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检验专家对高耸的塔器开展检验。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钦豪 文/图
特种设备通常在高温、高压、高空、高速等特殊条件下运行,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设备也需要“体检”,尤其是特种设备。11月11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获悉,目前,我市拥有特种设备制造、安装、维修单位55家,在用特种设备达33000余台。今年以来,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的专家们共检验检测了18000余台(套)特种设备,坚决把牢生产安全关,全市未发生一例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1.天然气净化厂接受“全面体检”
在仪陇天然气净化厂,每天处理着来自南充、巴中、达州等川东北地区600万立方米天然气,为千家万户送去清洁能源。
近两周,为配合仪陇天然气净化厂设备检修,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的专家们来到厂区,开展了一场不同寻常的“全面体检”活动。这次体检的对象不是人,而是厂区内的特种设备。
在检验现场,高耸的塔器、工艺复杂的成套装置等特种设备成了专家们的“患者”。这些设备内部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且正值设备检修期,现场环境复杂,安全风险较高。然而,市特检所的专家们毫不迟疑,主动对接,第一时间调配技术骨干赴现场实地勘查,制定了详细的检验方案。
检验工作开始前,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总工程师表示:“我们提前介入,就是为了确保检验方案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这次检验任务艰巨,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检验专家身穿多层防护服、头戴空气呼吸器、固定高空安全绳,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入了再生塔、吸收塔等特种设备内部进行细致检验。
经过连续多日的紧张工作,检验专家按照技术规范和既定方案圆满完成了检验任务。此次检验共涉及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83台套,压力管道1000米,全面排查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检验结束后,针对发现的问题,检验专家第一时间与厂方进行了沟通,协调制定了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了“两个责任”。这不仅有效保障了该厂的顺利复工复产,还获得了该厂员工的一致好评。
2.我市在用特种设备有33000余台
“像这样的特种设备检查工作我们几乎每天都在进行。”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特种设备一旦发生事故,极有可能是毁灭性的灾难。例如,压力容器如果存在未被发现的裂纹,在高压作用下可能发生爆炸,起重机械的钢丝绳磨损严重可能导致重物坠落等。特种设备定期的检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如结构缺陷、腐蚀、磨损、裂纹等,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或更换措施,确保设备在安全状态下运行。
“电梯定期检验应在第1、4、7、9、11、13、15年进行一次,超过15年的电梯,应每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锅炉为2年3检、压力容器3至6年,压力管道8至15年。像仪陇天然气净化厂这样的设备种类多、成套装置多的企业,一般是利用企业停产检修时机,约3年进行一次大型检验。”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据悉,今年以来,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的专家们共检验检测了18000余台(套)特种设备,为我市的生产生活筑牢了安全防线。
据介绍,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目录》规定,我国特种设备共8种,其中承压类设备3种,即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机电类设备5种,即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游乐设施、场(厂)内机动车辆。目前,我市拥有特种设备制造、安装、维修单位55家,在用特种设备33000余台,压力管道4500余千米,各类气瓶30余万只,遍布9县(市、区)。
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特种设备呈现出数量大、范围分布广、种类多等特点,这无疑给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该所所有工作人员深知责任重大、使命艰巨。接下来,该所将进一步加强与各方的协同合作,与特种设备的制造单位、使用单位、维护单位等建立更紧密的沟通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同时,该所将持续加大对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和应用投入,提高检验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为我市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保驾护航,让广大市民和企业能够安心使用这些设备,为城市的繁荣发展奠定坚实的安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