何必藉他人。”“表德”的“表”指刻意凸显,就是使得某种东西突出出来,以便大家都能看见和知道。合在一起,“表德”意思就是“凸显敬重”“显示尊贵”。

从“字以表德”这一广为流传的表述,截取出一个“表德”,后来成了“字”的另一种叫法。

唐朝孙棨《北里志》序:“其中诸妓,多能谈吐,颇有知书言语者,自公卿以降,皆以表德呼之。”宋朝王明清《挥麈后录》第6卷:“文肃诸子兄弟,名连‘丝’字,表德上以‘公’字。此子取名约,字公详,示不忘曾氏。而公详之异母弟,亦连名绹,字公敏,后改敏功。”这些“表德”都指“字”。

最能说明“表德”这种用法在日常生活中普及程度的,当然是白话作品。元朝贯云石《孝经直解》:“仲尼是孔夫子的表德。”元明时期朝鲜人编著的汉语课本《朴通事谚解》,有如下对话:“(问:)先生贵姓?(答:)在下姓韩。(问:)表德何似?(答:)在下年幼,无德可表。在下名是彬,字文中。……(答:)咱本国太祖姓王讳建,表德若天。”“表德何似”是问,您的“字”是什么。回答是:“在下”“字”什么什么,但“无德可表”。这种对话类似于,有人问我“贵姓”,我只能回答“免贵姓薛”。接下来提到“本国太祖”,就可以也应该直接用“表德”了。我们很容易查到,这个高丽国王叫王建,字若天。“表德若天”等于“字若天”。

有趣的是,后来“表德”不仅指“字”,也可以指“名”,更经常指用来开玩笑调侃的绰号、外号。无论哪一种,在那些例子中,“表德”的主人都是个体,是具体的单个的人。后来我发现它还可以用在一般性的概念上,所以只能理解为“别名”。署名东鲁古狂生的明末清初小说《醉醒石》第10卷:“自古道,好人是阿呆表德。”意思是,“好人”是“呆子”的另一种说法而已,说谁是好人就等于笑他是蠢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宋明时期理学家居然把“表德”用在更抽象的哲学概念上面。《朱子语类》第74卷:“‘成性’如名,‘明德’如表德相似。”《朱子语录》第94卷、第118卷,《传习录》上卷第39条,《明儒学案》第61卷,这些地方都有类似用法。这些“表德”只能翻译为“别名”“他称”“另外一种叫法”等。很多学者似乎不明白“表德”的这种用法。他们多半在“表德”的字面意思上打转,结果在引用并理解理学家这些论述的时候,费了很大的劲也始终不着调,始终说不到点子上。

“表德”这种用法,是汉语一种特殊造词法的产物。

上面这些书证足以证明,中古汉语中的“表德”有一部分是指“字”。这种造词方式并非孤例,毫不稀奇。从东汉开始,这类词语开始涌现,到南北朝时期更是在在皆是。譬如从《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截取的“友于”,从《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截取的“在原”,都指兄弟。最典型而且现在还在使用的例子,则是逢十的岁数代称,就是用“弱冠”“而立”“不惑”“知命”“耳顺”,分别指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岁。

这类词语是从一整句话中割裂出来的,甚至是把两个句读的末字和首字强制放在一起的,由此形成的全新词语,核心特征是其意义结构往往没法分析。就是说,这些个词语中两个字加起来有时根本就没有意思,就算有时好歹有个意思,也跟该词语真正表示的意思大异其趣毫不搭界。譬如,“表德”的字面意思是“凸显尊贵”,而它对应的概念却是“字”。我们能心安理得使用“而立”表示三十岁,就应该认可从“字以表德”截取“表德”表示“字”的正当性。

这类词语一度让一些人看不惯。譬如宋朝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艺苑雌黄》的话说,这类词语“类皆不成文理”。这种批评让人哭笑不得。因为,这种造词法本来就是一种语言游戏,不能太过当真。细说起来,这种语言游戏先秦人就在玩,譬如《诗经》中就有。到后来,这种语言游戏更是司空见惯,我们从《醒世姻缘传》《金瓶梅词话》中可以找到一大堆。明朝学者杨慎《丹铅总录》第27卷《文章似歇后》说这类词语其实就是运用歇后语的结果。这正是这种造词法的本质所在。

铺垫到这里,就可以回答最初的问题了。

汉语词汇的双音节化,是汉语史的大势所趋。在这一强势规律的驱动下,原来的“名”变成了“名字”。“名字”的结构类似“皮肤”“宾客”。在上古时代,“皮”和“肤”、“宾”和“客”都是有区别的。同样地,“名”和“字”本来不同,但因为都是称谓,所以可以并列起来,表示原来的“名”。

“名字”已经被原来的“名”占用,但原来的“字”也需要顺应历史潮流。于是,人们从原来的“表德”再截取一个“表”,加上原来的“字”,形成“表字”一词。这个“表”是纯粹的衬字,完全没有意思,放在“字”前,仅仅为了凑足音节。使用衬字来补充音节,是汉语中常见的现象,上古汉语、中古汉语有,现代汉语更是一抓一大把。

我这种解释又带出一个新问题。“表字”的“表”,是从“表德”截取下来作为衬字的。虽然两者曾经混用,但在逻辑上,“表德”必然先于“表字”出现。如果只是为了满足双音节的要求,那么,既然已经有“表德”了,何必再节外生枝新造“表字”一词呢?

我想来想去,得到的答案是,“表德”从出身上说,就不够严肃、庄重。上面说过,“表德”是从“字以表德”来的。这种造词方式有强烈的游戏色彩。这一点从“表德”越到后来越表示绰号,也可以看出来。绰号多半都是别人取的,而且往往用来表示讽刺和嘲弄。“表德”被用来表示绰号,它的玩笑性质展露无遗。跟“名”相对的“字”,原本是表示敬重、尊贵的。所以,“表德”的使用事与愿违,必须放弃。不过,昙花一现的“表德”,给后来的“表字”贡献了一个作为衬字的词素“表”。

(作者单位:福建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