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方志开启家族历史,惊喜助力清代著名文学家后人寻亲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每个人都是微不足道的沙粒,但家族的血脉却像是一条隐秘的线索,将我们与过去紧紧相连。记者从江苏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获悉,近日一篇登在“方志江苏”公众号上的文章,意外地成为一位读者追溯家族历史的钥匙,让他找到了五代前的亲戚。

图片

吴荫培日记

清代文学家吴荫培后人

处于分散甚至失联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深圳的许女士,她的先生陈先生家是苏州名门之后,祖先中有一个叫吴荫培的人,陈先生本人是吴荫培次子吴铭常的曾外孙。陈先生家曾经收藏了很多有关吴荫培的书稿、资料,1982年他外公将手中遗存的吴荫培部分日记手稿捐赠给苏州博物馆,去年冬凤凰出版社在此基础上整理出版了《吴荫培日记》,对研究晚清历史具有较高的价值。

吴荫培是谁?那可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是民国《吴县志》的总纂之一。吴荫培,字树百,号颖芝、云庵,又号平江遗民,1851年出生于江苏苏州府吴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他自幼聪明好学,天禀敏慧,读书过目成诵。18岁补博士弟子员,20岁中举于乡试,声名远扬。他的才华和学识,得到了当时许多名士的赏识和赞誉。

图片

光绪十六年(1890年),吴荫培在庚寅科殿试中一举夺魁,获得了探花的殊荣,成为进士第三人。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他在文学上的卓越才华,也让他在政治上崭露头角。此后,他入翰林院任编修,担任过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撰文、历史国史馆协修、篆修,教习庶吉士等职,后任福建乡试副考官、会试同考官、顺天府乡试同考官、廉州、潮州、贵州镇远知府等职务,诰授资政大夫二品衔。以其公正无私、才华横溢而赢得了广泛赞誉。

然而,吴荫培的才华并不仅限于文学和政治领域。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画家,善诗词,工书画,声名颇著。同时,他还热衷于教育和公益事业,自费赴日考察,就女子师范、幼稚园、水产农林讲习所和试验场、银行储蓄、戏剧改良等五事上疏,由两江总督端方转奏清廷采纳,次第实行,为中国的教育和农业发展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图片

图片

《吴县志》中有关吴荫培的记载

辛亥革命后,吴荫培退归故里,致力于修撰苏州地方志和保护名人古墓等工作。他组织成立了“吴中保墓会”,经他手修缮保护下来的,有白马涧金盆坞的宋魏了翁墓、盘门外张太妃曹氏墓、湘城沈周墓、渔洋山董其昌墓、光福吴梅村墓、五峰山金圣叹墓、为保护苏州地区的名人古墓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他还积极参与修撰清末民初苏州城区最后一部系统、完备的志书《吴县志》的工作,担任总纂,为传承和弘扬苏州的历史文化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图片

吴女士20多年前与爷爷(吴荫培曾孙)奶奶的合影

尽管家族身世豪华,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家族迁徙,陈先生发现,许多家族信息已经遗失或模糊不清。吴荫培过世的时候,在当时算是长寿,曾孙辈已有7人出生。百余年来,后代子孙逐渐分散在了全国各地,失去了联络,多数亲友处于完全失联的状态。因为年代久远,吴荫培的故事对于后代子女而言,已略有陌生。但大家都知道,自己有一位共同的先祖,名叫吴荫培。

一篇方志公号文成为寻亲钥匙

直到近期,陈先生来到上海出差,因为离苏州较近,便想回家乡寻根问祖。通过网上搜索,发现“方志江苏”在2019年的微信公众号刊发了一篇吴荫培的第五代孙女的文章《来孙女眼中的吴荫培与他的《民国吴县志》》一文,重新燃起了寻亲的欲望。

图片

“真的太意外了!感觉就像电影的剧本!”怀着激动的心情,许女士开始仔细比对文章中的信息和自己手中的家族资料。经过一番努力,她初步判断,文章中提到的吴荫培正是陈先生的祖先,而作者吴女士也应该是自己的远亲。

为了进一步确认这一发现,许女士通过“方志江苏”编辑,与作者吴女士取得了联系。“一开始,我还是不太敢相信,以为是骗子打着祭祖的旗号找我的。”吴女士告诉记者,“直到许女士将家族有关情况跟我核对,基本一致,我才确信了真的是来找亲戚的。与陈先生聊天,互传照片后,不得不感叹基因遗传太过强大,陈先生与我拥有一模一样的鼻子,陈先生的曾外祖父竟与我的一个堂叔有八九分像。陈先生与我表弟也有七八分像,完全遗传到了家族中一些基因。经我爸爸辨认陈先生的外公正是我爷爷的明叔叔,这才最终确认。”时隔百年历经5代的失联亲人终于联系上了,令人感叹,方志成为网友了解江苏的窗口,还意外为读者相互交流甚至追溯家族历史、寻亲探友提供帮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楠

校对王菲

(来源:扬子晚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