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科学家用自己培养的病毒治好了自身癌症!

AI划重点 · 全文约4231字,阅读需13分钟

1.49岁的贝娅塔·哈拉西通过自我实施的溶瘤病毒疗法成功治疗了自身的乳腺癌。

2.贝娅塔选择了麻疹病毒和水泡性口炎病毒作为溶瘤病毒,这两种病毒在实验室培养和纯化中具有良好安全性。

3.在2个月的治疗过程中,贝娅塔的肿瘤体积从2.47 cm3显著缩小至0.91 cm3,肿瘤从硬固的伴有皮肤炎症的固定结节变成了软的、没有皮肤炎症的可移动结节。

4.此外,治疗过程中耐受性良好,没有发生严重副作用。

5.尽管这是一个孤立病例,但它鼓励考虑将溶瘤病毒疗法作为新辅助治疗方式。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日前,Nature 在官网头条报道了一位病毒学家 利用自己在实验室培养的病毒治疗了自己的癌症的特殊案例。

图片

2020年,49岁的贝娅塔·哈拉西(Beata Halassy)发现自己的乳腺癌再次复发了,而她已经无法再面对新一轮的化疗了。

贝娅塔在2016年首次被诊断患上了三阴性乳腺癌(TNBC),这是最具侵袭性和最致命的乳腺癌亚型,她随后接受了手术切除以及辅助化疗。2018年,手术切除部位发生了癌症局部复发,并通过手术进行了复发灶的切除,但手术切除部位后仍有一小块血清肿,需要定期监测。2020年,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显示,这个血清肿结构已经发展为一个直径2厘米的实体瘤,且已出现皮肤浸润。

此时的贝娅塔已经没有好的治疗选择,作为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University of Zagreb)的病毒学家,她在研究文献后决定亲自动手,使用一种尚未在乳腺癌中经过证实的疗法——溶瘤病毒疗法(Oncolytic Virotherapy,OVT),并将她如何自我实施溶瘤病毒疗法的过程和治疗结果写成了一篇论文,发表在了 Vaccines 期刊【1】

图片

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e,OV)是一种有前途的实体瘤治疗方法。注射到肿瘤内后,溶瘤病毒能够选择性以癌细胞为目标,而不影响正常细胞,通过在癌细胞内复制,导致癌细胞裂解。此外,溶瘤病毒还能进一步刺激免疫系统,因此可以与其他癌症免疫疗法结合使用,例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目前,共有4款溶瘤病毒疗法获批上市,通过肿瘤内注射治疗黑色素瘤、结直肠癌、胶质瘤等几种癌症。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溶瘤病毒疗法被批准用于治疗任何阶段的乳腺癌。

贝娅塔并非溶瘤病毒专家,但在实验室培养和纯化病毒的专业知识给了她尝试溶瘤病毒疗法的信心。她选择了两种不同的溶瘤病毒——麻疹病毒(MeV)水泡性口炎病毒(VSV)。这两种病毒都能过感染她的肿瘤来源的细胞类型,并且已经被用于溶瘤病毒疗法的临床试验。

贝娅塔之前有培养这两种病毒的经验,而且这两种病毒都有着良好的安全性——麻疹毒株被广泛用于儿童麻疹疫苗,而水泡性口炎病毒在最坏的情况下也只会诱发轻微的流感样症状。

贝娅塔在同事的帮助下,将自己在实验室中培养的两种溶瘤病毒(仅为研究级,而非临床级)直接注射到肿瘤中,并在2个月的时间里进行了多次注射。她的肿瘤医生在她自我治疗期间保持对她的监测,一旦出现问题,将停止溶瘤病毒疗法,转向常规化疗。

如下图所示,她在3周时间内注射了7次MeV,并在手术切除肿瘤前注射了3次VSV,手术切除肿瘤后2个月,她在手术缝线周围皮下又注射了一次MeV,作为预防性辅助治疗。

图片
溶瘤病毒治疗方案和结局

这种自我实施的溶瘤病毒疗法似乎是有效的:仅仅2个月的治疗,肿瘤体积从2.47 cm3显著缩小至0.91 cm3,肿瘤从一个硬的、伴有皮肤炎症的固定结节变成了软的、没有皮肤炎症的可移动结节,且肿瘤的侵袭性边缘出现消退。刚开始治疗时注射溶瘤病毒极为困难,而在治疗结束时,肿瘤已明显软化,使得注射变得更容易。此外,治疗过程中耐受性良好,没有发生严重副作用。

对手术切除的肿瘤的分析显示,肿瘤中出现了淋巴细胞彻底浸润,这表明溶瘤病毒正如预期那样激发了免疫系统攻击病毒和肿瘤细胞,CD20阳性B细胞从10%增加至70%,CD8阳性T细胞从30%增加至60%,巨噬细胞(CD68阳性细胞)的浸润也有所增加。此外,溶瘤病毒治疗后,肿瘤从PD-L1阴性转变为PD-L1阳性。手术切除肿瘤后,贝娅塔接受了一年的曲妥珠单抗治疗(一种抗Her2单克隆抗体,用于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

图片
溶瘤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像学证据

在2016年首次确诊后,22个月后,贝娅塔经历了第一次三阴性乳腺癌复发,又过了21个月,她经历了第二次三阴性乳腺癌复发。而在溶瘤病毒治疗后,她已经持续缓解了45个月,没有再复发。虽然这是一个孤立病例,但这鼓励考虑将溶瘤病毒疗法作为新辅助治疗方式。

图片
Beata Halassy博士

贝娅塔觉得自己有责任发表这一发现,她将自己的治疗过程写成论文,但陆续被十几个期刊拒稿,被拒的主要原因是期刊编辑认为,发表这篇论文可能会鼓励其他癌症患者放弃常规治疗来尝试类似的方法,因为癌症患者特别容易尝试未经证实的治疗方法。

在她的坚持下,这篇论文最终在 Vaccines 期刊发表,论文题为:An Unconventional Case Study of Neoadjuvant Oncolytic Virotherapy for Recurrent Breast Cancer(复发性乳腺癌新辅助溶瘤病毒疗法的非常规病例研究)

贝娅塔认为,这篇论文的发表不太可能导致有人模仿,因为自我进行溶瘤病毒的培养和治疗需要许多专业知识和技能。


图片




  乳 腺 癌 知 识 科 普  

图片

乳腺癌常被称为“粉红杀手”,其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男性乳腺癌较为少见。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有30余万女性被诊断出乳腺癌。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


图片




图片





什么是乳腺癌?

乳腺癌是指发生于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女性占99%,男性占1%。乳腺癌细胞可以通过淋巴液或血液向全身播散转移,最常见转移至骨、肺、肝、脑等重要脏器。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乳腺癌,实际上指的几乎是所有乳腺恶性肿瘤,包括各种乳腺癌、乳腺肉瘤等,而没有进行严格的组织病理学区分。


图片


年龄增长是发生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早期资料显示,我国女性乳腺癌的高峰年龄段为40-55岁。但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高峰年龄段为55–60岁,农村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高峰年龄段为45–50岁和55–60岁;发病高峰年龄段具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因此,我国推荐从女性35岁开始进行乳腺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乳腺癌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1、月经初潮早,年龄<12岁;绝经晚,年龄>50-55岁,或行经>42年;晚婚,晚育。
2、初次生育年龄晚,未哺乳或35岁以后才生育。 
3、内源性因素,本身雌激素水平高。外源性雌激素,滥用避孕药,更年期及绝经后长期激素替代治疗。
4、有乳腺癌家族史。所谓家族史是指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中有乳腺癌患者。
5、乳腺癌患者的另一侧乳房。
6、既往有胸部放疗史的患者。 
7、有乳腺良性疾病史,如重度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乳头溢血、溢液等。
8、过于肥胖,长期高脂肪饮食,酗酒。
9、精神因素,长期紧张焦虑、抑郁。生活习惯,经常熬夜、上夜班和长期吸烟的女性。


乳腺癌早期症状有哪些?

早期乳腺癌的症状多不明显,常以乳房肿块、乳房皮肤异常、乳头溢液、乳头或乳晕异常等局部症状为主,由于表现不明显,非常容易被忽视。


如何预防乳腺癌?

癌症预防一般分为三级,而一级预防主要是针对高危因素的预防,尤其是可控因素的预防。因此预防乳腺癌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参加社交活动,避免和减少精神、心理紧张的因素。
2、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坚持运动,规律作息,不熬夜。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婴幼儿时期注意营养均衡,提倡母乳喂养;儿童发育期减少摄入过量的蛋白质和低纤维素的饮食;青春期不要大量摄入脂肪和动物蛋白,加强身体锻炼;中年后应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避免肥胖。平时养成不过量摄入肉类、煎蛋、黄油、奶酪、甜食等饮食习惯,少吃腌、熏、炸、烤食品,增加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维生素、胡萝卜素、橄榄油、鱼。
4、积极治疗乳腺疾病,如乳腺良性疾病及癌前病变疾病,不回避乳腺问题。
5、不乱用外源性雌激素。
6、不长期过量饮酒。
7、有乳腺癌家族史的群体可做乳腺癌基因检测。
8、了解乳腺疾病的科普知识,掌握乳腺自我检查方法,养成定期乳腺自查习惯。
9、积极参加乳腺癌筛查,防癌于未然。


如何进行乳腺自我检查?

乳腺自我检查,有助于提高妇女的防癌意识。鼓励妇女掌握每月1次乳腺自我检查的方法,建议绝经前妇女于月经来潮后7~10 天行乳腺自我检查。绝经后妇女每月固定一天自我检查。包括:

1、摸乳房是否有无痛性肿块,腋下淋巴结是否肿大。


2、看乳房外形是否改变,如乳房皮肤是否有凹陷现象(呈酒窝状);乳房皮肤表皮是否水肿隆起,皮肤呈橘皮样;乳头是否回缩,偏斜或乳头周围湿疹样改变经久不愈。


3、挤乳头是否有异常分泌物,如黄色、红色血性分泌物。自检可以帮助我们及早发现乳腺问题,但是它并不能帮助我们进行诊断,所以我们发现乳腺有上述问题后,可借助医学技术进行正确、科学地筛查与诊断。


如何正确筛查乳腺癌?

当体检或自查发现有乳腺肿块时,应到正规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图片


1、乳腺超声是诊断乳腺疾病最常用的检查,乳腺超声简便、经济、无创伤,无辐射,还可以区别实性病灶和积液囊肿,常用于年轻女性,尤其是妊娠、哺乳期妇女。
2、乳腺钼靶X线摄片也是目前国际上公认最简单、便捷、准确的方法,它能分辨超声不能检查出的更小的肿瘤,鉴于乳腺X线对年轻致密乳腺组织穿透力差,一般不建议对40岁以下,无明确乳腺癌高危因素或临床体检未发现异常的妇女进行乳腺X线检查。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使用1次乳腺超声或钼靶进行常规检查,以便及早诊断、及早治疗。
3、乳腺磁共振(MRI)检查。可作为乳腺临床体检、乳腺X线或乳腺超声检查发现的疑似病例的补充检查措施。
4、检查时间以月经来潮后的7~10天最佳。


得了乳腺癌怎么治?

乳腺癌的治疗手段多样,其中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等手段。外科手术作为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又包括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乳房切除术+乳房重建术等方式。在乳腺癌的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医生往往会科学、综合地运用这些治疗手段,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乳腺癌术后的饮食建议

乳腺癌术后患者需要根据医嘱随访,同时还需注意饮食。术后患者可根据按照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合理安排饮食,选择容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食物,如鱼、禽、蛋、瘦肉等。禁食蜂蜜、蜂王浆、雪蛤、羊胎素等食品及成分未知的保健品。


关于乳腺癌的谣言

癌症预防一般分为三级,而一级预防主要是针对高危因素的预防,尤其是可控因素的预防。因此预防乳腺癌主要有以下几点:

1、胸罩会导致乳腺癌?

错。根据西雅图的癌症研究中心通过深入研究得出结论:文胸与任何乳腺癌发病都没有关系。当然,长时间佩戴过紧的胸罩不利于乳房健康。不适合、过紧的胸罩会压迫乳房,影响乳腺的血液循环及淋巴液的正常流通,压迫乳头,导致乳头平坦或者凹陷,会影响哺乳甚至发生乳腺炎等乳房疾病。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及佩戴胸罩呢?要特别注意文胸的尺寸,乳房与文胸之间的距离,最好能容纳1~2个手指;文胸的材质最好是纯棉的,化纤材质的吸汗性和透气性差;文胸每4~5天应换洗一次,如果有分泌物应每天勤换。穿戴胸罩的时间不宜太长,在家休息时,可解开胸罩,放飞自我。




2、豆制品里含有雌激素,吃后容易得乳腺癌?

错。豆制品所含的大豆异黄酮是一类植物雌激素,而植物雌激素和人体雌激素不一样,大豆异黄酮所表现出的活性,仅相当于人体雌激素的1/100-1/1000,而且更重要的是,植物雌激素相当于人体雌激素水平的调节器,可以起到双向调节作用。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日食用30~50g大豆为宜,这相当于二三百克的豆腐或是800ml~1000ml的豆浆。但不建议大量食用豆制品来预防乳腺癌。




3、男性不会得乳腺癌?

错。从理论上说,乳癌的发生是由于乳房内出现恶性肿瘤组织,男性也有乳腺组织,所以同样也可能得乳腺癌。只是由于生理结构的差异,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远远大于男性。








图片




来源: 生物世界、成都高新区石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