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爱国卫生运动布标标语(1952年)
作者 黄燕玲 云南省档案馆
1952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节节失利的美国,企图用细菌战挽回败局,先后在朝鲜和中国东北领空撒布大量传播细菌的昆虫。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公共卫生条件一穷二白,为保家卫国,粉碎美国细菌战阴谋,党和政府创造性地将群众性的卫生运动与爱国主义结合到了一起。同年,毛泽东主席在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上发出号召:“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云南省积极响应,于1952年5月19日成立云南省卫生防疫委员会,领导和组织全省爱国卫生运动。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1953年3月2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爱国卫生突击运动的指示》,爱国卫生运动在全省迅速展开。
从1952年至1955年,省委、省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有力推进全省爱国卫生运动。结合增产大丰收,利用迎国庆的契机,加强宣传和领导,在“创造典型、评选模范”的号召下,提出“巩固现有成绩,消灭死角,不让蚊蝇过冬,一人一鼠”等新任务,以突击运动的方式开展了治疫和防疫的爱国卫生运动。运动先在大理、昆明、蒙自、文山、昭通、武定、宜良七个地区展开,再由点到面,由大、中城市普及到乡村。
据档案记载,昆明市通过宣传教育,全市95%以上的市民响应号召,投入到爱国卫生运动中,清理自己的家具什物,疏通下水道,填平污水坑,修铺路面,清除垃圾等。省政府清理了所在地——五华山的陈年垃圾,垃圾中尚有清朝年间的红缨冬帽;翠湖里的杂草,满载了180辆卡车。富春街62岁的杨廷相,消灭了8万只臭虫,如意巷72岁贺忠林、刘玉珍夫妇,捉了1万只以上的虫子;昆明的东寺街、福荣里被中央防疫委员会通报表扬。
全省少数民族同胞,在党和政府的帮扶和自身的努力下,生活卫生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山西畴县哄哈村就是其中的先进典型。哄哈村是一个31户侬(广西和云南境内的壮族支系)、汉杂居的偏远村落,村民缺吃少穿,无卫生医药常识。每年夏秋雨季疟疾流行,村里60%的成年人染病,“斑茅花开谷子黄,闷头摆子似虎狼”“小孩怕雨水,大人怕谷黄”成为当时的写照。1950年夏秋,全村103人染上疟疾,13人死亡,庄稼无人收割。1952年土改工作队进驻哄哈村后,结合正在开展的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动员村民开展大扫除,改善村里的环境卫生;卫生工作巡回组利用幻灯片宣传卫生防疫常识,为群众接种牛痘。到1953年6月,全村做到了“户户爱清洁,人人讲卫生”,当年仅有2人染疟疾。
1955年以后,全省爱国卫生运动继续向纵深推进,除“四害”、讲卫生、消灭疾病的理念深入人心。1956年2月,云南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下发了《云南省除“四害”与消灭疾病规划》,规划就1956年至1962年全省除“四害”、讲卫生的方法、步骤、指标等做出了要求,运动的开展更加广泛深入,全省各地高潮迭起。
1958年1月,昆明市组织了全市各界群众13万人的除“四害”突击大军,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除“四害”、讲卫生运动,仅少先队员就消灭老鼠1万只,清理污水沟3000多公尺。
大理县是血吸虫病流行区,县委、县政府将钉螺列入消灭范围,并在三阳乡开展试点,只有39户、195人的保和村全员动员,消灭老鼠796只,填平污水坑18个,喷洒杀虫剂;结合兴修水利和积肥运动,清理32条沟渠,清除杂草,仅用了1个多月就消灭85%以上的钉螺。
永平县厂街乡67岁的苗族草医李材科,自制了扣子、弩子、木猫、椭枋、砸板等简易捕鼠工具,带领73个徒弟跑遍了全县14个乡,捕灭2万多只老鼠。他还利用山上采摘的药材,研制出都拉(灭鼠)、鱼巴香(杀虫)、小棕包(杀蛆)三种草药,在全县除“四害”运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这场全民投入的爱国卫生运动,结出了丰硕成果。全省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卫生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至1960年,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疾病被消灭或控制:霍乱绝迹,血吸虫病基本得到控制,疟疾发病率显著下降。德宏、思茅、红河等高疟区发病率由历史上的70%—80%,甚至90%以上,下降到10‰,到2020年7月,全省历史性地消除了疟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