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夫劳伦成为退货王,双十一满减机制究竟坑了谁?

图片

□王静怡(西京学院)

近日,美国奢侈服饰品牌拉夫劳伦在某平台“双十一”的商品交易总额超过16亿,但退货率却达到了惊人的95%。这一现象源于消费者为了享受满减优惠,加购了拉夫劳伦商品,一旦优惠到手,这些商品又会以“七天无理由退款”的方式退回给商家。(11月10日 《江南晚报》)

2009年第一次双十一购物节举办大获成功。从那时起,双十一购物节成为大规模促销活动的固定日期,并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在线购物活动之一。在这场年度购物的盛宴中,各个平台给出了各种各样的促销手段。

双十一购物节的折扣力度,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一些消费者为了享受更高的优惠,将目光放到了那些高价商品上,加购高价商品再退货,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

满减优惠机制原本是为了刺激消费者增加购买量,以达到满减条件,从而提高商户的销售额。这种优惠方式通过给予消费者一定的价格优惠,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进而促进消费。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一机制却出现了变形。

部分电商平台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设置了高额的满减门槛和优惠力度。例如,“满7000减560”“3000减240”等大额满减优惠券的推出,使得消费者为了获得这些优惠,不得不加购一些原本并不需要的商品。这些商品往往价格较高,成为凑单的首选,拉夫劳伦这类商品就此沦为“凑单神器”。

面对高额的退货率,商家不仅要承担额外的物流成本,还要面对库存积压、资金占用等问题。被退款的商家在无形中承担了满减活动带来的成本。满减优惠本应是提升销售额的利器,但如今却成为了他们的“甜蜜负担”。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虽然短期内通过凑单退货的方式获得了实惠,但长期来看,这种行为却可能导致整个电商生态环境的恶化。一旦满减优惠成为无良消费者“薅羊毛”的工具,整个电商平台的信誉将受到严重损害,最终影响到所有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不合理的优惠机制还可能诱发消费者的不理智消费。在满减优惠的诱惑下,消费者可能会购买一些自己并不真正需要的商品,导致浪费和后悔。这种消费行为的蔓延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更对整个社会的消费伦理造成了强烈冲击。

因此,电商平台和商户需要重新审视满减优惠的营销策略。一方面,要确保优惠机制的真实性和吸引力,避免虚假宣传和过度营销;另一方面,要根据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和行为特点,制定更加合理、灵活的满减规则。同时,平台还应加强对规则的约束和引导,确保消费者能够遵循理性的消费行为。

让“满减”回归本质,需要电商平台、商家以及消费者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让这场“满减游戏”画上圆满的句号。