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识别力吗?一种伪装的“魔”

我们喝一杯茶,看看两张截然不同的脑成像图片。
左边那张,前额叶、前叶以及脑岛如同璀璨的星辰,闪烁着高度活跃的光芒,而杏仁核和丘脑周边则像温柔的月光,保持着中等活跃的水平。
这,是正常人的大脑活动模式,它如同一个和谐的乐章,各个区域协同作战,共同编织着生活的美好。

图片

然而,当目光转向右边那张图片时,气氛瞬间变得凝重。前额叶仿佛被乌云笼罩,显得低活跃而沉闷;前脑岛与丘脑更是如同熄灭的灯火,几乎处于非活跃状态。
这张图片,记录的是一位严重自恋型人格患者的大脑状态。
在社会的各个角落,这样的身影并不罕见,他们像隐藏在人群中的暗流,不时掀起惊涛骇浪,如杭州那起震惊全国的杀妻碎尸案,以及近期那起令人发指的杀狗威胁妻子事件,背后都藏着自恋型人格障碍的阴影。
说起自恋型人格障碍,我不得不提起一个真实而令人心痛的案例。
在台湾,有一位女生,她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远赴北方某高等学府深造。在那里,她邂逅了一位来自西北农村的读博学长。这位学长成绩优异,却如同孤狼一般,独来独往,人际关系极差。
女生被他的学习能力所吸引,更认为他那种孤僻的社交方式是一种安全的存在。于是,她主动走进了他的世界,承担起了照顾他的责任,最终两人同居在了一起。
然而,同居的生活并没有像她想象中的那样美好。学长仿佛变了一个人,他脾气暴躁,动辄就对女生恶语相向,甚至通过摔东西来威胁她的安全。女生身处异乡,无依无靠,内心又对学长抱有深深的同情,只能默默承受着这一切。她以为,只要自己足够包容,就能改变学长,让这段关系重回正轨。
可是,现实总是那么残酷。当学长因博士论文课题需要前往其他城市时,女生毫不犹豫地跟随他去了新地方。
然而,新的环境并没有带来新的希望,学长的性格问题依旧存在,他依然无法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回到家就把所有的情绪都发泄在女生身上。虽然没有动手打她,但言语暴力和性爱虐待却如同无形的利刃,一次次刺痛着女生的心。
当女生怀孕时,她本以为这会是两人关系的转折点,却没想到学长竟然坚决反对她去医院,要求她通过药物流产来解决问题。
女生在乱服药后下体出血,情况危急,她颤抖着联系学长,却只得到冷漠的回应。
几小时后,学长才慢悠悠地回家,面对家中的惨状,他的第一反应竟然是质问女生为何弄脏了床垫,然后愤怒地将她推下床。那一刻,女生的心彻底碎了,她终于明白,自己无法改变学长,也无法再在这段关系中继续沉沦。
女生鼓起勇气,向老师求助,并在老师的协调下住进了医院。最终,她选择了休学,回到了台湾,结束了这段噩梦般的关系。
而学长之所以会如此冷酷无情,根源就在于他大脑中共情通路的异常。
正如那两张脑成像图片所示,处理共情的杏仁核、前脑岛等区域在自恋型人格患者中往往处于关闭或低活跃状态,他们无法像正常人那样感受和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情感。
那么,什么是共情呢?在脑科学中,共情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过程,它涉及识别和反应两个方面。
识别,是指杏仁核、脑岛、扣带回以及前额叶等区域能够敏锐地捕捉并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和心理情境。

图片

而反应,则是指这些区域在识别到他人情绪后,会产生相应的神经元活动,从而引发共鸣和回应。正常人的共情通路是畅通的,他们能够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进而产生相应的行为。

图片

然而,对于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来说,他们的共情通路却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墙所阻隔。为了验证这一点,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剑桥大学的神经科学家西蒙教授就曾领导一项研究,通过核磁共振扫描正常人和人格障碍患者的大脑,观察他们在面对悲痛、无助等情绪照片时的反应。
结果发现,正常人的共情通路会被激活,他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照片中人物的情绪;而严重人格障碍患者的共情通路则如同沉睡的巨龙,无法被唤醒,他们无法识别照片中人物的表情和心理状态,更无法产生共鸣。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共情的运作过程,我们需要揭开共情通路的神秘面纱。杏仁核,这个被誉为情绪感受记录器的区域,会对外部情绪进行初步识别,并将信息通过神经元电信号传导至扣带回。
扣带回再将这些信息通过脊髓传导至全身,形成本能的情绪反应。而前扣带回的神经元信号会进一步传导至前脑岛,这一区域与前额叶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高级共情的基础。
在前脑岛和前额叶的互动下,人们能够深入理解他人的情绪感受和心理世界,并决定是否采取行动去安抚、陪伴或帮助他人。
然而,在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大脑中,这一通路却充满了障碍。为了验证这一点,脑科学家们进行了条件反射实验。
他们发现,正常人在听到警报声(与轻微电流刺激相关)时,处理本能共情的区域会活跃起来,身体会出现惊跳反应等紧张表现;而严重人格障碍患者则表现出异常的冷静,处理共情的脑区处于低活跃或不活跃状态。
这意味着他们在极端情况下不会感到恐惧或紧张,甚至可能因此感到兴奋或愉悦。
这种异常反应与大脑中的奖赏回路有关,当严重人格障碍患者观看他人受伤或受害的影片时,他们的奖赏回路会异常活跃,分泌多巴胺产生快感。换句话说,他们看到别人的痛苦时,内心反而会感到享受或满足。
那么,这种自恋型人格障碍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追根溯源,主要与养育者的养育方式密切相关。
美国心理协会的研究发现,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父母更容易养育出自恋型人格的孩子。这些父母在养育过程中往往缺乏共情能力,无法同步孩子的情绪状态和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他们可能经常对孩子使用语言暴力、无端的情绪化打骂等方式进行教育,导致孩子的大脑发育受到严重影响。
长期的精神虐待或体罚会使孩子的大脑启动过载保护功能,抑制信任和前额叶的发育,从而减少恐惧和焦虑的感受。
多年后,这些孩子的前额叶与杏仁核可能会发育不良,体积比正常人小很多,进而丧失共情力并形成人格障碍。
因此,在识别身边严重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时,我们需要格外小心。
他们往往表现出人际关系奇差、情感淡漠以及情绪伪装式的平静等特征。与这样的人保持距离,是对自己和身边人的最好保护。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区分自恋型人格障碍与正常的自恋性格之间的区别。
自恋是我们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让我们更加关注自我,追求更好的自己。
但严重的自恋型人格障碍已经发生了生理上的变化,他们往往非常危险且充满诱惑。我们应保持警惕,避免与他们建立亲密关系,以免被卷入那无尽的漩涡之中,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