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链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逻辑理路
□ 于红波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山东是人口大省、教育大省。近年来,山东着力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笔者从教育链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逻辑机理出发,对山东教育进行了深入调研,基于调查研究和深度访谈中发现的问题,从系统整合教育链资源、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突出人才培养的差异化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大人才引培留力度,以及政府高校市场协同赋能、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三方面,提出教育链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
教育链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逻辑机理
从教育学基本理论、教育职能和教育规律来看,教育链是整个教育系统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全过程。从横向上看,教育链是依据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结合自身学校类型和目标定位与区域行业、企业等主体共同构成的教育教学体系,侧重于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从纵向上看,以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为起点,串联大中小幼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综合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等共同构成的教育教学体系,侧重于解决如何培养人。基于此,教育链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逻辑机理如下:
教育链深度赋能新质生产力。教育作为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高校作为高端创新人才的“集聚地”、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二者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可以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迭代升级,催生具有高科技、高性能和高质量的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助力优化教育链。新质生产力主要强调的是其原创性和颠覆性,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带来的。新质生产力的特点在于创新性地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其关键在于培养具有高质量的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优化教育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本质上符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也是教育链满足新质生产力创新需求的核心所在。
教育链与新质生产力双向赋能。一方面,教育链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要素和积极变量,提升了全民素质,培育了新质人才。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必将推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体系和教育治理的系统性变革。教育链与新质生产力之间互为助力,二者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共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
教育链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问题
当前,在教育链赋能新质生产力方面,山东省各地市已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教育、科技、人才的相关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看见成绩之余,也要看到,仍存在一些制约教育链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教育资源的协同整合偏弱,教育链的构建尚未完善。山东拥有71所普通本科院校和90所普通专科院校,从全国范围来看是名副其实的“高教大省”。然而,从普通高等学校的层次和服务区域新质生产力的能力来看,我们与江苏、湖北、浙江等高教强省仍有较大差距。省内高校确已依据区域经济社会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对自身目标定位和学科专业等进行匹配和优化,但整体来看地方教育资源相对分散、协同整合能力偏弱,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的一体化教育链尚未完全形成,进一步导致了现有人才培养机制尚不能满足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二是人才培养存在同质化问题,高层次人才的量和质还难以满足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新特征给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紧跟热点毋庸置疑,可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支撑。然而,部分高校对新专业“一哄而上”,一方面忽略了高等教育的规律,另一方面忽视了区域经济社会新质生产力的特点和实际,造成专业同质化设置,人才功能重叠,进一步造成了本地高校培养的人才特色不鲜明、缺乏竞争力,高层次人才的量和质均难以满足区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
三是科技创新转化效率不高,成果转化数量和质量均有待提升。当前,省内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仍存在效率不高、转化价值不显著、对重大战略需求支撑不足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可归结为能力“薄弱”、转化“困难”和政策“障碍”三个方面。尽管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拥有一定数量的专利,但专利转化实施情况并不理想。据统计,部分地市专利平均转化率仅为10%,部分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专利转化数量年均不到10项。
教育链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
一是系统整合教育链资源,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层次、方向定位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从区域新质生产力的实际发展需求来看,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对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的人才需求应是互补的。因此,要充分挖掘优势和潜能,协同整合教育链资源,共同编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和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系统谋划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和综合改革,进一步针对区域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的需求打造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的一体化教育链,培养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
二是突出人才培养的差异化特色,提高人才培养的量与质。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解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同质化问题。不同类型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定位突出人才培养的差异化特色,研究型高校应瞄准国际科学技术前沿,结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与颠覆性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顶尖科研人才。应用型高校应紧密结合自身特色定位和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需求,面向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技术难点和痛点,优化学科专业配置,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拔尖人才。职业院校应根据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人才结构变化和需求,系统性地优化人才培养层次和目标定位,致力于高质量培养大国工匠。通过不同类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差异化特色,形成各类人才互补的良性发展态势,进一步提升教育链中人才培养的量与质,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是政府高校市场协同赋能,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上下大力气,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堵点卡点。依托新质生产力培育形成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由政府、企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等共同建设的生产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创新实训基地运营模式。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完善成果转化链条,建立和完善从实验室研究到市场推广的完整链条。依托金融机构推出具有针对性的成果转化金融服务,比如成果转化基金、风险投资等,降低成果转化风险。通过政府、高校和市场协同赋能发力,政校企联合培育、联合研发,政府与教育链、产业链一体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基础。
(作者系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