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2日消息(记者胡波)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道,11月11日晚,在第十五届中国航展开幕前夕,第十六届航空航天月桂奖颁奖典礼在广东珠海隆重举行,共有29个团队和个人分别荣获“携手合作”“技术先锋”“大国工匠”等八项大奖。
技术先锋奖获奖者(右二 王彬文)(图片来源:主办方)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飞行器强度技术首席专家、强度与结构完整性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彬文被授予“技术先锋奖”。
在行业里面,很多人说王彬文的工作是搞飞机“破坏”的,但王彬文常常说,其实这种“破坏”意义非常重大。没有这种“破坏”,就没有飞机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在颁奖典礼现场,王彬文是这样介绍他的工作内容的:“强度是一个学科属性的专业,在飞行器的研制过程中,实际上轻量化怎么让它最轻?怎么确保它的安全?这里面有着一个博弈焦点和两个技术难题,强度专业就是解决技术难题和平衡博弈焦点的,强度专业主要是通过探索理论创造技术,还有就是我们要进行一个系统的验证,提供一些工具方法。‘搞破坏’就是我们最主要的一种鉴定飞行器强度的方式,我们这种‘破坏’是一种极限的验证,是一种科学的‘破坏’,是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科学的积木式验证,它具有不破不立、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重大现实意义。航展展出的国家航空航天的重大飞行器,也正是经历了强度技术的千锤百炼,才实现了它们翱翔蓝天的凌云壮志。”
换个角度看,强度试验其实是扮演着“体检医生”的角色,需要将飞机潜在的问题一一检出。飞机只有体测合格了,才能被放行首飞。强度试验有比如热强度、地面振动、起落架落震、摆振、鸟撞、坠撞等众多非常重要的门类。强度试验中还有一类叫作气候环境适应性试验,就是通过模拟各种极端气候条件,测试飞机性能。
飞机的气候环境适应性要怎么测?王彬文说:“我们遇到刮风下雨会着凉感冒,遇到热天有可能中暑,飞行器也是一样。我们必须有一个超大的气候环境实验室,而且这个实验室是在国际上被誉为人机与环境工程领域的大科学装置,也被誉为机械运载领域的历史性里程碑。我和我的团队有幸在国家的支持下,通过了15年的努力,建成了目前世界上体量最大,模拟气候种类最多,而且技术指标最优的实验室,也实现了国家在这个实验室方面的填补空白和实现国际领先的双重跨越,我想未来我们会沿着领先创新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有我们的技术人员实现抱负的巨大空间,我们会继续努力。”
王彬文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初心、锐意创新,聚焦先进飞行器轻质结构抗冲击、气候环境适应性、严酷工况生存性三大科学与技术难题,在理论方法、关键技术、实验设施等方面取得了系统的创造性成果,为我国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和先进飞行器跨代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飞行精英奖获奖者(左三 陈明)(图片来源:主办方)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试飞中心国家特级试飞员陈明被授予飞行精英奖。对他的工作来说,万里晴空和风雷雨雪皆是挑战。陈明安全试飞时间超过9000小时,听到这样的数字,就知道这背后有多少惊心动魄的时刻。陈明就曾遇到了飞机进入深失速状态,在飞机可能坠毁的情况下,他在想些什么?
在颁奖典礼现场,陈明说:“我们意外地进入了深失速状态,对我来讲,那一刻我自己的感觉是我可能回不去了。作为一个试飞员,想的更多的是,怎么把我们的装备能够挽救出来,让它安全,它不仅是国家的财产,也是我们的装备,更是寄托了所有人的希望。”
既要保护飞机,又要保护数据资料,同时还要保护飞行员的生命安全。对于怎么做才能尽量两全的问题,陈明这样说:“其实我想只有一招,练好本领,出现任何情况时,我们只要有准备,有本领,都可以化险为夷,也会给我们带来幸运。”
这次共有29个团队和个人分别荣获“携手合作”“技术先锋”“大国工匠”等八项大奖。航空航天月桂奖创立于2005年,目的是表彰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飞行员、航天员,颂扬航空航天人在国家科技发展、国防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和所展现的崇高精神。到现在为止,航空航天月桂奖成功举办了16届,已经成为中国航空航天领域的最高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